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1
如果有誰看過“平凡的世界”的話,你是否會對生活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對於不太懂生活的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認識一下我們周圍的世界。
生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那麼平凡的生活就不值得去讚頌嗎?也許對自己命運的負責才是重於泰山我們還不能完全詮釋生命的意義,迷茫縈繞其中,我們幾時清醒也不可知。
對生活的覺悟很重要,在我們對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惋惜之餘,我們是否應該珍惜自己正在延續的故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我們並不奢望自由形影不離,我們但求生活豐富多彩。
同時,我們也對潤葉那段殘缺無奈的愛情深感痛心,孫少安不是個錚錚男兒,士為知己者死,而他卻選擇了逃避,也許我們應該退一步想想,人生自古多磨難,就是這磨難讓我們彼此錯過。
對財富的渴望,對地位的追求,生存的目標如此簡單。在追逐於忙碌中,我們不知不覺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和感情。問世間情是何物,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短暫而難忘。如果說生之平凡而死之平凡是一種偉大,那麼,他的偉大在於,不隨波逐流,不心高氣傲,不胡作非為……而在於活出自我。
平凡也要精彩,我們生來就帶著諸多使命,家庭的擔子,事業的責任,死亡帶走了我們,而把這些留給了下一代,我們只有在奮鬥中尋找自我,保證我們隨時都有活下去的勇氣。
我們做著同樣的任務,一旦任務失敗,無門只能放棄他去執行下一個任務,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有了一個缺憾,為此,我們要努力的活下去,努力的活下去……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2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說裡傾訴著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迴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裡娓娓訴說著平凡的世界裡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陝北風情徐徐道來,《平凡的世界》裡全是那些我們所熟悉的情節,雙水村、埡子口,黃源縣,以及那些窖洞,一種溫馨瞬間襲來,無形中己溫暖了我們的心,所描繪的是濃濃的愛,對土地,對父老鄉親,對親情、對友情、對愛情以及對人生的追求與希望。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初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麼的不情願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願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裡,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徵,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後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為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他是一個多麼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呵!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團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也正如史鐵生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作品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之後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轟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到了著名的播音藝術家李野默先生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一時洛陽紙貴。路遙去世後,人們為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像雪片一樣,有一尺多厚,陝西電視臺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鬥精神和人生哲理。“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只有一個人對世界瞭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活在人世間,最為珍視的應該是什麼?金錢?權力?榮譽?是的,有這些東西也並不壞。但是,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於這一點了”。回味著這些至理名言,我們不禁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平凡的世界》告訴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人生真諦,勞動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人,無論多麼貧寒,無論在地位如何,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只要是熱愛生活,上蒼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做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平凡的世界》的讀後感4
在路遙的筆下,在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敢於奮進,勇於進取的年輕人,他們是平凡的'世界裡的一點不平凡,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
孫少平是全書的主人公,是一個新時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孫少平上學時,家境是艱苦的。高中時,每天吃不飽,穿不暖,但是生活上的艱苦,並沒有使他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這個衣著不合體的高個學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積極閱讀,在學習的同時,也樹立了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是閱讀使得孫少平變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樣,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處世態度上,也表現他的行為言語上。
孫少平有著鄉下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又有著知識分子肯學上進的一面。他的身份雖然在變,可是他的思想卻一直沒有變。相比較,現在的人,對於信念的堅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我們其實都在社會或者是周圍的影響下改變著什麼。如果我們都能像孫少平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放棄追逐自己的理想,執著於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的話,我想許多人的人生一定會比現在好上很多。
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上,孫少平也能拿捏得當。在親情上,他始終深知家中的疾苦,從不因為自己而給家中新增負擔。在友情上,少平有一個最好的朋友——金波,他們都深深地瞭解對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愛情上,孫少平和田曉霞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感動了無數人。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地方吸引著我。孫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執著,他的愛情,無一不在牽動讀者的眼睛。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個人吸引別人的是他的品格而不是外在的虛華或貧窮,無論怎樣都不能丟掉人最寶貴的品格,要堅持原來的那份美好,即使出淤泥,也要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