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談談歐陽修幼學

談談歐陽修幼學

談談歐陽修幼學

  著名的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是一位非常愛書的學者,他博學多才,勤奮好學,對中國的宋詞產生深遠的影響。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歐陽修幼學,歡迎閱讀!

  古人說,“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那種怡然自得之態,如其人可見,其聲可聞。揚州自古以來就有好讀書的傳統,始於何時,源於何人,無法確定。不過董仲舒任江都相,其好學傳統對揚州的影響應是確定無疑的。唐代,揚州為東南重鎮,節度使皆以道德儒學,如高適、杜佑、李紳、高駢等一時學士文傑相繼。宋代,學風四起,風靡揚城,形成特殊的`“文章太守”現象。

  說到“文章太守”,不少揚州人都會想到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歐陽修,他飽學經書,博學多才,有人用“才高八斗”來讚譽他,恰如其分,並不過分。

  歐陽修熱心公務,勤政為民。閒暇之餘,無非酒一壺、琴一張、棋一局。他一身清廉,家中最值錢的莫過於一千卷金石遺文,一萬卷藏書。書,是他最珍惜的財富,讀書,成了他終身的所愛。他樂於待客,為人風雅。時常邀來一群詩友,點一支清香,彈一闋琴曲,讀一卷好書。在他看來,這樣的讀書之樂,天上人間,夫復何求。

  有人會想,歐陽修飽讀經書,一定出身豪門。其實不然,對於童年時代的他而言,書,是奢侈品,讀書,是一種奢望。

  歐陽修4歲喪父,與母親鄭氏艱辛度日,請不起私塾先生,只有靠母親進行“家教”。母親沒有錢買書及學習用品,就靠寫“地書”教他識字、練字。所謂地書,就是用荻杆在沙地上教他認字讀文。寫地書方便、省錢,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不乏是一個好辦法。不過,一陣風吹過,寫好的字就會被沙子填平。因此,這對於四、五歲的歐陽修提出了一個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快寫、快念、快記”,日久天長,練就了“書寫如飛,過目不忘”的本領。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滿口詩賦,文筆老練,他的叔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無以家貧子幼為念,此奇兒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門,他日必名重當世。”

  歐陽修10歲時借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名篇精選。歐陽修愛不釋手,日夜抄寫,待還書時,已熟記成誦。他的讀書方法似乎顯得有些拙樸。在日後有書可讀的年代,他精心挑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然後制定了嚴格的熟讀計劃:每日300字,三年半完成;背誦的計劃則是每日150字,七年爛熟於心。不要以為這樣的速度太緩太慢。其實,關鍵就是持之以恆,一日不怠。歐陽翁這樣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

  任揚州文章太守時,已過不惑之年,崇尚詩文的揚州,為他提供了靜心讀書的條件,而可極目遠眺江南山水的平山堂,為他的讀書營造了絕佳的優越環境。

  歐陽修在揚州留下的,不僅僅是卓越的政績,而且留下了朗朗的讀書之風。

  眾所周知,揚州地處江淮平原,沒有高山,只有一脈隆得不算崇高的土丘。然而,就在這土丘之巔上,有一座名聞遐邇的平山堂。曾記否,有多少文人追尋歐陽翁足跡,作客山堂,聆聽“坐花載月”的故事。每當麗日晴和,人們站在堂前,放開眼界,江南諸山,來與山平;皓月當空,一杯清茶,側耳凝聽,滿城書聲,與之和鳴,不乏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