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精選8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1
書似一盞明燈,照亮人生前進的道路;書又似一座小橋,連通了心與靈的兩岸;書更似一葉帆,推進著一艘優揚的小船不斷前進。
趵突泉是美的,老舍眼裡它也是美的,但有些悲,讓人感到悲。不知為何他的文章多是悲,少歡。使人不解,但又讓人知前時的事,讓人心歡。趵突泉,水突突冒。水,淡淡,紅牆白瓦倒映水中,好像地上有的,水裡也會有。一片落葉,水動了,一圈圈水波,隨著目光泉在突出,但老舍筆下,只喜歡它流出的小溪。但隨著走,發現了,我也明白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趵突泉就是範例,再清的水,再綠的樹,只要,人們打起小地攤,那美,就不復存在了。
地上有了雜物,無言可說,能幹什麼?雖亂,但久立望,天下第一泉,又不得不讚嘆天然的美。《趵突泉的欣賞》讓我感到了祖國的美麗,感到當時社會的可惡,甚至把我帶入那些陳年舊事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覺中,觸到了一顆溼潤的心。興許,老舍當時,也為祖國而嘆息,想讓祖國走向光明吧!不然,他為何為國而悲呢?
隨頁飛,大明湖也乃濟南一絕,美麗動人,山上佛寺,湖光映高山、白雲。濟南主要是水,大明湖和趵突泉都是美麗的,是濟南一絕,都是美的。但是,老舍能看出真正的美醜,醜是醜,美是美,從不胡說。從美中看醜,醜中看美,但一定都是愛國的。無論是什麼,大明湖很美,但它發現了水泥沙石,田地讓美失去原色,美不在美了。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2
我看了一本書叫《青銅葵花》,這裡最讓人深刻的是一章老槐樹,講的是葵花是一位城裡的孩子,被爸爸帶到了大麥地,葵花的爸爸不幸淹死了,幾位阿姨讓大麥地的人來領養她,她認識了青銅,青銅是個啞巴,葵花在老槐樹下等人來領養,葵花的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讓人產生了憐愛之心,嘎魚一家來到了,到了中午,嘎魚媽媽給葵花兩個熟鴨蛋,嘎魚的爸爸則蹲在地上,在計算著養這個小女孩能讓鴨子一年生多少個蛋,青銅求爸爸把葵花領回家,他喜歡葵花當他的妹妹,在他的肯求下,爸爸答應了,他們來到老槐樹下,對村長說:“這孩子我們家要了,”嘎魚家也要了,有人讓葵花自己選擇。葵花把兩個熟鴨蛋還給了嘎魚媽媽,走向青銅他們一家,到了傍晚,葵花騎在牛背上和他們一起回家了。
我讀了這一章,發現那裡的人很好,無論怎樣也不會略待她,而且對她很好,他們家不管再窮,他們也會養這個女孩的,我們的生活也有這樣的例子。我們現在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沒有嘗過窮和辛苦的滋味,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3
令我崇敬的作家有許多許多,但最令我敬佩不已的大作家就要數老舍了。老舍出生於滿族的一個城市的貧窮家庭。他不愧為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老舍散文集》裡的作品善於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深受大家的喜愛。我覺得老舍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它生動的語言,充分地體現了北京的地方色彩,也充分地傳達了北京勞動人民的悲憤和辛酸,嚮往與希望。
讀了老舍散文集,我受益匪淺。老舍幽默的風采深深吸引著我。他的作品所描寫的內容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他的幽默裡我讀出了傷心和眼淚,黑暗的舊社會里又讓人看到了階級友愛的溫暖和光明。讀了老舍的作品,我感覺自己對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作文要留心觀察,細心品味,而不是憑空胡思亂造。
讀了《老舍散文集》之後,我越發的敬佩老舍先生。他在那樣艱苦環境中,能寫出這麼多優美的文章,不得不令人讚賞。而我生活在黨的陽光下,無憂無慮,應該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學好本領將來為祖國的更加強大而做出貢獻。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4
在記憶裡,認識老舍還得從《養花》說起,但是僅留著的一點印象只覺得他是愛花的,也很喜歡養花的。從這裡似乎還是很難看出什麼來,更何況這個記憶還是很久以前學習語文得來的,所以想對老舍說上什麼,僅憑一絲記憶是不行的。
曾在半月前說下狠話,一定要給老舍的散文做個評論,只是因為當時看老舍散文時總是使我忍俊不禁。時間在眨眼間逝去,這本《老舍散文》,卻依舊的躺在書架上,似乎已經沒有他存在的意義了。但是每次看到他靜靜的靠在書堆裡,心裡不免有點內疚了,他似乎也在呼喚著我,促使著我再拿起他,去翻一翻看一看。
