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散文欣賞桃花雪(通用6篇)

散文欣賞桃花雪

散文欣賞桃花雪(通用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文欣賞桃花雪,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1

  軟軟的雪花輕輕地粘附在桃花剛剛綻開的粉紅色花瓣上,白裡透紅,紅白相映,在料峭的春風中微微抖動著,這就是春三月的桃花雪。

  那是多年前一個初春,我獨立在植物園數百株碧桃園中,目睹這緩緩飄落在桃花上的雪片,恍然覺得似有一群“聖潔美女”正在紛紛從天而降,那嬌美的容顏,那婀娜的身姿,頓時搖動了我的心魂。轉而手扶花枝側耳細聽, 似有一種細細的聲音在萬朵桃花之間傳遞著,猶如一位高超的小提琴手在悠悠地彈奏著一支意韻深遠的春之曲,美妙的樂聲中流動著一種純淨的美,一種冷峻的美,一種遠離世俗、超脫凡塵的美。我的心不禁讚歎:“美之極致,美之極致也!”

  多年以來,我一直陶醉著這一動人心魂的意境。在紛繁複雜的自然和社會中,我無數次的遇到過與此相似的情境,桃花雪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在不斷昇華,它已成為一種獨特的、經過高度淨化了的美的化身。想起了她,我就會想起我所經見過的那些極具美的特質的人以及他們的遭遇來。

  桃花雪的動人之處,首先在於純潔。初春來自於隆冬,蒼蠅、蚊子等害蟲經過嚴寒的肅殺盡皆死亡或潛伏,那些衰敗的、疲弱的生命均已逝去,留下的是一片純淨的大地。此時晶瑩的雪花,在妖冶桃花的映照下,更顯出她的潔白與純淨來。而純潔之美往往是讓人經久難忘的。記得上世紀有一年三四月間,我在哈爾濱市松花江畔的太陽島參觀,恰遇一場春雪,紛飛的雪花中一對新人正在拍攝結婚照。新娘子二十五六歲,身材高挑,身著一襲純白的婚紗,烏黑頭髮上飾一朵白綢綰成的素花,皓齒丹唇,在漫天雪花明滅閃爍中做著各種造型,宛如一尊雪鑄冰雕的絕塵神女。我霎時感到無與倫比的美,一種不摻有任何雜質的純潔的美。時間過去了多年,這個形象依然還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裡。回想起這一幕,我就會聯想起三月的桃花雪來,桃花雪所以動人心魂,不就是因為她那人間少有的潔白與純淨嗎?可是此時我又想起了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話:“女要俏,一身孝”。霎時,一種不祥的預感縈迴在心頭。孝衣乃喪衣也,“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太過於純潔的東西,能夠持久嗎?

  冷峻也可以稱之為美嗎?我曾經不以為然。可是細細想來,許多事都是相反相成的:紅可以成為美,白也可以成為美;雄壯是美,悽宛也是美;長相靚麗、威風凜凜的武旦穆桂英是美,長相不雅、高度近視的丑角七品芝麻官不也是美嗎!既然熱烈、紅火是美,為什麼冷僻、嚴肅不可以是美呢!我曾經的一個女同學,名叫翠蘭,當時十六七歲,在全校是以冷峻出名的。她為人冷僻,不苟言笑,只在重要關頭需要表態時,才微微點頭或靜靜搖頭。無論同學們怎樣開懷大笑或熱烈爭吵,她都在靜靜地聽著、看著,紋絲不動。她膚色白皙,衣著整潔,身姿亭亭,靜如女神,同學們送她一個“寒冰女郎”的綽號,成為全校一號校花,一時成了不少男生追逐的物件。她學習成績優秀,後來升入一個名牌學校。可惜“天於絕代偏多妒”(魯迅詩句),不知是何原因,在工作崗位上遭人誣陷,患了癔病,抑鬱終生。不過她“靜如女神”的極美形象,讓我至今難忘。這也倒真像三月的桃花雪,雖然極美卻只曇花一現,經暖暖的春陽一照,她短暫的生命即告結束,給人留下無盡的遺憾。

