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歐陽修《醉翁亭記》優質說課稿

歐陽修《醉翁亭記》優質說課稿

歐陽修《醉翁亭記》優質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歐陽修《醉翁亭記》優質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整體設想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言山水遊記,因此我們的教學之中必然要遵循兩個基本規律,即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律(讀——誦——譯——析——品)和山水遊記教學的一般規律(景物特點→人物活動→情懷抒發)。而本文又不同於一般的山水遊記,它是採用的是在固定的空間(醉翁亭及其周圍)裡透過時間(朝暮)和季節(四季)的變換來寫景抒懷,暗示了人物活動的經常性,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懷得失、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懷。我們將在3611高效課堂的模式下來展開這一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裡去感受作者的情懷,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重點課文,也是中考的必考篇目。這是繼《小石譚記》、《岳陽樓記》之後選入的第三篇寫景抒懷的古代散文,它對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文言實虛詞和積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進一步理解認識借景抒情寫作方法有著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諸、壑、尤、蔚然、翼然、輒、寓、而、也”等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情感目標:透過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高雅人生的品位與志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

  2、教學難點: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

  五、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學生的語文水平屬於中上等,文言文向來是大家較為頭痛的東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譯和背誦是學生的老大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比較更加精細化的翻譯和背誦指導、更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方法,才能保證這節課教學目標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與學法

  基本教法與學法參照我們的361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並根據不同課型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還有下面幾點提示:

  1、誦讀法:文言文必須能過大量的朗讀來完成課文的背誦與語感的培養。在具體的誦讀過程中要以老師或錄音範讀為先、然後透過默讀、齊讀、小組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方式,使學生對文章爛熟於胸。

  2、翻譯方法指導:要在上每次的'文言課文時都要反覆強調“留、刪、補、換、調、變”翻譯六字訣,並使之熟練運用。我們要逐步培養學生素譯(不借助翻譯工具書來翻譯)的習慣與能力。

  古文翻譯口訣(來緣於網路)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蒐集資訊,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絡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絡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餘"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3、情景創設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再現醉翁亭的美景,使之更加深刻的欣賞景物,體悟做者情懷。

  七、教學流程

  本節課將分為三個基本課時來展開學習

  (一)第一課時:主要解決誦讀的目標

  1、匯入新課(關鍵詞互動匯入法):

  同學們,請問“醉”字都有哪些意思?(引導學生從身醉和心醉兩方面來回答)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喜歡醉,那麼他老人家的醉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們就走入《醉翁亭記》來感受醉翁之醉。

  2、作者和寫作背景介紹(由學生收集資料完成,教師補充)

  3、聽讀:學生聽錄音或教師範讀,在聽之前先由科代表把本文較為難讀的字及其注音寫地黑板上,聽完之後,則由科代表帶領大家把這些字再強化一遍。

  4、學生齊讀:齊讀時提醒學生留意兩個關鍵字“而”和“也”

  (1)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字,讀起來語氣不盡相同。

  (2)朗讀時還要注意25個“而”字,讀時應分辨輕重。

  5、對子互讀和小組齊讀

  6、朗讀展示:各組抽籤展示,要注重展示前的提醒和展示後的小結,要全員參與,全體面向大家。

  7、背誦比賽:可逐段開展。

  (二)第二課時:主要解決翻譯任務

  1、學習或複習翻譯課文的一般方法(留、刪、補、換、調、變)和一般原則(信、達、雅),使每個學生殾能記住這九個字,並明確它們所表的基本意思。

  2、利用各組黑板實行“文白對照式”翻譯,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講清楚每個部分的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積累和常識。

  本文以“也”字結尾的判斷句特別多,要使學生理解其意義和這種句式的一般翻譯方法。

  (三)第三課時: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章主題

  1、整體感知:

  (1)本文的線索——樂,本文“以醉寫樂”,“醉”是其表象,為景而醉,為人而醉,為情而醉;“樂”是其內心,以樂貫穿全文,分別寫了“山水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

  (2)欣賞本文的美景:山水相映之美、朝暮變化之美、四季變幻之美。

  (3)品讀本文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4)明確本文主旨句:醉能同其樂。

  (5)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文章極其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並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2、段落解析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可歸納為:群山環繞圖→琅琊秀色圖→釀泉流水圖→溪亭展翅圖。

  (此段展示時,可以讓學生採用繪畫的方法來描繪心中的美景,也可以採用導遊介紹醉翁亭的方法來進行)

  第二段,利用時間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點,描繪了對比鮮明的晦明變化圖及四季風光圖:“野芳發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陰”暑氣逼人,“風霜高潔”秋高氣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寫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都蘊涵著作者深深的情懷,因而作者感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句話把景與情直接聯絡了起來。(一切景語皆情語)

  第三段,主要描繪了山水遊樂圖,此圖又分為四個場景片斷(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與概括能力):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此段展示時,可以採用表演的形式,極力來塑造醉翁的形象,要營造出歡樂無比的氣氛。)

  第四段:抓住本段的關鍵句,也是一個議論句:“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來揭示本文的主旨。分析了不同層次的樂,鳥樂是本能享受山水之樂。賓客的樂是隨從太守而樂,境界不高。只有樂其樂——與民同樂才是最高層次的樂。進而點明太守不僅樂於山水。更重要的在於寄情山水,與民同樂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瞭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卒章顯志”這是古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此段展示可採用開放式思維:讓學生談談那些令自己快樂的人、事、景以及快樂的原因)

  八、作業設定:

  按基礎題、發展題和提高題三類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