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精選6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1
這個寒假我看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真的很感動.它讓我知道什麼是真正平凡的美。文中孫少平是主人公,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做到自立自強。才能成為社會之有用人才。《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擦亮我們的眼睛,仔細瞧一瞧,那一位是孫少平呢?希望我們能像孫少平學習。要知道並不是高貴才是最美的。生活中的每往往是在我們不經意之中發生的!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2
《平凡的世界》敘述了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交織在一起,全景式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
在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最身有體會、最佩服的是孫少平。高中時代的孫少平求學之路相當的不容易!吃得差、少,穿著也不能像大多數學生那樣基本滿足保暖,更不用說體面了!在那個敏感而又脆弱的年紀裡,孫少平以逃避眾人一起吃飯的方式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強忍住現實生活帶來的無奈,並在書海中尋找到自己快樂!他那自強不息、不畏生活的打壓精神令我敬佩!我的家庭是中低下水平的,家裡的經濟壓力也很大,遠離家到縣城讀高中,在學校除了剛入學的第一個月,因不瞭解情況才吃了一月甲餐,後來都只敢吃乙餐,一吃便是整整三年…老實說,其實有時我很不願過這麼艱苦的生活,我希望可以滿足我的胃口,吃些我想吃的,雖然那是很昂貴的菜,但我不能,我的理性遏制我做這樣的事…有時候晚上餓得睡不著,我會很難過,我不願過這樣的生活…但現實是骨感的,我暫時不能改變我的生活狀態…現在想想,相對於孫少平來說,我的情況已經好多了,而孫少平比我堅強多了,他比我更能吃苦,更能承受生活的打壓!我希望,我也可以向孫少平一樣,積極承擔生活的重壓,扼住生活的'咽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3
一本《平凡的世界》終於看完了,平凡樸實的文字寫出了一代人平凡的生活。他們熱愛生活,卻又不得不為了生活而與生活中的困難鬥爭著,他們堅強、勇敢、善良,為了家人的幸福努力著,做著犧牲……他們是幸福的,儘管日子過的苦一些,但是一家人一起為生活,為幸福打拼建立起的深厚感情卻是金山銀山能夠換來的…… 孫少平做為孫家二兒子,上完高中回家幫著爸爸和哥哥撐扶那個貧困而破敗的家,但他卻不甘心就這樣在土地裡操持一生,他已經從書本中接觸到了一個更大更廣闊的世界,他對那個世界充滿了嚮往,最終在結束了村裡的教書先生的生活後,一個人出去闖蕩了,在做過建築工人,整天揹著那一百多斤沉重的石頭在工地上走,拼命的幹活,只有這樣才不會被老闆挑剔,趕他走,他才能掙到錢,唉,苦命的人呀~平凡的世界,善惡美醜,生在富裕家庭就衣食無憂,生在窮人家就要吃苦受罪,就是這麼的平凡。
少平也遇到了好人,在黃原城時的曹書記一家,後來去了大牙灣煤礦上的師傅王世才一家,在那掏煤工的日子,師傅和慧英嫂,還有他們的兒子明明給了他家的溫暖。還有, 他和田曉霞熾熱的愛情,超越金錢,名利,地位的純潔的愛情,是多麼美好的。可命運卻總不能讓人美滿,曉霞在一次洪水中犧牲了,親愛的曉霞就這樣和少平“結束”了,但愛是永恆的……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但卻是最不平凡的,因為他們將生活的真締演繹的如此真實……生活啊,就是這樣吧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4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鉅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5
《平凡的世界》一書是茅盾文學獎桂冠上的一顆明珠。作者透過對人物形象細緻的刻畫,描繪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現狀。在第三部中,孫少平仍舊如以前一樣任勞任怨,堅韌不拔,但上天彷彿喜歡與他開玩笑,曉霞離去了,孫少平在黑暗礦洞裡唯一的一縷陽光消散了。又如我們的成語悲喜交加一般,雖然摯愛的田曉霞離去了,但是少平透過努力當上了礦洞的班長。
合上書,腦海裡的是黃土高原人們的貧窮、艱難、困苦。我們雖然物質上比他們富裕,可是精神上我們卻遠遠無法超過他們。孫少平更是在苦難之中得到困境中的精神昇華。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精神,這是永不言棄的精神,這是堅韌不拔的精神。
故事的結局相對於一些人說是美好而又平靜的,但相對於一些人卻又是悲慘的。上天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好,也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差。沒有永遠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痛苦。正如雙水村的涓涓細流般,所有的苦難、悲痛、黑暗,都將隨著河流流去。
生活就是這般千變萬化,但變來變去也不會脫離太多。我們應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在向上燃燒”。平凡的人,即使處於困境,也會為其生命而奮鬥、努力。借用《阿甘正傳》中的經典臺詞“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苦是甜。”
不論是苦是甜,我們也應該奮勇前行,努力衝刺,為以後能嚐到更多“甜巧克力”而努力。
路遙《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後感500字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20世紀70年代的黃土高原,到處是災荒和饑饉,文革之後的餘波仍然在社會個角落震盪,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平凡的世界裡的結局大都以悲劇收場,路遙也為此付出了生命,讀罷此書,感慨萬千,沉寂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生活創造了藝術,藝術也源於生活,路遙深知那個時代的困苦,也深知那個時代的侷限性,用質樸的語言最能打動人心,勞動與愛情,現實與希望,無時無刻不在每個人心中糾纏,苦中作樂。時代的痛,命運的錯,人生的起伏,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人生百態。正如羅曼羅蘭說過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新的世界即將到來,孫少平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孫少安對美好光景的憧憬和奮鬥,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要去勇敢面對苦難命運的抗爭,好的作品帶給人共鳴感動。那個年代純粹熱情、簡單真誠。似乎有些明白,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充滿喜怒哀樂,挫折幸運,我們失去了一種歡樂,會以另外形式重獲希望。我們失去愛人,會與下一個溫暖的人相逢,治癒生活傷痛。平凡的一生因為經歷而精彩,因為希望而期待。既要腳踏實地於現實生活,又要不時跳出現實到理想的高臺上張望一眼。在精神世界裡建立起一套豐滿的體系,引領我們不迷失不懈怠。待我們一覺醒來,跌落在現實中的時候,可以毫無怨言地勇敢地承擔起生活重擔。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