查文庫>三字經> 尊師三字經

尊師三字經

尊師三字經

  導語:秋風又起了,樹葉又黃了,九月來了,又一年的教師節來臨了。

  孝親尊師感恩三字經

  孝親三字經

  清晨起,問早安,上學去,說再見;

  回到家,道聲好,要外出,須留言;

  父母錢,莫亂花,知勞苦,懂節儉;

  父母呼,要回應,大小事,行勿懶;

  父母歸,笑相迎,倒茶水,盡孝心;

  父母煩,莫添亂,解憂愁,逗開心;

  父母忙,己莫閒,伸出手,幫一幫;

  父母累,捶捶背,勸早息,別打擾;

  父母病,勤侍奉,病床前,多問候;

  父母訓,認真聽,有過錯,須改正;

  父母願,當力行,己成材,方報恩;

  敬父母,尊長輩,揚美德,好學生。

  尊師三字經

  尊師長,古傳統;育後代,樹高風;嘔心血,解疑惑;

  授道業,益終身;作人梯,歡無悔;不索取,為人拼;

  燭淚盡,光不滅;做嫁衣,手不停;氣不絕,耕不輟;

  青於藍,德載峰;生死劫,追卓越;無返顧,盡義忠;

  一日師,千日友;千日師,一世情;父母賜,肉身體;

  嚴師鑄,家國魂;玉不琢,不成器;人無師,藝無成;

  鮮花倚,園丁養;苗莫忘,雨露恩;桃李茂,春風度;

  感恩三字經

  感恩情,不言表。似流水,綿又長。

  三字經,送感恩。指方向,照我行。

  自己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做。

  嚴律己,志堅毅。好心態,終身益。

  我快樂,我成長。歌聲亮,精神爽。

  步履輕,笑臉揚。遊書海,暢天地。

  感恩心,對朋友。寬容心,處同事。

  既為人,也為己。得到的,會失去。

  失去的,由它去。得志時,不忘形。

  失意時,不慼慼。想的開,看的破。

  放得下,拿得起。會解憂,清自心。

  拓展:

  《三字經》內容介紹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有一箇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式,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

  《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這在閱讀時需加註意。

  《三字經》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字經》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間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種。我們採用的則是民國年間的增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