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人生難得一膩友經典散文

人生難得一膩友經典散文

人生難得一膩友經典散文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嬌娜》篇末中說:“餘於孔生,不羨其得豔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觀其容可以忘飢,聽其聲可以解頤,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於顛倒衣裳矣。”

  蒲老先生在此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頗有玩味的說法:膩友。何謂膩友?膩友並非僅指親密無間的朋友,更不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膩友可以是知音,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你和她說話,可以說到不厭、不膩、不絕。這兩種人,一是戀人,二是知音。知音最初是產生於音樂間的,再從紙頁間進入時間的更深處。每個人的心靈都如一張古琴,泠泠七絃上,等待著知心人的彈響。人生總有諸多不如意,對知音的追尋亦是靈魂的'自我救贖。

  古時往往是賢妻易得,而膩友難求。故有人感嘆曰:“吾不忌君有賢妻,而忌君有膩友也。”膩友非賢妻,賢妻可以居家度日,膩友則可以相與出塵。賢妻是柴米油鹽,膩友是名士美人。賢妻的典範當推沈三白《浮生六記》中的芸娘,林語堂認為芸娘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她可以是在我們朋友家中有時遇見有風韻的麗人。因與其夫伉儷情篤,令人盡絕傾慕之念。膩友則為紅樓十二釵之史湘雲,湘雲處林、薛之間,而能以才品見長,非韻勝人,氣爽人也。你可觀她的青絲拖於枕畔,玉臂撩於床沿。可笑她夢態蕭散,豪睡可人。亦可與她燒鹿大嚼,猜拳行令,踏雪尋梅,枕芍藥酣眠。猶有千仞振衣,萬里濯足之慨。

  《嬌娜》中,孔雪笠為救嬌娜,情願被雷霆擊死。嬌娜為他痛哭道“孔郎為我而死,我何生矣!”不惜以紅丸救其性命。可見膩友亦是生死相許的江湖友,如《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神鵰俠侶》中的郭襄。膩友是詩中酒、手中劍、鬢邊花。你可與她兩人一馬,快意瀟灑。可以性命相贈,可以浪跡天涯。

  膩友是從眼睛到心靈一段可望而不可即的距離,如朱彝尊苦戀的妻妹馮壽常,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他與她共乘一舟,四目相望。雖未能通隻言片語,又何妨?此時無聲勝有聲。無限宇宙、無限時空,漂泊的兩顆心終於停靠於一方狹小的客船,在這一刻產生共鳴。他為她寫道:“認丹鞋響,下畫樓遲。犀梳掠倩人猶未,螺黛淺,俟我乎而。看不足,一日千回,眼轉迷離。”因為得不到,所以彌足珍貴,這種隔岸看花水中望月的美感是由距離營造出來的。如張愛玲筆下的紅白玫瑰,得到了紅玫瑰,白玫瑰是床前明月光,紅玫瑰就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得到了白玫瑰,紅玫瑰就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白玫瑰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

  膩友是芳鄰,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的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與如此佳人為伴,近在咫尺,卻遠隔天涯。所謂伊人,在彼東牆。思之不得,憂心彷徨。

  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膩友即是心中那一朵永開不敗的薔薇花。猛虎激烈,薔薇溫情。我愛戀著心中生氣盎然的猛虎,亦仰慕著薔薇花的馥郁芬芳。

  人生難得一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