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大班散文詩:聽雨

大班散文詩:聽雨

大班散文詩:聽雨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詩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2.初步瞭解散文詩中趣味性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匯入

  1、播放下雨的圖片與聲音,幼兒觀看、傾聽。

  2、提問:剛才你們看見什麼?聽見什麼?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麼?

  3、故事匯入

  二、分段欣賞散文詩,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一)、欣賞第一段

  1、播放第一段,師朗誦“下雨啦,下雨啦!閉上眼睛,靜靜地聽。”

  2、提問:媽媽教給豆豆的是什麼辦法啊?豆豆是怎麼聽雨的呢?學學她聽雨的樣子。

  (二)欣賞第二段,重點了解雨點在不同的地方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1、幼兒帶著問題“豆豆聽到的雨聲是怎樣的?”聽教師朗誦第二至五段(PPT)

  後,幼兒回答(幼講師用聚光燈出示相應的畫面)

  2、幼兒再帶著問題“豆豆聽到的雨聲是怎樣的?雨點落在哪裡?在幹什麼?”聽第二遍。

  三、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

  “這首散文詩講的是豆豆在幹什麼?(聽雨)對了,這首散文詩的名字就是“聽雨”。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欣賞一遍,請小朋友注意聽,聽完以後告訴大家:你最喜歡散文詩裡的哪一句?”教師完整朗誦散文詩。(配樂、PPT)

  四、重點交流、理解第二段

  1、提問:“誰來說說你最喜歡散文詩裡的哪一句?請你邊說邊把與這句話有關的圖指出來。”(幼兒操作電子白板,指出最喜歡的圖片,說出相應的句子。)

  2、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覺得小豆豆聽到的雨聲最有趣。那我們一起來把這四段念一唸吧(PPT)”。

  3、分析、比較散文詩中相同的句式

  (1)提問:你們覺得豆豆聽到的雨聲這四段話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幼兒邊說,教師邊操作電子白板,進行句式的比較、對應(可畫圈等)。

  (2)、教師小結:原來這四段話都是先說雨點的聲音,再說雨點落在哪裡?最後說她在幹什麼?

  (3)、提問:“咦?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雨點,發出的聲音卻不同呢?”

  (4)、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雨點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會不同,雨點落在不同的地方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五、教師完整朗誦散文詩,幼兒跟著教師輕輕地說一說(PPT)。1、提問:“你們聽了這首散文詩以後,有什麼樣的感覺?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一下。”

  2、大家都很喜歡這首散文詩,下面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這首散文詩朗誦一遍吧。

  六、拓展幼兒對雨聲的經驗和想象。

  1、提問:散文詩裡說的是豆豆聽到的雨聲,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聽到過各種各樣的雨聲,那雨點是落在哪裡?在幹什麼?請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幼兒交流),再請個別幼兒說說(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

  七、引導幼兒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1、提問:你們猜猜看,現在豆豆還討厭下雨天嗎?

  2、總結:是啊,其實下雨天也有一種特別的趣味兒呢!我們小朋友無論在什麼天氣、什麼時候,都要想辦法讓自己和別人快樂起來,做一個快樂寶貝!你們說好不好?今天,你們快樂嗎?那待會兒把你們的快樂去和別人分享吧。小朋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