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園抒情散文
如今養成了一些習慣,看報紙,新聞,有時候到網上鍊接《活著》《中國人的一天》網站等等,社會上發生了各種事件,而我們的生活總是層出不窮,紛繁錯亂。
現代有好多的年輕人無所事事,成為啃老族,好多的老年人無可依附。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屢見不鮮,很多老年朋友沒有養老金,也沒有人照料,他們有時候想找個人聊天都難,甚至看到網上有一位阿姨病倒在家裡,鄰居才發現她已經走了好久。而城市也如同巨大的吸塵器,繁重忙碌的工作讓好多年輕人壓力重重,很多人都是亞健康攜帶者。
想想,當有一天我們老去,那麼所有的一切,也該如何的呈現呢。
我們無法去做好這樣的'事情,那麼我們如何才可以不讓他們發生呢。
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講到是說有一位母親她不是很好,婆婆失憶,有時又控制不了自己,手腳抖得厲害,經常會打散碗碟,家人也很無奈,有一天她兒媳給婆婆準備了一個木碗,很小。奶奶很傷心,直到有一天,小朋友也在做一隻木碗,母親見到了很奇怪,小朋友講到以後給媽媽的。
記得看過一個廣告,講到一個小孩子的媽媽一天勞動下來,臨睡前打水給奶奶洗腳,奶奶慈善的給媽媽講到累不累,媽媽擦了擦臉上的汗珠,講到不累不累的。最後,這個場景裡被小孩看到了,然後他給媽媽打水洗腳,當水一直打溼在孩子臉頰時候,媽媽笑靨如花,她感到很美好,很溫暖。
以前看過一組漫畫,漫畫中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坐在一起吃飯,看電視,畫面轉移另一幅圖畫,冬天裡有一位老年人凍得哆嗦,但是還在那裡燒火做飯,一組漫畫一個家庭兩種區別兩種境遇,那是真實天壤之別。
關注老年事業,他們為社會奮鬥了一輩子,老輩們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愛,他們就是那麼的無私與偉大,他們把僅有一次的青春無悔地獻給了我們和我們這個社會。
有時候他們囉嗦,但是他們對我們好的。記得以前看到一個小故事,說是一對父子坐在藤椅上,老年人不止一次問道手裡的鮮花是什麼東西,兒子說那是鮮花。幾次過後,兒子實在受不了了,一個人徑直走開,而老年人講到小時候小兒子問我那是什麼,記得我當時講過四十七次。父愛如山,真是父愛如山。
年輕,就要無所畏懼。我們可以老去,但是我們可以真的無悔嗎?
退思園,一直想象我們的父輩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們就是那麼的大愛著,把一切都給了我們。似乎生活就是如此的面紗,但是祖輩一直是那麼的陽光與燦爛。我們一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