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作文1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著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透過掃墓,讓我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著。

  不知道為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裡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是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為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著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裡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裡,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後也後悔不已,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但是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2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裡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3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了,爸爸媽媽帶我回廣西老家去掃墓,我十分高興,因為又可以看到幾年不見的表哥表姐了,心情是那樣地激動,又是那麼地緊張,多希望可以快點見到他們。

  我家鄉的清明節是那麼的隆重了,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節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長輩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我們這些小孩子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燒豬、雞、鴨等擺在墳前,點燃了香燭,還燒了許多的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這表示我們這些後輩對祖先的一片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祖先,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啊,讓我考試高多幾分吧,不再被別的同學笑了!”你看看我表哥還是那麼可笑。還有更有趣的事呢,太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不假思索拿起了筆就描了一下,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哦,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太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大禍,趕緊在太爺爺的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希望他能原諒我剛剛所犯的錯誤,長輩們樂得呵呵大笑起來。

  掃完了墓後,可真是把我們給累壞了,但這一次的清明節我過得還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得敬意,也增進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的作文4

  每年清明節前後,我們都會回老家祭祖和掃墓。

  外公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葬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地方,從家裡出發開車要兩個多小時,媽媽說在她小的時候路還沒有修好,坐車到了場鎮上還要走很遠的路。

  到了掃墓的地方,我們先把祭品一一擺好,有水果、豬肉和糖。外公左看看右瞧瞧,把墓碑周圍的雜草都拔掉,然後點上一對香燭插在米碗裡,媽媽點上幾支香,給我拿了三支,弟弟拿上三支,我們對著墓碑鞠躬,然後跪在草墊子上磕三個頭,爸爸媽媽怎麼做我和弟弟就怎麼做。最後在熊熊燃燒的赤火中放入紙錢和很多用紙紮的東西,有金元寶、衣服、紙牌,做得像真的一樣!外公一邊燒紙錢一邊說著:“爸,你在天之靈要保佑你的子子孫孫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也在心裡默唸著:“祖祖,請您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我和弟弟天天快樂!”

  祭拜完了,我偷偷問媽媽,曾祖父是怎麼去世的,媽媽說她也不記得了,因為在媽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曾祖父就沒有了。媽媽還給我講了把她帶大的對她很好的外曾祖母,我也沒有見過。

  在老家親戚家裡吃完午飯,我們一起去了田裡摘菜,那些是去年外公種下的,今天我們要把它們都帶回家。摘完了菜,我和弟弟拿著種子往地裡撒,然後澆水。明年我們再來的時候它們又都成熟了!

  後來,我們又去了半山腰上摘水果。果園很大,有蘋果樹、梨子樹、橘子樹、橙子樹,有些只有枝葉沒有果實,結了果實的我和弟弟又夠不著,在樹下著急地轉圈。後來是外婆他們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把果子打下來的,我和弟弟牽起衣服可勁兒地往裡裝。回家的時候我們的車子裡裝滿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坐在車上睡著了做夢都是香甜的。

  我期待著明年的清明節,回來祭拜先祖,轉山轉水,享受難得的田園時光!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清明節有洗艾葉澡、放風箏、盪鞦韆等習俗,當然它也是出門遊玩的好時節。

  清明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著在家憋壞了的我和弟弟去蓮花山踏青,感受生機盎然的春天。我們從少年宮停車場開始步行,經過一片碧綠碧綠的草地,看著天空中兇猛的老鷹,可愛的熊貓,多腳的蜈蚣,還有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風箏,感覺自己也要翩翩起舞了。走過一級級的石階,我和弟弟一馬當先一路攀登到山頂,那滋味是汗水混著舒爽,怎一個快活了得。

  來到山頂廣場,可以看到偉大的鄧小平爺爺的塑像,看到壯觀的大鵬展翅,看到雄偉的平安大廈,彷彿整個深圳盡收眼底。我真想敞開懷抱,像春風一樣溫柔地擁抱它們。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於是,便看到兩姐弟在山上空地追逐著,飛奔著下山時,我順便數了數石階,一共有392級呢!我和弟弟蹲下來測量了一下,一級臺階有十五釐米左右,六級臺階就接近一米高,我們就大概估算出了蓮花山的海拔,應該不下100米。雖然沿路走下來有一點累,還有一點枯燥,但這可難不到姐弟倆,我們立刻來了個花式走法走不同的路,邊走邊數,居然輕鬆地下了山。