  超凡脫俗作為美的形容詞,它應該是純潔和冷峻的外延與昇華,是春花散發出來的豔麗色彩,是罩在金佛爺頭頂上的靈光圈。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有位叫韻曼的姑娘,與我同在一個學校讀書。她不但長相靚麗,而且學業優異,又是一個傑出的籃球隊員。她為人清高孤傲,很少與人搭訕。可是全系學生都認為她是最美的,一個同學還寫詩曰:“啊,美!美如陽春白雪,美得超凡脫俗。”於是人們暗裡就不叫她的名字,而叫她“白雪”。大家選她做繫上的體育委員,不少人圍繞在她的身邊,就像眾星捧月一般。可是正當她鮮花著錦,眾人仰慕之時,她原單位突然發來信函,將她劃為“右派”,勒令退學回單位接受批判。據說是單位一位領導饞涎其美貌,求之不得而有意陷害所致。一朵超凡脫俗的鮮花從此夭折,直到二十多年之後,這一冤案才得以昭雪。這就是“超凡脫俗”的代價。看來,“盛極而衰”、“ 蛾眉曾有人妒”真的成了人世間屢試不爽的讖語了。於是我又想起了“桃花雪”那超凡脫俗的美,美且美也,但不必美到極致,更不必美在早春之初的大地上,美的不得其時、不得其地啊!哀哉,哀哉!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乃自然界之常理。春三月的桃花雪,極美卻易逝,說起來不禁令人悽然。自然界如是,難道人世間的“桃花雪”亦應“命該如此”嗎?驚歎之餘,感慨系之:真想大喊一聲,讓我們人人多一點愛美護美、“憐香惜玉”之心,為人間的“桃花雪”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讓美的東西在世上多停留一些時間吧!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2

  桃花盛開的季節,一直沒有機會去欣賞。

  只能在腦海裡搜尋過往與桃花有關的所有資訊。老家鄰居的大門前就種著一顆 桃樹,在幾年前的三月裡我回過一次家,可惜那時桃花的花期剛過,樹上零星的幾朵也奄奄一息,再看著一地的粉紅,我居然莫名的憂傷。

  這種遺憾什麼時候才能彌補呢?

  我多想哪怕是一個人在初春的某個清早踏著山間羊腸的小道去探訪大自然。我要去看看晶瑩剔透的露珠是不是真的和水晶一樣透亮,我還想去摸摸青石上的苔蘚,感覺一下它到底是柔是硬。早上的空氣令我心曠神怡,山間順流而下的溪水優雅的漫過一塊塊大石頭,濺起一束束的小水花,用雙手捧起一點,絲絲的涼意好舒服。

  在太陽慢慢升起的東方,紅霞連成一片,我便找到了山林深處的那片夢裡的桃花林。陽光灑在一樹樹的桃花樹上,像是給每個仙女披上了粉紅的細紗衣裳。早晨的霧氣隨著陽光的親近慢慢的開始消散,桃花好似被施了魔法,開的更賞心悅目。我想幻化成彩蝶,在這粉色的國度翩翩起舞。我要享受這一刻的浪漫,在桃花盛開的時刻。

  那一朵朵盛開的桃花是上天賜予人間最美的仙境之一,多少文人墨客為你賦詩揮墨,多少才子佳人為你傾情,看著美豔的聖境,我只驚歎這世間萬物的神奇,造就這美輪美奐的仙境,讓我們流連忘返。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好像在粉紅的海洋裡自由暢遊。風兒輕盈的掠過,桃花像被輕吻過的新娘,羞澀的一顰一笑。 隨之而來的清香馬上沁入心脾,我一下子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幾歲。

