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極簡主義與禪散文

極簡主義與禪散文

極簡主義與禪散文

  從歐美和日本傳來的極簡主義思潮近期引起國人越來越多的共鳴, 它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提倡捨棄生活中不必要的物質需求或繁雜無效的固有程式, 從而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關注生活中更重要的部分…… 美國的<<極簡主義者>>網站給極簡主義作了以下定義:“極簡主義是一個讓你們自己從生活中不必要的過度擺脫出來而去專注其它重要事物的工具 – 由此你能找到快樂,充實和自由”。可見, 極簡主義是人們對現代社會過度追求物慾的一種反思,極簡的生活方式本身是一種工具, 目的是引導人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生活中對於自己更重要的事物上, 從而享受到幸福和自由。

  這與古老東方禪文化的思想非常相似:就是去除人心中的各種煩惱,超然平靜地迴歸本真,或參透人生的本質找到真正的幸福快樂,或明心見性昇華至無拘無束的心靈自由…… 確實,當下社會的物質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對物質的慾望也一發不可收,但許多人漸漸發現對物質不斷的追求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快樂和滿足,反而不斷地陷入焦慮,壓力和困惑之中。其實佛教中早已指明所有煩惱的源頭來自於人們的貪念或妄想,而要去除它們,參禪是方法之一, 即先清空心靈中各種煩惱,再靜心的思考自己人生的本質,從而找到內心真正的需求。

  禪文化發源於古印度, 在中國發揚光大; 但極簡主義卻是來自於現代美國, 喬布斯是最具代表的人物: 他極簡的生活方式, 精簡的產品外觀, 以及直接滿足使用者內心需求的使用設計, 多與他年輕時起就醉心禪學有關;特別是他說過的`那句 ”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更道出禪學“明心見性”的真諦。

  禪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簡單自然”一直是其表現形式,從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的宗旨,到禪詩, 禪畫和禪語的簡約風格而留出最多的想象空間, 以及以平常和平靜之心參禪的方式,都是平淡中見深刻,簡單中見豐富。

  其實,由簡入繁不難,許多人都會不知不覺地陷入忙亂之中不能自拔;而由繁入簡卻是真的不易,這不僅需要智慧,勇氣和悟性,還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閱歷。所以無論文化藝術還是生活藝術,極致就是簡單自然; 而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 達到最高境界則是自由平靜…… 正如日本禪學家鈴木大拙所說:“從本質上講,禪是一種見性之法,併為我們指出掙脫束縛走向自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