  回到家,爸爸媽媽會讓我們去樓下小區盪鞦韆,鞦韆簡簡單單,兩根繩子加一塊木板,我一邊蕩著鞦韆,一邊想著清明節的傳說,有點好奇,是不是重耳站在介子推依靠的那棵樹前,發明的這個鞦韆呢?鞦韆一前一後地擺動著,也盪出了我的疑惑和些許的疲憊。

  晚上,阿姨把剛煮好的艾葉水倒進浴缸,然後再加半盆的熱水,就可以泡艾葉澡了,洗完澡香噴噴的,疲倦更是消失殆盡,又不會被蚊子咬,我喜歡清明這一習俗!

  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四日,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溪水發出的“丁冬”聲,在此時聽來,似乎是一首悲惋的樂曲,溼軟的土地上印著人們深深的腳印,這好像是大自然的哭訴,是對死去的生靈的哀悼。

  我和大人們撐著傘,走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經過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躺著太爺爺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彷彿出現了太爺爺活著時候的和藹和帥氣,雖然我出生時,太爺爺就已經不在了……在不知不覺中,我瞟向了身後已滿頭白髮卻不顯老的爺爺,他比我更出神地望著用石頭砌成的墓,兩隻有神的眼睛裡有幾顆晶瑩的淚珠在滾動,臉上則是我平時從來都沒見過的憂愁和傷感。

  雖然下著雨,可我們並不在意。我們仔仔細細地將長得到處都是的雜草給清理掉,原本雜草亂生的墓在我們齊心協力之下煥然一新。我幫助媽媽燒一些買好的紙錢和帥氣的“西裝”,而爸爸則幫助爺爺將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擺在太爺爺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掃墓工作後,我們才快馬加鞭的收拾好東西朝山下趕去。

  回家的路上,悲傷已悄悄跑沒影了,爺爺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嚴肅,可我的心裡卻一直裝著兩個問題:1:為什麼清明節會在四月四日:2:關於清明節到底有著哪些傳說?於是我拉著媽媽的手使勁搖換著,向她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可是媽媽卻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無奈的低下頭去,擺弄著懸在空中的兩隻小腳,心想:哼,等我再長大一點後,一定要找遍所有的電腦,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識地,我握緊了拳頭。此時,我忽然相信這兩個關於清明節的問題好像已經在我心裡生根發芽了,它就等著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等著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四日,清明節,你是我們與死去的親人近一步的橋樑嗎?

  清明節的作文7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啦。星期五,我跟著父親母親到老家——溱潼去掃墓。

  溱潼位於蘇北裡下河地區,素有“蘇中明珠”的美稱,這裡不僅有世界珍稀動物“四不象”——麋鹿,還有聞名天下的“溱潼會船節”。聽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說,會船節時這兒可熱鬧啦!再過一天就是“會船節”啦,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啊,可母親說,我當天回家,不能去看啦,我覺得十分遺憾。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啦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啦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啦蘋果、飯糰等供品,然後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爺爺讓我們一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啦,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啦。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鬆啦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啦,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抬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裡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隻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著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隨風飄蕩,姑姑隨手摺啦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啦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啦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節的作文8

  又到清明,大團大團的柳絮被風驅趕著,輕飄飄地在千百戶窗前一閃而過。

  感覺到有東西掠過時,再抬起頭眼前依舊是亮堂堂的天。又一纖薄的白影出現在余光中,我從高高的樓房俯視下去,果真是柳絮!它們在街道滑翔,在叢間跳躍,無處不在。若非外面花紅柳綠的一片,乍看真像紛紛揚揚的雪花。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清明時節,種瓜點豆”這個時候大地是真的忙起來了。

  我望著漫天飛舞的柳絮,又一次真真切切地在室內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要說我對春天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初開的花,不是冒頭的草,而是在清明前後的柳絮。你或許錯過滿枝的花,或許留意不到衝破泥土的草,但當柳絮來時,它們會在你眼前晃悠,遮擋視線,會在你撒腿跑時觸控你的鼻子,和你在同一個空間做任何事。現在想想,它們是在提醒你:“現在是春天,快點努力起來,有的是希望!”

