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散文《感秋》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成員,而地球上的四季週而復始地輪迴著,也許對於地球來說,秋是永遠不變的吧,它只是在地球的身體上不斷重複著……而對於萬物靈長的人類來說,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小孩眼裡的秋是可愛的吧,它雖然沒有五顏六色的花瓣,沒有沁入心脾的香氣,但在孩子的眼中,在孩子的奇思妙想中,也許秋裡有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般的童話世界呢;青年人眼裡的秋又是怎樣的呢?也許為了夢想奮鬥的青年們無暇顧及周遭的風景,而不斷更替的秋卻見證了青年的成長史;漸漸地,青年長大了,變成了中年人,中年人比起青年應該更為成熟了,就像到了秋天一樣,麥子成熟了,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中年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再稚嫩了,只是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豪情壯志罷了;經歷了歲月的沉澱,秋天的景色映入老人的雙目,他們是眼神也許不再泛著流光,但秋景在他們眼中該是最美的了,微涼的風兒吹拂起從樹上飄落的枯葉,把它們送得更遠了,不知它們要飄向何方,但最終都要沉入土層深處的吧,老人們凝視著這些秋景,過往的回憶會像電影膠片一樣浮現於眼前,那些珍貴的或不堪的往事都像流沙般從匆忙過隙的指縫中溜走了,殘存在記憶中的,還剩下些什麼呢……
古人眼裡的秋總是那麼有詩意:王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李白的“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詩人筆下的秋也許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悲涼傷感的意味,也許比起春光的無限明媚,秋是有些那麼哀怨的色調,但那也是人類賦予它的罷了……
今人呢,在目迷五色的繁華城市中,沉浸於喧囂的人類是否還有心留意身旁的風景呢。我知道,有些人大約已經漠視了,淡忘了,自然的聲音呼喚他們迴歸本質,找回那份寧靜,心的歸屬……
有一群人,他們很特殊,他們是農業戶口,但從事著非農業的工作;他們生活工作在城市,為城市的發展默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眾多人眼中,他們彷彿是城市裡多餘的塵埃,他們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沒有高等文化知識,他們的眼中時常流露出的是渴求的目光,但又無可奈何。是對城裡人的鄙夷的神態還是對自己的無限自卑呢?他們要求不多,據一位在工廠幹體力活的年輕農民工說,“我對自己現在的工資很滿意了,只要廠老闆不拖欠工資就行了,因為我沒錢上學,只能出來打工了,家裡還有兄弟姐妹和雙親靠我養活呢……”從他的話裡,我聽到了大多農民工的心聲,也感到現在農民工的現狀還是很可怕。秋天到了,也許,農民工們無心察覺身邊的美景,他們看到的想到的該是家裡麥子黃了,地有收成了,老母老父親笑了,而他們何時能回去呢,回到那遠離汙染的家鄉中呢,那裡有他們的至親,他們的兄弟姐妹們;那裡有最淳樸的歡笑,最善良的問候;那裡有他們的童年,美好的純真的童年;那裡的秋天是真正的秋天,是金燦燦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寮,我言秋日勝春朝。輕輕地,我用手撫摸著秋,它是那麼輕柔,那麼令人感到舒適;我用雙耳傾聽著秋,那落葉的刷刷聲,那清脆的鳥鳴聲,那潺潺的水流聲……我用心感受著,冥想著,彷彿融入了神秘園般,那裡是多麼的平靜,和諧,讓我的身心都為之陶醉,城市的激烈競爭,人心的猜忌阿諛什麼的,都通通丟到九霄雲外去。
我閉上眼,張開雙臂,妄想擁抱整個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