步入正題,對於《老舍散文》還是很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的。下面主要採用總分的方式,來闡述我對於《老舍散文》的點滴感受。
此刻,距離上段內容,又有些時日了,我是該用心把他寫好的,而且也不應該一直拖延著,我一定會盡力的去為《老舍散文》做出最出色的評論。這是我讀了巴金的《懷念老舍同志》所觸發的感受,只覺得心中有一種悔恨。但是即使沒有看這篇文章,我還是會為《老舍散文》寫下很多的文字的,也以此來紀念老舍同志。
其實,對於老舍的接觸並不少,《茶館》、《駱駝祥子》都是他的不朽之作,單從這個意義上說,老舍早已活在我們的心中了,現在是,以後也永遠是。
對於《老舍散文》,只要你用心讀的,都不難對此分類,就只是以內容分,主要有抒情、寫景、記人以及文論。但可從目錄的編排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三部分,幽默的散文也是佔據絕大部分的,所以曾經一時有這個興致,卻沒這個行動,是有點力不從心了。
隨著對於整本書的理解,以前的印象也隨之強化了,對於《五月的青島》也頓時又有了記憶了,原來老舍一直都在我們的心裡,這又是我的不夠用心了。你看像《一些印象》、《吊濟南》、《大明湖之春》等,都會使你產生“一些印象”的,而且那一景一物都會浮現在你的眼前,充滿著生機與活力。他可以對水產生很濃厚的感情,只有這樣的細緻與投入,你才能感受水的清澈與甜美。他可以花不多的筆墨,把山畫的重巒疊障、峰迴繚繞、蒼翠欲滴,你便不禁佩服他的手法的絕妙。他自然很愛花的,也及會賞花,有一種似紫荊而色兒略略發藍的,折來很好插瓶。他眼中的景色,從不缺乏色彩,色彩之多卻又是你不能及的。即使路邊的綠葉,綠,鮮綠、淺綠、深綠、黃綠、灰綠在他看來都是涇渭分明的。他的情感極其細膩,對於大明湖或是千佛山等,哪怕是小小的變遷,都會使他感觸頗深。
他的思想他的靈魂依舊還存在這個世上,因為有了我們這些讀者,他是把心交給了我們的,他的率真與坦誠從心底裡流淌出的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是你給了我們暖意與欣悅。你看所處可見的都有老舍的印記的,或繼承或發展。
對於記人的,《我的幾個房東》、《宗月大師》、《我的母親》等,都間接的反映了老舍的生活。我能理解一個出自貧窮家庭的困苦,然而老舍給我們的印象卻總是這般的堅強。這與他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的,有時候貧窮也不是壞事,這便造就他對於知識的渴望,這裡該向老舍學習的,也絕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然而深深刻在我心裡的是《我的母親》,這五年來我一直遠離著家鄉,對於母親的思念也是難以言表的。因為有著同樣的情懷,所以帶著這份感情,我體會到了《我的母親》的偉大,然而我是幸運了,每一次回家我總能感受母親帶給我的溫馨與慈愛。下面是我挑選的幾句話:“今天,淚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悽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失去慈母更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我要抑制住自己的情感,也只能以“心痛!心痛!”來表達此刻的心情。
又想起巴金對於老舍的懷念了,裡面的疑問,又讓我聯想起他的《詩人》來,這是為數不多的抒情文。他說過:“要成為詩人須中魔啊。要掉了頭,犧牲了命,而必求真理至善之闡明,與美麗幸福之揭示,才是詩人啊。”或許這裡能夠解釋巴金懷念老舍一文的疑問吧!他有著詩人的氣節和操守,他繼承著詩人那隱藏在他骨子裡的品格和性情,對於他自沉太平湖是很好的闡釋。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裡,他的捨身保節,唯有站在詩人的角度視之,才能看的透徹的。
最後才說老舍的幽默,並不是說幽默的分量不重。我是想借著後面空曠的地兒,來給老舍的幽默作詳盡的闡述,也以此來表明老舍先生是運用幽默語言的大師。他也曾使我忍俊不禁,於是作出了承諾,自然這是幽默的作用了,也絕對應該使我信服的。你不信?那就一起來聆聽我對於老舍幽默的闡釋吧!他的幽默,絕對不是膚淺的笑話,是極具智慧與力量,是一種具有鮮明思想的幽默。《有聲電影》、《有錢最好》、《當幽默變成油抹》、《搬家》等,都會使你幽默一把的。我們的生活也不缺乏幽默的色彩,老舍的幽默自然也離不開生活,可以說是取之於生活,用之於散文裡的,產生的效果卻不遜色於生活,這是不能否定的。在他的幽默散文裡,在他的一言一行中,都滲透著幽默的影子,讓你樂在其中卻仍能專心的品讀。可以說老舍的幽默,是恰到了好處的,在於他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使我們可以在這裡久久的遨遊著,而不知疲憊。在林語堂的《說話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話:“能夠自己拿自己開玩笑,此人有希望成為幽默大師,因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味。”對於老舍我們沒理由去質疑他了,他永遠都是活在我們心中的幽默大師。你還不信嗎?那就趕緊去看看《老舍散文》吧!
