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碧野散文:天山景物記

碧野散文:天山景物記

碧野散文:天山景物記

  《天山景物記》是現代著名作家碧野創作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原刊於《人民文學》1956年12月號,是中學語文教材傳統篇目。這是一篇以山川景物為內容的抒情色彩很濃的遊記散文,作者透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熱情歌頌了祖國西北邊疆的富饒美麗,雄奇壯觀的自然風光和牧民幸福美滿的新生活,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碧野散文《天山景物記》

  朋友,你到過天山嗎?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裡,橫亙準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雲的群峰,象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不斷的山巒,象孔雀正在開屏,豔麗迷人。

  天山不僅給人一種稀有美麗的感覺,而且更給人一種無限溫柔的感情。它有豐饒的水草,有綠髮似的森林。當它披著薄薄雲紗的時候,它象少女似的含羞,當它被陽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時候,又象年輕母親飽滿的胸膛。人們會同時用兩種甜蜜的感情交織著去愛它,既象嬰兒喜愛母親的懷抱,又象男子依偎自己的戀人。

  如果你願意,我陪你進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這時最理想是騎馬上天山。

  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都出產良馬,不論伊犁的哈薩克馬或者焉的蒙古馬,騎上它爬山就象走平川,又快又穩。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就遠遠地被撇在後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立刻會使你感到象秋天似的涼爽。藍天襯著高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幾塊白雲在雪峰間投下雲影,就象白緞上繡上了幾朵銀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象千百條閃耀的銀鏈。這飛瀉下來的雪水,在山腳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可是每到水勢緩慢的水渦,卻有魚兒在跳躍。當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坐在馬鞍上,就可以俯視那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的水石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添上了無限生機。

  再往裡走,天山顯得越來越優美,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婉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象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聲,增添了密林的幽靜。在這林海深處,連鳥雀也少飛來,只偶然能聽到遠處的幾聲鳥鳴。這時,如果你下馬坐在一塊岩石上吸菸休息,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卻閃耀著你菸頭的紅火光。從偶然發現的一棵兩棵燒焦的枯樹看來,這裡也許來過辛勤的獵人,在午夜中他們生火宿過營,烤過獵獲的野味。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

  如果說進到天山這裡還象是秋天,那麼再往裡走就象是春天了。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觸控到嫩脂似的感覺。

  這裡溪流緩慢,縈繞著每一個山腳,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象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象天邊的彩那麼耀眼,象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這密密層層成丈高的野花,朵兒賽八寸的瑪瑙盤,瓣兒賽巴掌大。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也顯得格外精神。在馬上你用不著離鞍,只要稍為伸手就可以滿懷捧到你最心愛的大鮮花。

  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場

  就在雪的群峰的圍繞中,一片奇麗的千里牧場展現在你的眼前。墨綠的原始森林和鮮豔的野花,給這遼闊的千里牧場鑲上了雙重富麗的花邊。千里牧場上長著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齊著兩岸的草叢在漫流。草原是這樣無邊的平展,就象風平浪靜的海洋。在太陽下,那點點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閃爍著白光。

  當你盡情策馬在這千里草原上馳騁的時候,處處都可以看見千百成群肥壯的羊群,馬群和牛群。它們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發亮,好象每一根毛尖都冒著油星。特別是那些被碧綠的草原襯托得十分清楚的黃牛、花牛、白羊,紅羊,在太陽下就象繡在綠色緞面上的彩色圖案一樣美。

  有的時候,風從牧群中間送過來銀鈴似的叮噹聲,那是哈薩克牧女們墜滿衣角的銀飾在風中擊響。牧女們騎著駿馬,優美的身姿映襯在藍天、雪山和綠草之間,顯得十分動人。她們歡笑著跟著嬉逐的馬群馳騁,而每當停下來,就倚馬輕輕地揮動著牧鞭歌唱她們的愛情。

  這雪峰,綠林,花圍繞著的天山千里牧場,雖然給人一種低平的感覺,但位置卻在海拔兩三千米以上。每當一片烏雲飛來,雲腳總是掃著草原,灑下陣雨,畜群在雨雲中出沒,加濃了雲意,很難分辨得出那是雲頭那是畜群。而當陣雨過去,雨洗後的草原就變得更加清新碧綠,遠看象塊巨大的藍寶石,近看綴滿草尖上的水珠,卻又象數不清的金剛鑽。

