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高二語文勸學課文分析

高二語文勸學課文分析

高二語文勸學課文分析

  1、題解:

  “勸”為勉勵的意思,這個字統領全篇,告訴我們這是一篇勉勵人們努力學習的文章。

  2、中心論點:

  課文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3、本文說理結構及特色:

  本文開頭一句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段,作者先用“青出於藍”“冰寒於水”兩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比原來提高效能的客觀規律。接著,又用輮木為輪的比喻,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最後,作者以“故”聯絡上文,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普通的事理,推論人必須透過學習和“參省乎已”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矣”的境地。這一段,作者從正面設喻充分論證了學習的重要意義。

  第三段,作者又先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的正面闡述和“跂望”“不如登高而望”的形象設喻說明學習的顯著效果;再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舟楫”四個比輸,反覆說明藉助於外物或學習,君子能超越常人。

  第四段,作者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兩個比輸引出“積善成德”而“聖心備焉”的結論,從正面說明學習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再用對比的方式,說明學習上的堅持不懈的重要性,“騏驥”“駑馬”暗喻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影響學習好壞的決定性因素,“鍥而不捨”“鍥而舍之”對比說明了持之以恆的作用。最後,作用又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設喻,正反對照,形象地說明學習上儘管各自的`主、客觀條件不同,但學習要成功,就必須用心專一而不能浮躁。

  本文結構的最大特色是運用大量的比喻,這些比喻的運用靈活多樣,生動形象,增強了表達效果,使論證更為有力。

  4、本文的侷限性:

  本文所提到的學習重要性、方法和態度,至今對我們仍有借鑑意義。但我們也應看到作者並未強調在批判的基礎上繼承、創新,這有其歷史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