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教學反思
《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的一手寫景詩。其中“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上完這節課,作為老師,你覺得自己教學方面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改進?
教學反思
最初選這首詩來上示範課,我的心裡是直打鼓的。古代詩歌怎樣教?我想很多一線的老師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困惑。如果只是從應試的角度來看,這首詩只要求會背 會默則已,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是《錢塘湖春行》這樣一首經典的七言律詩,如果想讓從字詞、意蘊、情感等等角度引導學生去細細品悟的話,一節課四十五分鐘還 遠遠不夠。如何在四十五分鐘內引領學生真正地走入白居易筆下錢塘湖的早春美景,引領學生體味到詩人內心的情愫,這是我在備課中首先考慮的因素。
因此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品讀詩歌音律之美,品析詩歌的語言之美,品味詩歌的情感之美,並能當堂背誦全詩。而把品析詩歌的語言之美,品味詩歌的情感之美做為教學的重點來處理。從上完這堂課之後的反饋來看,我的這個教學目標還是基本完成了。
楊特說過:教師要用睿智的課堂謀略和手段吸引學生,這是引領學親近詩歌的有效途徑。於是我在課堂幾個環節的處理上還是下了一定的功夫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首先在課堂的匯入環節我僅用了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有這樣的語句“大家一定很好奇今天老師會帶給大家一段怎樣的語文之旅呢?那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插上想 像的翅膀隨著老師的聲音一起開始我們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的旅程吧。”簡潔明瞭而富有詩意帶學生們進入情境。而接下來的環節處理上我先是教師自己範讀一遍這 首詩,但是不讀詩題從而讓學生去猜想,從而引出詩題。因為“聽”詩,不僅僅是聽覺方面的活動,而且是心靈感官的互動。這個“聽”字是想像的過程,是創造的 過程,還是一個“想詩的過程。因為大大地調到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於是在大致對錢塘湖及與錢塘湖相關名人名詩做了一個簡介之後,在學生沒有翻看書本, 沒有預習的前提下,我用教師範讀學生默寫的.方式來糾正學生易錯易混的字。從而引出學生對詩中關鍵字詞的品析。應該說這個環節的處理也著一定的新意,由學生 提出問題,以學定教,而不是讓課堂跟著既定的教案走。
楊特在她的《引領學生親近現代詩歌》中說到:“詩歌是人類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 的靈光閃現。教師要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感悟能力、審美體驗,還要用研究的眼光解讀文字,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文字對話,讓學生在詩的世界裡體驗、 薰陶……”她還說到:“詩歌是用語言搭建的房子,讓靈魂在裡面居住。詩歌中對情感的表現是最為重要的,但最終還要回歸到語言上。學習語言,理解作品的詩 意,教師要帶領學生真正走進文字。”所以最後在引導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上,我選擇仍然是走進文字,採用了比較法,將本詩的頷聯、頸聯去掉,把七言律詩變 成七言絕句,問學生這樣的修改好不好。然後就引導學生細細地去品讀這兩聯的“幾處”、“誰家”、“爭”、“啄”等關鍵字詞。應該說還是基本契合了走進文字 的精神。
在反思本課的一些亮點之後,我更看到的這節課的缺憾。
一、部分教學環節的設定有頭無尾。第一環節以默寫來糾錯這種設計較新穎,但是卻缺少了學生展示的環節,而是自己包辦代替將易錯的字加以提煉。如果此時教者能夠在進行調查學生默寫正確率之後,讓錯誤率較高的學生上黑板來展示效果會更好。從而才能達到糾錯的效果。
二、作者介紹這一環節的插入是一敗筆,我不應該放在糾錯環節之後,而是應該放在教師第一次範讀之後,在介紹杭州的“風流太守”之一的蘇軾之後就順理成章地引出白居易的其人其事。
三、關於詩歌朗讀的指導上,所教授的方法導致學生朗讀機械化了。因此在指導朗讀方法上是否還需要教授學生如何劃分節秦,如何停頓。這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實透過這節課的實踐來看,在正確引導學生去品析語言和品味詩人的感情之後,學生自能體會出詩歌的音律美。此外,在朗讀活動方面,學生的齊讀過多,缺乏太 多的變化。所以,在以後的朗讀活動中除了齊讀、男、女生讀、個人讀之外,還可以進行另樣的組合,比如說戴眼鏡的同學讀、系白鞋帶的同學讀,還可以是短頭髮 或是扎辮子的同學讀……另外,在做教師示範朗讀的時候應該選取一著合宜的音樂,這樣更能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四、楊特說:“詩歌就像一 幅國畫,它是留白的。”同樣,語文課堂也應該是留白的藝術。這堂課,做為教師的講授還是過多,留給學生想像的時間和空間則相對少了。比如說最後一個品析詞 語進而品味作者感情的環節上,如果我只是示範性地指出“幾處”這個詞的妙處何在,剩下的就交給學生去討論,去品讀,效果會更好。這才是真正的讓學生走進文 本。
《錢塘湖春行》這一堂課雖然有一定的亮點,同時也充滿了缺憾。其實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不管怎樣,我理想中的課堂是審美的課堂,詩意的課堂。這是我的追求目標.
【知識擴充套件】
《錢塘湖春行》主要內容和主旨。
首聯:寫詩人春遊的地點和湖上風光。首句交代了詩人觀景的處所,詩人居高臨下,俯瞰西湖,美景盡收眼底。次句寫初春的西湖,春水初漲,湖面開闊,天空中白雲朵朵,遠遠看去雲彩顯得低低的。
頷聯:借“鶯爭暖樹”“燕啄春泥”描繪早春到來時西湖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寫景靈韻生動,寫出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美。
頸聯:寫初春的花草,充分寫出了春天的特色,表達了詩人遊春的豐富感受,喜悅之情溢於文字。
尾聯:突出描寫了湖東的白沙堤,這裡綠楊成蔭,為詩人最愛。
主旨:透過描繪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和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