  唯有感嘆桃花的美,只可惜在現實裡沒幾天,它們很快就會凋謝啦,在過很久桃樹上才會結出豐碩的桃子。可是在我心中的桃花永遠盛開著,它們永遠開的那麼奪目,開的那麼燦爛。它給我們帶來美得感受,喚醒了我們內心的寧靜和溫柔。我多想高歌一曲讚美它們,這一切都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珍貴禮物。雖然桃花花期短暫,令人惋惜,可是轉瞬一世的美卻成就它鮮美豐碩的果實,這樣的美是充滿價值和能量的。

  我期望明年桃花正盛開的日子,可以和家人一起去看看。回來我要真正地記錄下桃花盛開的盛況,記錄下最美的春天。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3

  又是桃樹吐蕾的春天了。一夜春雨,催綻了滿樹桃花,襯著溼潤的深色大地,顯得嬌豔奪目,即使那靠近老枝的幾朵還沒完全綻開瓣兒,花蕾也脹開了縫兒,鮮紅鮮紅,被那剛露頭的太陽一吻像一點點的火,更加顯得精神。

  我的故鄉不是花的故鄉,說起顏色,也只止於那柿花的淡黃,李花的雪白,真是樸素得很。說實話,盛夏與深秋時它們那金黃的果實與火紅的葉子,都比它的花要美。初夏收穫的季節,用刈下的麥桔,穿起落下的柿花,套在脖子上,像項鍊一樣。這在我的童年,便感到異常的滿足。到得後來稍大一點的時候,便真正愛起花來了。

  當著太陽還僅是露出一點點的暖意,故鄉的春天就甦醒了。這時渭溪橋頭那一叢野生的迎春也醒來了,它染綠了方形帶節的枝兒,給自己裝點上滿身金色的花朵。渭溪河的叮叮鼕鼕的天籟音韻,與迎春花那一支支喇叭花朵,含奏著一支美妙的春的序曲。

  我非常喜歡迎春花,它像一道道拋物線,由一點向四面八方拋去,而絕無橫枝斜出。一束一叢,濃綠如碧。花朵又像用薄葉金做成的精巧喇叭,一朵朵開著,直開到枝的盡頭。這時,沒有蜂,更沒有蝶,只有那捉不住、摸不著暖和和的風。

  花凋謝了,愛花的我總不免感悵然。在這悵然中,使人足以釋懷並使人春心萌發的,便是緊接著一叢一片的怒放的桃花了。

  說起桃花,這要算是我故鄉中最美也是我最喜歡的花了。故鄉的原野上,到處都盛開著桃花,發出陣陣幽香,成群的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故鄉人很喜愛桃花,虔誠地把它奉為“鄉花”。甚至還傳下一條古怪的嗜好,不管是誰家的閨女,只要長得漂亮、能幹,全鄉人就都呼之為“桃花”。故鄉雖屬僻壤,卻不乏漂亮、能幹的姑娘。因此,久而久之,這桃花鄉里叫桃花的人可就多了;張桃花、李桃花、老桃花、小桃花……到我記事的時候,鄉里叫桃花的人數也數不清了。

  我是個男孩,當然不配叫桃花。不過我有個叫桃花的小夥伴兒,她比我小點,我稱她為桃花妹,我們非常要好,好到人家說我是桃花的影子,桃花是我的尾巴……

  桃花妹的家就在我家對面那棵空心古柳後面,古柳茂密的枝葉把她家的三間小土坯瓦房遮蓋得嚴嚴實實。只有在風吹樹葉動的時候才偶爾露出窗欞上印著那根獨角辮兒。我伏在她家的院牆上,望著窗欞上的影兒喚桃花妹。

  聽到我的喚聲,桃花妹像只小鳥兒似的輕飄飄飛出來了。那身土布紅襖兒和綠柳條兒褲,像鳥兒柔軟鮮亮的羽毛,隨著春風掀起、落下。腦後那根獨辮兒,又像鳥兒美麗的尾巴,前後左右搖來擺去。桃花妹跑出院子,甜甜叫了聲“海娃哥!”,我們便挽著小手,挎著籃兒,蹦蹦跳跳地奔向鄉南。

