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茅草耳的追記散文

茅草耳的追記散文

茅草耳的追記散文

  茅草耳是春天雷陣雨的產物,它長在春雨歡灑的茅草叢裡。茅草耳個兒不大,略帶點淡黑色,水靈靈的,樣子有點像小黑木耳。

  說到茅草耳,自然就要想到鄉間的茅草。在我小的時候,家鄉村口的大路和河道傍,長滿了野茅草。由於這種草有固土的功能,所以它們被譽為保護河道和路基的小衛士,鄉下人都會讓它們自然繁衍生長。

  每當三月下旬,噹一聲春雷伴隨閃電劃破長空,春雨便急速從天而降,春天的雨不僅喚醒了田野裡春播的種子,同時也喚醒了沉睡在河畔和路兩邊的茅草地,茅草芽在春雨洗禮下頂出泥土開始長高,綠色的茅草葉軟柔柔的,在微風中綠波漣漣,起起伏伏的很有詩意。十分奇妙的是,在經受了春雨後的茅草根邊,常常會滋生出許多黑乎乎的像小耳朵似的東西,由於長在茅草叢中,鄉人們管叫它們為茅草耳。這些小東西密密麻麻地擠在茅草根邊,希冀地望著雨後的天空。彎著腰用手輕輕地把它們採摘進竹籃子,水嫩嫩的茅草耳躺在竹籃裡,浮著嫩黑色的光澤,顯得十分嬌嫩。

  常常是這樣,當春雷響過後,春雨便鋪天蓋地從天上潑下來,速度甚快,雨點密集得像一根根撕不斷的線。春天的雷陣雨一般要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才停下來,當大雨變成淅淅瀝瀝的小雨時,鄉人的臉上就開始舒展絲絲笑容,他們不僅感謝春雨肥綠了農田,而且又感謝春雨為鄉人帶來了嫩嫩的茅草耳。

  那時雨後,我們歡喜穿上草鞋,跟隨村裡的大人,拎著小竹籃去河邊或路邊的茅草叢撿茅草耳。雷雨後的空氣特別新鮮,就像被濾過的一樣特別人潤肺。提著小竹籃走在鋪滿茅草的河堤上,小孩子手腳快,眼睛又亮,大家爭先恐後地走在大人前面撿茅草耳,常常是這樣,我們就唱著歌貓著腰,低頭找尋茅草耳,有的還乾脆蹲下身子,快速地伸出手撿拾,就連指尖嵌進了泥濘土也不怕。細看鮮嫩的茅草耳,形似薄皺著的花瓣,它們和茅草耳融合在一起,銅錢般大小的成片粘著,撿在手裡有點滑膩膩的感覺,充滿著無限的童趣。

  等到撿拾的差不多一小籃子時〔約二斤〕,我們就用茅草刮掉鞋底上粘連的泥巴,高高興興地拎回家去,還俏皮地在路邊折上幾片柳葉,放在嘴邊就“嗚嗚—”的吹起來了。悠揚的音樂在雨後路上傳響,收穫了雨後的成果感到特別快樂,跑跑跳跳的走進家門。

  茅草耳由於營養價值高,成為鄉人舌尖上的所愛。在村裡,鄉人們大多用它來炒韭菜、炒雞蛋、蛋花湯等,鮮美無比。雖不是山珍海味,可它是百分之百沒受到汙染的綠色食品。每一次,當我把茅草耳撿回家,母親就會一邊嘮叨著責備我不該弄了一身泥巴,一邊又會拿了籃子到屋後的小河中把茅草耳洗乾淨,然後用她高超的手藝為我們做菜。那時候,母親最喜歡吃茅草耳炒蛋。蛋是家裡的老母雞所生,茅草耳是撿來的,經母親從鍋裡快速炒出的茅草耳口感甚佳,既有嫩木耳之味,又如粉皮之柔軟,潤而不滯,滑而不膩,鮮美無比,常常被我們一掃而光。除此之外,母親還把茅草耳清洗乾淨後,用肉糜之類的鮮貨加入其中,真是美極!母親紅燒的茅草耳可以稱得上她炒菜中一絕。將茅草耳洗淨後,用手將它挼幹水分,放入一些生薑蔥末爆炒,熟了就在鍋裡放一些香油,盛在盆子裡,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令我們垂涎欲滴。用筷子夾至口中,甚至可以不用咀嚼,糯得不知不覺滑入腹中。那份香甜,夢中也會笑出聲。