想以他的遺言結尾,不免有點心酸,於是借用巴金的一句感人肺腑話:“我們都愛你,沒有人會忘記你,你要在中國人民中間永遠地活下去!”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5
老舍寫作學英國作家狄更斯,以樂觀幽默態度面對人生,這樣應該寫得都是喜劇,他早期的作品《二馬》等並不見佳,一些語調幽默做作,有失油滑,《老舍散文集》讀後感。但他寫得好的卻是悲劇,比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最悲慘的是他笑對人生,人生卻跟他開了一個很大玩笑,文革初期遭受迫害,逼迫得投湖自殺,這是最大悲劇罷。
他的一些散文也風趣幽默,能讓人開心一笑。比如他著名的自傳: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於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林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範,遂奠教書匠之墓。及壯,餬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於寒賤也。二十六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己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閒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並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文字簡要,幽默風趣,一直為人們稱道,到現在也沒看到能和這媲美的小傳呢。
下載了一本《老舍散文集》,書不大,收了十篇散文。
有些是寫人的,比如《宗月大師》,寫這個具有菩薩心腸的和尚在寺廟裡是如何不受待見。他出家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沒多久就被趕出來。他借變賣廟產去救濟苦人。廟裡不要這種方丈。一般的說,方丈的責任是要擴充廟產,而不是救苦救難的,讀後感《《老舍散文集》讀後感》。這段非常深刻。
二十三,羅成關,民間對書裡的'英雄是非常崇拜的。老舍在這個年齡謀了一份相當不錯的職業:工作清閒,收入優厚,他就吃喝賭抽,玩得很瘋。自己也覺得是在捉死。病了一大場,還得罪了領導。辭職後,工資少了工作忙了,生活反而走上正規了。
《習慣》寫他的生活方式,一些外來事物他接受不了。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很好。就是那種古董的人罷。
寫人物的,也有幾個短文很精彩。寫吳組緗的豬珍貴,“每次去訪組緗先生,必附帶的向小花豬致敬,因為我與組緗先生核計過了:假若他與我共同登廣告賣身,大概也不會有人,出六百元來買!”
說姚文元的爹姚蓬子的硯臺,“那是塊無法形容的石硯。不圓不方,有許多角兒,有任何角度。有一點沿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6
今天,我讀了老舍先生在散文中寫的《北京的春天》。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從臘八到二十三,從除夕到元旦再到新年的高潮元宵節,寫出了古老北京的民風民俗。像吃臘八粥,買年畫,做新衣,逛廟會,看花燈,看煙火,這正像老舍先生說的:“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以前過年是與迷信分不開的,人們過年是託神鬼的庇佑,而現在過年,是為了酬勞一年的辛苦,提倡大家應當快樂的過年。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更加進步。在保留古老傳統的同時,應當注入全新的理念,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7
姐有一本厚厚的《老舍精典作品選》,我趁著空閒的時候拿出來看。《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愛看的。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祥子實在太可憐了。祥子善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一樣的積極和堅韌精神。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用血汗錢買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沒過多久,祥子稀裡糊塗地被兵抓去,車子被奪走了。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取了他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後來,又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因虎妞難產死了,不得不賣車料理喪事。最後,祥子成了一個墮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現代,他可以在北京城裡開出租車,做上“的哥”。憑著他的吃苦耐勞和對北京城的熟悉,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買上一輛轎車。而且,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虎妞的難產是小兒科,母子完全可以平安無事。這樣祥子一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再往好處想,憑著虎妞治理人和車廠的能耐,經營一個計程車公司就更發達了。
這樣一想,我全明白了,要是現在,祥子就可以避免許多的不幸。所以,歸根到底,祥子的悲慘遭遇是由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造成的。
老舍散文集讀書筆記8
書籍是知識的海洋,在這無邊無際的海洋裡,我盡情的遨遊。今年暑假我拜讀了老舍爺爺的書集。
老舍有成千上萬的文章,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白鼠》。老舍喜歡小動物,以至於能把動物們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可令人驚訝的是,老舍還會像童話家一樣,寫動物童話呢!
小白鼠有八個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一個。他長得很漂亮,雪白的毛兒,長長的尾巴一甩一甩的。這讓得意忘形的小白鼠覺得自己好看得不像只老鼠,倒像是一隻可愛的小白兔。這隻小白鼠覺得自己很漂亮就不會被人欺侮,所以就與一隻又肥又大的大黃貓成為了朋友,可這隻飢餓的黃貓一口就把他吃得一乾二淨。透過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的外表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靈美。
雖然文章很短,但是這些語言是多麼生動、形象啊!但這也離不開老舍仔細地觀察,更重要的是老舍博覽群書,將書中的精華結合在一起。是啊,要是我們也像老舍一樣每天仔細觀察,儘量讀盡天下所有的書,那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了,寫文章時又何愁雙眉不展呢?
老舍文集讓我的暑假生活過得十分充足;讓我的暑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也給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