  鄉南的桃林,正怒放著一片桃花。這是我們童年的樂園,春天的桃花園好熱鬧哇,蜜蜂“嗡嗡”叫著,唱著歡快的春歌,蝴蝶成對成群地飛穿在林底、上空,跳著輕盈歡快的舞,在歡迎我們來和它們一塊享受這桃花園的美麗****。來到這裡,我們便忘記了一切。扔下籃子,笑著、鬧著,在桃林下歡快地追逐著,爭搶爬到桃樹上去。桃花妹雖然身體單薄,可爬樹毫不示弱,一會兒就不見了。正當我在焦急找她的時候,卻傳來了她那輕柔的“咯咯”笑聲。順著那聲,在濃郁的桃花叢中,探出一張跟桃花一樣粉白的臉,一條古銅色的長髮辮,搭在和它相彷彿的一根桃枝上。

  桃花眼裡閃動著一雙烏黑的眼睛,於是我便悄悄地來到樹下,等她剛一落地,便像捕蝴蝶一樣,撲了上去:“逮住了、逮住了”。我叫著揪住了她,在樹底下的草叢中打起了滾,桃花妹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這笑聲是那麼的甜,惹得桃花也忍俊不禁,落下了歡樂的粉淚。

  桃花妹坐起不笑了。卻莊重揀起落下的花瓣兒,遞給我說:“海娃哥,你給我穿花環。”

  雖然我不大喜歡女孩兒的支配,可眼前這是桃花妹哇,她那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那麼使勁地盯著我,使我說不出一個“不”字。好半天,我總算把花瓣用細草秸穿弄成串。她接過一下掛在自己脖頸,小腦瓜兒歪歪地望著我:“哥,你看我像新娘子嗎?”

  我審視著她,發現自己的小夥伴兒真美啊!那潔白的臉蛋兒,明亮得像星星似的兩隻大眼,臉上的小酒窩……配上那鮮豔的花環,多像畫上的仙女哇“桃花妹,讓我當新郎吧?我天天給你編花環!”我憋了半天,竟憋出這樣一句話來。

  桃花妹的長睫毛忽閃了兩下,衝我點點頭。“好嘍!新郎給新娘編花環嘍!”我們高興地蹦跳起來。又歡快地奔跑向桃林深處……

  桃花妹和我形影不離,一年四季總是奔在田野上,春天挖野菜,夏天拾麥穗,秋天拾薯秧子,冬天打柴禾,我們這種親熱的兄妹般的友誼,早就被桃花娘和我娘看到了眼裡。桃花娘指著我們影子道:“真是天生一對,地長一雙啊!”我娘聽罷,多皺的臉笑成一朵花。

  但是,春天再美,也有它逝去的時候,桃花也終究跟著春天一同逝去的。那年春日,桃花娘不幸患了一場重病,那病很硬,不久便去了。桃花妹的父親在故鄉西邊很遙遠的地方,據說是做地質工作的。那時我很少見過他回故鄉。這時他卻回來了。見此他哭得很揪心,喃喃地述說著他對不住桃花妹和她娘。桃花妹聽了就哭得更加傷感。從此我就很少見到桃花妹身影了。一天,桃花妹突然找到我,告訴我父親要帶她去他工作那個很遙遠地方了。我聽此淚水溢滿眼眶,桃花妹就哭出了聲,我們心裡都不好受。但我知道她是不願離開這個家,離開這塊安葬孃的故土,這樸素美麗的故鄉,可她在這兒再沒有什麼親人。她不可能留在故鄉,也不可能再和我一塊奔在故鄉的田園小路、渭溪河畔、桃花林裡……

  桃花妹要隨著父親走了,這時正置桃花盛開時候,故鄉人走出莊子,將他們送到鄉南那個出遠門的官道上,桃花妹父親就勸鄉親們不要再送,可我卻跟著還要強送,直把桃花妹送出故鄉以外土地,桃花妹父親再三勸阻,我才站住了腳,我從衣兜掏出早已精心穿好的一串桃花瓣花環,將它認真地掛在了桃花妹脖頸上,桃花妹哭了,我也眼溼了。

