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散文 共話中秋
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這天最美。月,灑一地的清輝,思鄉的遊子,或歌亦吟。
皎皎如月,共醉中秋
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閒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敘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著,遙望著,不可忘懷,終不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痴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著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月正圓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遠離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任憑寒氣充斥著。今夜,此時,多少位古代騷人為之傾倒,望月興嘆,狂歌痛飲,留下了千古絕句,然而,這不正是傾訴的好時機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這是第一個被這唯美的夜景馴服的人,而後子鍵,太白,東坡等等都為之相繼傾倒。或痛哭,或惆悵,或狂放,總之,這夜,註定是詩人們的夜,月,亦是詩人們的月,這一夜,屬於他們。
中秋的月,更為清晰,更為純潔,然而,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樣,但總會平添那一絲絲的哀怨,這一天代表著團圓,遠在他鄉的自己於遠在天邊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團圓,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半圓時的月給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給人什麼呢?不過是一陣涼意,一陣傷感,一陣心酸罷了。
中秋的月永遠都是那麼的不同尋常,有人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也只有在那種遠離塵世的角落裡,才能感到清淨,真正回到了自然。千年前奔月的嫦娥,想來應是無憾無怨,應為每一個人都會和嫦娥交談,用心,用詩詞。她,嫦娥,永不寂寞!中秋也是她一個人的節日。
中秋隨想
剛倒完水回屋,一陣冷風直鑽骨髓,我長長的打了個顫。似乎已經冬天了,但樹上的葉子還是跟夏天一樣的綠,門外的梨樹映在玻璃窗上,秋風劃過梨樹的每一道脈絡,每一片葉子都哇哇叫著,擔憂自己的處境。是的,總有一天,它們會離開曾經屬於自己的那根枝條,或許絢爛,或許落魄,或許冷漠......偶爾還會掉下一顆梨來,砸在冰冷堅硬的水泥石板上,不知道又會砸到哪隻幸運的老鼠。
說到老鼠,這會兒彷彿聽到那煩人的吱吱聲了,我的門前是一個倉庫,每隔幾晚都會有鼠歌鼠舞,至於是老的還是小的就不得而知了。今天本來說好給朋友電話的,這會兒又覺得困了,累了,不想說話了,只想安安靜靜地躺著,聽愛聽的音樂,看愛看的小說。有沒有這種感覺?有的時候,有些事情本來可以嘗試著做,但最終還是擱淺了,貌似在等待著什麼,但又不確定是什麼,或許一個更恰當的'時機,又或一個更重要的人,固執地相信下一個會更好,卻從不在意自己的眼前或身邊,任憑他們飄過眼角。
今天看到好多人回家,中秋節本來是一家人熱熱鬧鬧一起的日子,我這裡難免冷清了點兒,想到這些就覺得很鬧心。月餅自上大學以來幾乎每次都有,(以前是聽別人說看別人吃)但從來沒有認真地吃過一回,剛剛嚐了半個感覺還不錯,終究還是沒有吃完。這會子有點瞌睡了,輕輕閉了門,屋裡頓時暖和許多,爐火正旺,火舌呼呼往上竄,連火爐蓋兒都燒紅了。泡完熱水腳,爬進暖暖的被窩裡,不一會兒就跌進了夢鄉,夢裡的月餅酥酥軟軟的,吃起來甜甜的……
人在中秋
今年的中秋日是個金色的日子。金色的窗,金色的屋頂,金色的公路,金色的田野。車窗裡湧進稻香、荷香,還有稻茬流出的植物汁液的清香味道。清幽的池塘隱在丘陵的背後,樹木老綠,偶有幾棵常綠樹木的樹梢搖曳著幾抹鵝黃,那是它們誤讀了季節而抽出的嫩枝。欒樹頂著一堆堆燦爛的黃、一堆堆玫瑰紅在秋陽裡貪婪地吸吮著陽光。紅桂的花香濃郁而綿長,猛吸一鼻子,有醉酒的芬芳。
哥哥家今天收割稻穀。十五畝的中稻在收割機的大嘴巴里吞吐了兩個小時就到了家門前鋪曬開來,一片金黃燦爛了上百米長溜的水泥場。父親、母親、我、嫂子孃家的母親不停地耙曬著從農田裡運回的稻穀,稻穀在我們的鐵耙、木耙下嚯嚯作響。稻香充盈、稻色誘人。參加工作三十年,第一次這麼親密與稻穀緊密接觸,它曾是那麼重重地壓在我的肩頭,十幾歲的我雙腳陷在稻泥裡寸步難行;它曾把我的皮膚與它一起在烈日下炙烤,黝黑了我金黃了它。母親要我犁稻穀,粗粗的拉繩套在肩頭就是邁不開腳步,大家笑我無二分力。
哥哥家今年的香蓮粒粒滾圓,稻穀飽滿細長,四歲的孫子站在家門前拍著小手說:我家發財了!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
近一點鐘,大家圍坐桌前,喝著啤酒、飲料,吃著滿桌的佳餚,說著農事。嫂子的妹夫養魚、種香蓮、水稻。鄰人家養雞、養鴨、養豬,還有一家種水稻兼打工。哥哥家農田綠油油、荷花璀璨,樓房後小屋的雞、鴨、鴿子歡聚一堂。過年、過節、朋友相聚、親人相會就會從禽舍裡擰出兩隻雞鴨來,有時也給父母姐妹送兩隻。眼前餐桌上的鴨、烏雞就是自養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當我捧著書欣賞著詩人筆下農家恬然的生活時,哪曾回眸農家的怡然生活在今天竟是這樣的醇厚綿長!
城裡的中秋繁華喧鬧。質樸的月餅、富貴的月餅擠佔街頭。水果赤橙黃綠青藍紫奪人眼球。時裝衣店裡店外花樣繁多。提著月餅、帶著家人回鄉下看望父母,三好友拼車旅遊。窗外西山沉浸在紫色的霧靄裡,今夜的月亮一定是潤澤的、清輝四溢的、也是圓圓的!今夜的田野清露凝荷、稻香四溢、棉白玉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