  茅草耳撿得多的時候,鄉人們除了留下一些家裡吃的外,其餘的就會放進小竹籃,迅速騎上腳踏車,趕到二三里路的小鎮上賣掉。小鎮上有幾家小飯店,每到春天總有茅草耳這道招牌炒菜。所以遠在城市裡的一些工人家屬,常會帶著孩子乘著公共汽車來到鄉下小鎮,除了觀賞農村風景,看到有鮮貨的就上飯店吃一點,美味了還要帶一些回去。所以茅草耳帶到小鎮是不愁賣的,小鎮上的人也喜歡吃茅草耳。

  每一次跟隨鄉人到茅草叢裡撿茅草耳,看到那些從雨後茅草叢裡長出的一些小耳朵,總是覺得很是奇怪,這種狀似木耳的微黑色的半透明狀的小東西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不長在成片的莊稼地裡,而偏偏要生長在河邊和路上的茅草叢裡?為什麼等到雨後的天空出太陽了,從茅草叢裡長出的小耳朵怎麼就漸漸不見了身影。這些問題,都是我小時候在母親面前提出的。

  母親常說:“這個我也說不清楚,等你長大後讀了書去研究,也許是每年秋天有人在河灘和路上放牛時,牛拉尿滲入了草根,就變成了一種像蘑菇似的菌類,在春雨的滋潤下長出了茅草耳。”而村子裡的一些老人和鄰居,都把茅草耳叫作“雷公菌” 、“地皮菜、“天仙菜”。母親說的話和鄉人說的哪個對,我一直捉摸不透,反正那時還有人把茅草耳說得神乎其神。在那個缺少文化的年代,我們不能得出茅草耳如何生長的道理,只是每年等到響起春雷下春雨了,就會自然地拎著竹籃子走出門去撿茅草耳。在撿的過程中對茅草耳有了更多的探奇興趣,並且一直執著地想解開這道關於茅草耳神秘生長的面紗。

  到了五月下旬時,有時候天不下雨,我們幾個小夥伴就會結伴來到茅草灘上玩,經春風春雨滋潤後的茅草,已經長得青綠色,最高可達尺餘。天晴的茅草叢中是沒有茅草耳的,但它們身上會長出一種像小麥孕穗時的東西,鄉人喚作它為茅針。茅針一經拔出,那嫩穗可以含進嘴裡吃,咀嚼一下,就有一股甜津津的味道。有時,我們還喜歡挖茅草的根吃。茅根的顏色是白的,從泥土裡挖出來呈細長狀,一節一節的,形狀如長江口灘塗上的蘆根,把根從地裡挖出來擦乾淨了就可嚼汁,滋味十分甘甜。茅草的生命力很強,只要地裡留下一段根,來年也能長出青芽勃發。

  長大後從書本中知道,在我國,關於春雷過後撿茅草耳吃的歷史其實己十分悠久。相傳早在東晉時,醫學家葛洪在春雨後撿到茅草耳後,就對此耳進行了品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道很有營養價值的養生保健菜餚,他便把此物當作“仙菜”派人敬獻給當朝皇帝。據說當時皇太子正在得病,食用了葛洪送的這些“仙菜”後,病魔消退,神清氣爽,身體奇蹟般地很快康復……

  在書中還知道,原來鄉間茅草耳的繁殖是透過一種細胞分裂後長成新的藻絲形成的,它是一種菌藻類的結合體,經春天的.雷電和雨滋潤催生出茅草耳。茅草耳的營養很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藍藻及鈣磷鐵等各種營養成分。尤其含鈣還含有鐵量,對人體補鐵養血極為有利。有外國有科學家研究發現,茅草耳中還含一種可以抑制人體大腦中的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的成分,從而能對老年痴呆症產生特殊療效,是天然的保健菜餚。

  有時,春天的雷雨過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趕到河畔採摘茅草耳,但也常有撲空的時候。原因是春雷不響,雨點不大,下雨時間不長,茅草叢裡的菌就長不了茅草耳。有好幾次,我們拎著竹籃子高興而去,結果都掃興而回。這就告訴我們,茅草耳的生長有它的特殊性。後來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閃電和打雷、春雨的時間長短和雨量的大小都是催生茅草耳生長的必備條件,沒有適宜它們生長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是不會催生茅草耳的。所以我們也在實踐中學也會了把握時間去採撿茅草耳。

