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妝》原文

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妝》原文

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妝》原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妝》原文,希望有所幫助!

  《生命的化妝》原文: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對於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裡,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麼多年,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並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凸現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和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後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

  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多麼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嘆地說。

  “不對的。”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醜不到哪裡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後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化妝師接著做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我為這位女化妝師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並深為我最初對化妝的觀點感到慚愧。

  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裡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生命的化妝》結論:

  寫文章的人也是化妝師,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

  《生命的化妝》體悟:

  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裡改革。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拓展內容】

  林清玄《生命的化妝》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生命的化妝》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語文新教材在編排上最突出的特點是破除了以文體劃分單元的舊體例,形成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分開編排,合為一書的新體例。就現代文閱讀來看,教材不分文體,組成單元,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縱向看,高一在初中基礎上,著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高二著重培養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高三著重培養研討、評價的能力。橫向看,高一在培養閱讀、理解、分析能力中,又分解為上學期揣摩語言、理清思路、概括要點三項,下學期分解為篩選資訊、把握文意、質疑解難三項。高一著重培養的理解分析能力是現代文閱讀最基本的技能,而高一上學期的三項技能正處在理解分析能力的基礎層次上。

  《生命的化妝》是林清玄的佳作,清新雋永,慧心如蘭,充滿哲理。講好這篇文章既能複習初中階段有關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大體瞭解課文思路”的內容,又能給學生提供理清思路的實踐機會,訓練學生寫作因事悟理議論性散文,為後面的閱讀寫作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1、知識目標

  瞭解議論性散文知識及抑揚、類比的表現手法。

  依據《課程標準》中“學習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的學習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特點,使學生了解議論性散文知識和抑揚、類比的表現手法。

  2、能力目標:

  A、能把握議論性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結構及作者的觀點;

  B、能寫因事悟理議論性散文。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維程式和思維成果的再現,理清思路是閱讀理解的關鍵,是結構文章的樞紐,是發展個體思維的途徑。我們要轉變觀念,突出思路教學,培養學生理清思路的能力,分析文章結構及作者的觀點,發展學生個體思維。高考考綱提出了閱讀寫作議論性散文的要求,注重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訓練,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課程標準》中提出“培養鑑賞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的要求,本文向我們展示了為生命化妝,追求內在永恆美的追求境界,卒章顯志表達了“改變表象,需從內裡改革”的深邃道理,為學生創造了廣闊的鑑賞空間,有助於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教學重點、難點:議論性散文思路

  本課的思路開闊,線索清晰,選材精當,手法獨到,道理深邃。對於這樣的文章,整體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所當然地成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四)教材處理

  1、學情分析

  新高一學生存在著幾個對接:初高中學生生活對接;新舊教材對接;新舊學習方式對接。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感情大多滯留在傳統的被動接受的模式上,處在轉變過程中的種種不適應就是目前最突出的學情。因此,在教學中重點要考慮如何激發與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實際的主人。自主質疑、自主探究、自主悟創,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輔導者、幫助者。

  2、教學內容組織安排

  本課的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個階段:揣讀構想、問導析讀和導問鑑賞階段。主要培養理清思路和質疑、發散思維的能力。

  “揣讀”是在學習文章前,請學生以“化妝”為話題構思文章。如:什麼樣的化妝是最美的化妝?化妝能否透視人的精神世界?……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揣測,能造成懸念,使學生想了解一個究竟,急於讀下去,讀後一比較就能發現差距,體味作品的精妙,體味很多寫作的道理來。

  “揣讀構想”可以培養學生多思和集中精力閱讀的習慣。

  問導析讀階段根據課文思維脈絡清晰的特徵,可利用多媒體輔助完成。美國布魯巴克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出問題。”

  導問階段著力點在於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結合實際發現、探究和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探索者。提高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鑽研問題的自覺性,使學生的思維成為深刻、主動的思維。培養質疑能力,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關鍵。這種探究和發現式的學習方式,將為學生開啟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文學世界的視窗。

  二、說方案

  1、課前組織,創造氛圍

  在新課起始前,根據學生心理規律往往處於精神分散狀態,沒有對新知識的需求,教師需要有意識地給以適當的刺激來調整學生的注意力,創設情境,最佳化閱讀心理。

  羅布特拉特認為:閱讀教材,閱讀情境與閱讀者的心境呈一致性時,閱讀效果就好,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忽視情感,就會使閱讀象沒有潤滑劑的機器一樣難以運轉。因此語文閱讀一定要在情感方面加強刺激力度,使學生產生閱讀需要。所以在開講前,我讓學生集體朗誦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使學生沉浸在西湖的秀美景色中,為新課學習做好心理鋪墊。

  2、未讀先思,構想全篇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情”,文章實則是內情外物的契合,情感溝通,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所以新課開始前,我不急於講課文,而是請學生以“化妝”為話題構想文章。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化妝”的情境之中,從而推動學生認知順利、高效地進行。清人唐彪對讀書有個比喻“如人飢而後食,渴而後飲方有味,不飢不渴而強食之,甚無味也。”透過討論讓學生展開思想的翅膀,然後就勢一收,引入文章所寫的生命的化妝,探索作者構思的精妙,同時揣摩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創造力的過程。

  3、問導析讀,捕捉初感

  遵循感受、品味、領悟、積累的途徑,把“讀”作為感知素材的鑰匙,啟發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悟出作者思路的道理來,從而為進一步研討打下基礎。

  4、導問鑑賞,質疑佳處

  當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後,有了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做課文的諮詢者,把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啟發他們在匠心獨運之處發現問題,提出質疑。體味作品的主旨、線索、取材、手法和語言,歸納因事悟理文章的寫法,提煉作品的現實意義等。

  中學生不象小學生那樣偏於感情上的依戀,開始有一定評價客觀事物的能力,而且容易激動,認為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針對學生這一認識特點在教學中組織討論,開展答辯有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轉入論辯中,他們會興趣盎然,發揮聰明才智。

  5、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部分總結,主要使學生了解思路和結構、主旨有什麼關係,感悟因事悟理文章的寫法和提煉文章主旨的重要性。使學生透過本文分析實踐上升為理論,再由理論指導今後的閱讀實踐。

  6、反饋練習,撰寫文章

  清代教育家歆之在《總論諸儒講學》中說:“講之功有限,學之功無已。”課堂輸送給學生的資訊,學生必須透過研練才能形成能力。我選擇了《生活的色彩》的話題,讓學生撰寫文章。

  三、說教法

  為了適應21世紀經濟迅猛發展和科技高度發達的需要,領會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課改精神,發展一中語文組“暗示—入境,幫助—感知,啟發—質疑,點撥—探究,激勵—悟創”的協進教學模式並有所創新。本節課揣讀課文,提供學生思維活動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研析教學中留有空白,學生大膽“導問”,深層挖掘他們的潛能和創造性。把語文課作為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主陣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本節課採用引導法創造氛圍鋪墊心理,激情法架設橋樑巧入情境,點撥法比較鑑別初悟精妙,鑑賞法精研細想探求新知,著眼於學生整體發展,立足於學生個體成才,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說手段

  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傳遞教學資訊,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最佳化,用液晶投影儀,實物投影儀將有關內容反射到大螢幕上,節省了時間增大課堂容量並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活躍他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