  有新的開始,也就有過去。漫長的時間裡,許多革命先輩,戰鬥英雄逝去,沒有老一輩輩人的付出,也沒有現在的安逸,一如飄飛的柳絮離我們而去,將希望的種子灑滿大地。為了紀念他們,便有了掃墓祭祖等風俗。

  但今年的清明節含義特殊。由於疫情,令許多人的腳步大都留在了家中,但隨著清明的到來,已經平穩了,這當然離不開白衣戰士和社群工作人員的努力!許多人為此犧牲,他們用自己珍貴的生命換來了更多人的喘息,換來了春暖花開。清明這天,舉行了全國性哀悼活動,10點,警鐘拉響,大街上已經沒有了人,時間也彷彿慢了,風似乎也不忍打擾這莊嚴的氛圍。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是因為有他們的守護。等我長大的時候,我也會有我應盡的責任,有自己想要珍惜保護的人,白衣戰士的這份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傳承下去。我們不應當辜負他們的努力,春光未老,還要奮鬥下去。

  悲傷而充滿希望的清明節,大團大團的柳絮飛去……

  清明節的作文9

  昨天是清明節,我和我媽媽去老家黃埔看望我的爺爺奶奶,到了那裡,我媽媽給我的幾個大娘打電話,要他們也去,我媽媽帶著我和幾個大娘騎電車去了那裡。到了地裡我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的小山堆,我是知道那底下埋的都是各家的去世的人,他們今天肯定也都來這裡看望她的親人了,不一會,我們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墳上了,到了那裡,媽媽突然從一個袋子裡掏出來了好幾張紙,和一兜子元寶。記得小時候,我問過媽媽,這些都是幹什麼的,媽媽說,這些都是給你爺爺奶奶花的錢,還有這大紙是個超市,你爺爺奶奶能飛到那裡,買一些東西,留著自己吃。這是對去世的親人的一種思念,也是對去世親人的一種懷念。

  然後,媽媽就從兜裡拿出來了一個打火機,把那些紙呀,元寶呀,假超市呀,都給那打火機燒啦!我看著媽媽眼裡的淚都到了眼角。我當時也能體會到,媽媽的爸爸媽媽去世了,可這是爸爸真正的爸爸媽媽,為什麼爸爸不來呢,我心想,可能是爸爸怕來了太傷心,控制不住情緒,我很理解爸爸不來。他們是我的爺爺奶奶,是我的親人,我很愛他們,在我小的時候他愛我,為我幹著幹那,實在是太辛苦啦,可是等我還沒有長大,他們就去世啦,我太傷心啦。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奶奶就去世啦,幾乎就沒見過幾面,不過幾年,爺爺生病住院,不久,出了院過幾天,就去世啦。爺爺去世的時候,我也是很小,就比奶奶多見過幾面,現在想起來也挺傷心地。現在我也有些挺想念爺爺奶奶的,好像讓時光倒流,再見一面。我一定會珍惜的。看見媽媽和幾個大娘的傷心的樣子,我的心像被是針紮了一樣,以後我每年都會來看望爺爺和奶奶。

  我們每個人都有親人,但是自己有沒有去看望過自己的親人,去否真心愛過自己的親人,不管親人是死是活,我們都經常去看望他們。

  清明節的作文10

  “又是一年芳草綠”,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清明節,叫掃墓節,人們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也因此清明節要寒食禁火。

  清明節還有許多風俗,媽媽給我講了她小時候老家的風俗。每到清明節這天,早上起來人們要折下柳樹枝葉插在家門口,這叫“戴柳”,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現在住在城裡,這些風俗都不被人們重視了。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這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去祭祀爺爺奶奶,我們買了一些祭祀要用的東西,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等祭品擺放在爺爺奶奶的墳前,點燃香,把紙錢燒了,然後輕輕說道:“爺爺,奶奶,給您們送錢來了,請收好您們的錢啊!”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這時我腦海中現出爺爺慈祥的笑容,眼中的淚禁不住流了下來。臨走時,我們每人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然後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了墓地。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日子裡進行掃墓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它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