  在撿茅草耳的過程中,有時還會看到一種看似小傘形的像蘑菇似的菌類,它們長得很大又很漂亮。但我們都知道這東西是能看不能吃的。原因很簡單,這些傘一樣的菌類就是野蘑菇,它們的身上是有毒的。我十歲那年,村裡有個叫阿毛的裁縫師傅,看到雷雨後的茅草叢裡長出了漂亮的大蘑菇,就高興得瞞著大家,偷偷採摘著拿回家,結果當晚全家四口人吃了肚子就疼痛,上吐下瀉,臉色蒼白。要不是鄰居拉著板車把他們送到醫院搶救,差點送了全家性命。這一次貪嘴,阿毛全家住院一週,家裡的二隻壯豬錢白白丟失。醫生說,長得好看的“傘菇”都不能吃,越好看毒素就越多。從此,我們在採茅草耳時,凡看到不倫不類的長了花兒的野蘑菇,都會用腳把它們踢到路上,讓雨後的太陽把它們活活曬死。

  茅草耳是春天帶來的食尖上的美味,食久而不忘。記得母親九十二歲高齡的那一個春日,我去看望她,時值正逢下著春雨。在聊談中,母親忽然提到了鄉間早年吃過的鮮美的茅草耳。母親話中有話,她是多麼希望能吃到當年的茅草耳。但是到哪裡去找呢?家鄉已經開始新農村建設,農村的路大都變成了水泥大道,河道被養魚人承包變成了魚塘,四周大多鋪上了水泥板,沒有茅草的地方是找不到茅草耳的。但我一直把母親的話記在心中,想辦法要找到茅草耳,好讓高齡的母親高高興興吃上一頓美味。

  看望母親不久,我和文友受周莊朋友之邀去採風,第二天在回滬途中經過一個叫陳墓的古鎮時,天空忽然烏雲密佈,春雷滾滾,一場雷陣雨從天降臨。看到急劇的雷陣雨,我想起了茅草耳,便建議文友把車開進小鎮一起賞雨,等雨停了看看有誰賣茅草耳的。

  車靠街口停下,我們坐進一個大亭子裡,觀賞了澱山湖畔春雨迷濛中小鎮的風景。一個多小時後,雨開始停下了,我和文友打著雨傘去小鎮的農貿市場看看,希望能遇到賣茅草耳的人。當我們轉了一圈,買好澱山湖的大鯽魚準備返回車上時,在農貿市場的一條過道上,遇到一位頭戴斗笠、身披防雨布的年近花甲的老農正騎著腳踏車庫急匆匆地趕來。腳踏車停下,只見老人手裡提著一隻小竹籃,正在抬頭四處張望。

  “是賣鮮貨嗎?”我加快腳步走了上去。眼尖的我看到老農手中提的小竹籃裡,躺著黝黑的約有半斤多的茅草耳。這是多年不見的好東西。那一刻,我的心裡一陣興奮,我決定要買下老人籃子裡的茅草耳,帶給母親嚐鮮。一番交談,知道那籃子裡的茅草耳是老人在綻山湖畔的茅草叢裡撿到的,他準備出賣,我二話沒說,立即付給老人二十五塊錢,把茅草耳與小竹籃子一起買下了。

  當天下午,我請文友開車繞道把我送到了老家。當我興高采烈地把茅草耳拎進家門時,坐在大門口的母親看了大吃一驚。她眯著眼睛問:“這是哪裡撿來的?”我笑著含含糊糊地作一回答,因為她知道了這個價錢會心痛的。

  茅草耳經在井水漂洗過幾次後,我就當起了廚師,為母親做了一個她喜歡吃的茅草耳炒雞蛋。當我把香味噴鼻的菜餚端到母親面前時,我看到她老人家開心地笑美了,她用筷子夾著嚐了一口,葵花般的笑臉帶著詩情畫意:“兒呀,這是哪裡弄來的?這東西已經好幾年不見了,多少錢買來的?”

  我笑著說:“娘,你別問了,只要你吃得開心就好!”

  茅草耳,嫩嫩的、糯糯的、香噴噴的;茅草耳,黑黝黝的、像小耳朵似的,母親嚐了一口又一口,這是一頓多麼有味道的晚餐,充滿了對鄉情的回憶。難得能夠品味到如此純正的茅草耳了。那一天,母親臉上的笑容一直掛著。這也是她生前最後一次吃到茅草耳,了卻了她的一份心願……

  此事一恍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家鄉建起了新農村,大路條條,河道清清;新樓幢幢,樹木蔥蘢,花草繁茂,呈現出一派新的景象。不見了茅草叢,沒有了茅草耳,我的心裡總覺得有點失落了點什麼。

  其實,在人生的旅程中,有些自然生態的東西,隨著歲月的變遷已經很難找回,但我們必須適應新的發展和新的生活,不管以後走的路多麼遙遠,然家鄉曾經有過的那些鮮美味道,只要永久珍藏在記憶中,也是一種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