  特別誘人的是牧場的黃昏,周圍的雪峰被落日映紅,象雲那麼燦爛,雪峰的紅光對映到這遼闊的牧場上,形成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蒙古包,畜群和牧女們,都鍍上了一色的玫瑰紅。當落日沉沒,周圍雪峰的紅光逐漸消褪,銀灰色的暮靄籠罩草原的時候,你就可以看見無數點點的紅火光,那是牧民們在燒起銅壺準備晚餐。

  你用不著客氣,任何一個蒙古包都是你的溫暖的家,只要你朝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論走進那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薩克牧民都會象對待親兄弟似的熱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馬奶,餓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餅,你可以一如哈薩克牧民那樣豪情地狂飲大嚼。

  當家家蒙古包的吊壺三腳架下的野牛糞只剩下一紅火燼的時候,夜風就會送來東不拉的絃音和哈薩克牧女們婉轉嘹亮的歌聲。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處的牧民們齊集到一家比較大的蒙古包裡,歡度一天最後的幸福時辰。

  過後,整個草原沉浸在夜靜中。如果這時你披上一件皮衣走出蒙古包,在月光下或者星下,你就可以朦朧地看見畜群在夜的草原上輕輕地遊蕩,夜的草原是這麼寧靜而安詳,只有漫流的溪水聲引起你對這大自然的遐思。

  野馬·蘑菇圈·旱·雪蓮

  夜牧中,草原在星的閃爍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該發生多少動人的情景,但人們卻在安靜的睡眠中疏忽過去了,只有當黎明來到這草原上,人們才會發現自己的馬群裡的馬匹在一夜間忽然變多了,而當人們懷著驚喜的心情走攏去,馬匹立刻就分為兩群,其中一群會奔騰離你遠去,那長長的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象許多飄曳的緞幅。這個時候,你才知道那是一群野馬。夜間,它們混入牧群,跟牧馬一塊嬉戲追逐。它們機警善跑,遊走無定,幾匹最膘壯的公野馬領群,它們對許多牧馬都熟悉,相見彼此用鼻子對聞,彼此用頭親熱地磨擦,然後就合群在一起吃草,嬉逐。黎明,當牧民們走出蒙古包,就是它們分群的一刻:公野馬總是掩護著母野馬和野馬駒遠離人們。當野馬群遠離人們站定的時候,在日出的草原上,還可以看見屹立護群的公野馬的長,那一直披垂到膝下,閃著美麗的光澤。

  日出後的草原千里通明,這時最便於去發現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鮮甜。這個時候你只要立馬草原上了望,便可以發現一些特別翠綠的圓點子,那就是蘑菇圈。你對著它朝直馳馬前去,就很容易在這直徑三四丈寬的一圈沁綠的酥油草叢裡,發現象夏天夜空裡的星似的蘑菇。眼看著這許許多多雪白的蘑菇隱藏在碧綠的草叢中,誰都會動心。一隻手忙不過來,你自然會用雙手去採,身上的口袋裝不完,你自然會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馬靴去裝。第一次採到這麼多新鮮蘑菇,對一個遠來的客人是一最快樂的事。你把鮮蘑菇在溪水裡洗淨,不要油,不要鹽,光是白煮來吃就有一種特別鮮甜的滋味,如果你再加上一條野羊腿,那就又鮮甜又濃香。

  天山上奇珍異品很多,我們知道水是生活在水濱和水裡的,而天山上卻生長著旱。在牧場邊緣的山腳下,你隨處都可以看見一個個洞穴,這就是旱居住的地方。從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要整整在它們的洞穴裡冬眠半年。

  只有到了夏至後,發青的酥油草才把它們養得肥,圓滾滾。這時它們的毛色麻黃髮亮,肚子拖著地面,短短的四條腿行走遲緩,正可以大量捕捉。

  另一種奇珍異品是雪蓮。如果你從山腳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線以上,就可以看見青凜凜的雪的寒光中挺立著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蓮,這習慣於生長在奇寒環境中的雪蓮,根部扎入巖隙間,汲取著雪水,承受著雪光,柔靜多姿,潔白晶瑩。這生長在人跡罕到的拔海幾千米雪線以上的靈花異草,據說是稀世之寶——一種很難求得的婦女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