  最終,桃花妹在父親勸說下還是上了路,我卻一直站在那裡,望著桃花妹那粉紅的衣衫,在大地綠如地毯裡的一條小路、那個皺摺裡,一閃一閃地消失了……

  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桃花妹,只有每逢春天來臨,鄉南桃林花蕾剛剛綻開,我便會攜著柳條籃兒,朝那粉紅的彩雲奔去,在桃林裡大聲呼喊:“桃花妹,你在那……”這時我就屏息靜氣地聽著,彷彿有一串和渭溪河一樣清脆的笑聲向我飄來,於是我便會向桃林深處衝去,撞擊得那些桃花瓣兒,紛紛揚揚落下,我卻全然不顧,到處尋覓起來……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4

  週日,我報名參加了廣電網組織的尋夢“桃花山莊”活動,與桃花來了次親密接觸。

  在去澤州縣周村鎮楊山村後山的途中,因大巴司機對道路不熟悉,或許是出於安全考慮,走到一個叫坪上村的村口就不往前走了,只能徒步去後山賞桃花了。徒步十公里對我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在中午十二點前,終於來到這個期盼已久小山村——後山。

  用過午餐,跟著嚮導,開始尋夢桃花之旅。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遠眺那滿山遍野盛開的桃花,一片片、一簇簇,層層疊疊,花團錦簇;近觀那一排排古褐色的桃樹,彎枝如畫,曲直有韻;細看那粉嫩的`桃花,窈窕婀娜,蜂飛蝶舞,鬧而不喧,那是一種嬌嬌嫩嫩的粉,如少女般粉嫩的笑臉,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

  三月是賞桃花的最好時節,後山的桃花更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數;含苞欲放的,像羞答答的小姑娘,這不由讓我想起“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佳句;剛剛綻放的,像抹過胭脂似的,小臉蛋粉粉的,真是“摘得朝霞三分紅,偷得梨花七分白。”開的最燦爛的,像一個個含情脈脈的少女,向人們頻頻點頭。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每一棵桃樹在微風炫耀著自己的魅力,每一朵花在枝頭上顯示著自己的喜悅,站在花下,我聽到蜜蜂的“嗡嗡”聲,它深入花蕾裡吸蜜,春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還有大夥兒的讚美聲和歡笑聲,這一切交織在一起,猶如美妙的樂曲。

  看到穿行於桃花海中的人們,特別是那些愛美的女性,宛如一隻只彩蝶,倚著靠著,聞著笑著,攝友們從不同角度猛按快門,留下許多麗照於這濃濃春意中。雖然我長得不帥,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我不甘落後,不想留下遺憾,摟著抱著桃樹,聞著沁人心脾的淡淡花香,讓攝友為我留下了一張張難忘的身影。

  漫步在桃花叢中,聞著桃花淡淡的清香,或放肆談笑,或輕言細語,我陶醉了,一下變得神清氣爽,來時走路的疲勞一掃而光,覺得觀賞桃花是一種享受,好久沒能這樣親近自然了,突然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感覺。

  山上並不單純是桃花,?桃花與松柏相間,如朵朵白雲點綴,一陣山風吹來,下起了桃花雨,花瓣輕落頭上、肩上,讓我不禁伸出雙手去接住那輕輕飄落滿地的花瓣,一臉的憐惜。此情此景,不知是人賞桃花還是桃花賞人。

  我驚歎如此封閉的小山莊,有這麼一個美麗的世界,這滿山桃林如畫,讓這個明媚的春日充滿生機。春風送來涼爽,那一樹一樹的桃花,依然靜靜的,柔柔綻放。桃花的花期很短,因為短暫,所以珍貴,更讓人珍惜。人生苦短,就如桃花,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鍛鍊身體,強健體魄,讓自己有限的生命活的更精彩,更有價值。

  美景留人,美景留心。夕陽偏西,踏上歸途,雖然戀戀不捨,但又透著些許的無奈。我多次回頭,想多看一眼地處大山深處的小山莊,回味一下留有餘香的桃花。

  回程又是十公里的徒步,沒有了去時的艱辛,反而透著輕鬆。走在鄉村的水泥路上,看到的都是桃紅柳綠,還有那清澈的小溪,勤勞的人們,大地充滿生機和活力。春種一粒種,秋收萬擔糧,如果秋天再去,那時的景色會更美。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5

  在鄉下最早開放,我見到的花,要數桃花了,村子裡幾乎隨處可見。春天一到,那枝便慢慢地柔了,開始打起了小骨朵。也許就在夜間,也許是在晨光裡,紅的、粉的,一朵一朵的桃花便開了。春風一送,能香出十里、八里去。

  如果你這時候來,舉起相機,和桃花站在一起,留下的便是永久的紀念、留戀了。

  桃花開的時日不多,一場晨雨、一陣晚風,也許它們便謝了。撲簌簌的,如一隻只蝶的飛舞,落了一地。這不是風雨的錯,是那些枝條、蔓兒等著生出果實。五月、六月,陽光好的時候,又紅又大,成熟的果實掛滿了枝頭。

  桃花不比油菜花,遍佈在田野裡,桃花緊緊地固守在村莊上。

  桃花不比梨花,開得那麼白、那麼久,春一來,桃花便開了。

  小時候,我最愛看桃花,家裡妯娌多,什麼菊啊、仙人掌的擺滿了窗臺,院子的每個角落。可是,那些花只有等到秋天的時候,才會開放,我是等不及的。

  這時候,我便迫不及待到鄰里去看桃花。“春色滿院關不住,一枝桃花出牆來”,鄰里的小院子植滿了桃花,可是有一面牆隔住了。牆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的去路,卻擋不住春天桃花的開放,一枝伸出牆外。我小心翼翼的採了一朵,放在鼻子下吮吸,好香啊。那粉紅的瓣、潔白的蕊,多像一把小傘,一片雪花,令我心曠神怡。

  每每這時,在我陶醉的時候,我就會看見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長長的烏髮,彷彿一位仙子向我走來。我便慌了神,說不出話來;心跳加速,好似所有的神智、毛孔都張開了。這分明就是一朵天上的花,來到人間。手裡的花,眼裡的花,我不知看誰了?輕輕地、輕輕地,我真想把手裡的花獻給她。我願做那綠葉,陪伴著她。一切像是一場夢,等夢醒了,可能就見不到她了。

  許多年了,故鄉的桃花還在,但她已不在。今年的春色獨好,桃花都已開了,只是不知是否還會再看見她?我還會摘下一朵,在那裡等著她,靜靜地等著她的出現。

  散文欣賞桃花雪 篇6

  三月的龍泉山,已是滿山的桃花。

  經過了冬天的死寂,大地終於迎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成都人好像對桃花情有獨鍾。週末,成群結隊的城裡人來到賞花點,賞桃花,聞花香,拍照留念。滿山的笑語歡歌,感染著萬物。因為成都人喜歡打麻將,好多人到了農家樂就開始在桃樹下喝茶打麻將,真是娛樂和賞花兩不誤。

  古人說:“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也許出於這樣的情懷,很多人都喜歡桃花,甚至是痴迷桃花,只見樹上的桃花嬌柔曼妙的,在枝頭上花影搖曳著。花瓣像姑娘臉上淡淡的胭脂,脫離了世俗的美,不禁讓人產生愛憫之心。那害羞的花蕊,雖不起眼,卻點綴的恰到好處,多了一分美感。

  淡淡的花香,猶如那一抹記憶,很淡但是很難忘記。只覺得那香味,飄散隨風去,落地逐水流。

  滿山的桃花,不忍桃花粘手,擔心怕驚擾了正在採蜜的蜜蜂,那一朵朵桃花,映紅了春天,也奉獻給了春天。可是桃花再美,也有凋零枯萎的時候。本週末即將離開龍泉,離開美麗的桃花,我只有把希望留給下一次桃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