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內經> 內經的修道境界

內經的修道境界

內經的修道境界

  導語:《內經》給我們確立了中醫學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不僅是《內經》的,而且是整個中醫學的。

  “至道之精,窈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廣成子講出一個修道的境界,什麼佛家啊、道家啊、打坐啊,用各種方法,基本上工夫要達到一個境界,就是說思想不亂了,若有若無。“窈窈冥冥”,很難形容,眼睛、耳朵等六根、身體,都不用了。不是關閉哦,是自然清靜。“至道之極,昏昏默默。”不是昏頭昏腦,什麼都不想,好像睡覺。我隨便講的啊,我沒有得道,只講中文。“昏昏默默”,等於現在人學打坐,要到這個程度。這是第一句話,講了一個現象,最初證入的現象。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什麼方法都不用,眼睛不看外面,也沒反過來看內部、內視,耳朵也不要管聲音,只守一個神,你的靈魂。可是“神”是什麼呢?是有關於腦的,要清靜。“抱神以靜”,就是守神,不管氣,不管身體。“形將自正”,你的形體慢慢健康起來。不是說身體變端正了,換了一個身體,我們現在講是氣質整個的變化。

  “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重點就是說,你隨時做到自己清靜,很寧靜,不被外物環境所擾亂。心一定要很清靜,沒有思想,沒有思慮,不要做過分的勞動。重點“無搖女精”,這個“精”,不是指男女關係的精,是整個生命的形體。有些註解,也是別本道書上引用的,不在《莊子》這一篇,有很重要的一句話:“情動乎中,必搖其精。”情緒一動,你的精已經搖動了。就像泡好的牛奶就混濁了。“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這樣壽命可以活得長久。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眼睛不看外面,耳朵不聞外面的聲音,心裡頭無知,就是說,一切的思想要寧靜下來。這個時候,你的靈魂——神,守住你的形體。我們平常一天忙祿,那個靈魂的神啊,都散在外面,都在放射。這個時候,你的神收回來,這樣修行,生命的氣質變化了,可以長生。

  “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慎女內”,內在的思想清靜。“閉女外”,對外物儘量地不要給它騙走,轉動了。“多知為敗”,思想越多,知識越多,煩惱痛苦越大,都把生命消耗了。他說如果你照這樣做,“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你就會超過太陽、日月以外,超越天體物質的。

  “至彼至陽之原也。”到達完全純陽之體,沒有陰了。所以我們中國唐朝有名的神仙,叫呂純陽,就是“至陽之原”的意思。

  “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有時侯我們普通人講學佛的入定,什麼都不知道,都在窈窈冥冥,空空洞洞,至陰的境界。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天地有官”,他說天地只有一個法則,在管理這個宇宙的陰陽,只有一個物理法則在動。“陰陽有藏”,代表了明暗、陰陽,看得見、看不見的兩面,都有規範的。“慎守女身,物將自壯。”保護你的身體及身體內在,生命則會永遠保持自壯青春。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按我的道告訴你就是這樣,空空洞洞這樣修道,就在這些地方。

  “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黃帝見他的時候,他已經一千兩百歲了,他說我並沒有衰老,就是這樣活了一千兩百歲的。這是歷史《神仙傳》所講的廣成子。

  拓展閱讀:內經精華句子

  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釋文:發怒會使氣上逆而蓄積在胸中,氣血執行失常而留滯,使皮膚、肌肉充脹,血脈執行不暢,鬱積而生熱,熱又耗津液而使肌膚消瘦,所以形成消渴病。

  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

  釋文:喜怒等情緒不加以節制會傷害內臟,五臟屬陰,所以內傷五臟而導致的疾病起於陰。

  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主苦,治之以膽募俞。

  釋文:人的肝臟好比是將軍,主管出謀劃策;膽好比是公正的法官,主管判斷。肝膽的.經脈都經過咽部,所以咽部就像是肝膽的信使。患膽癉的病人,常常是多慮而少決斷,造成膽的功能失常,膽汁上溢而出現口苦。治療時應針刺膽經的募穴、俞穴。

  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釋文:從高處墜落跌傷,就會使瘀血留滯於內。若此時又有大怒的情緒刺激,就會導致氣上逆而不下,血亦隨之上行,鬱結於胸脅之下,而使肝臟受傷。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釋文:膽脹病,脅下脹滿疼痛,口苦,常作深呼吸而嘆氣。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

  釋文:木氣過分抑制土,土氣被鬱已極而復氣發作起來,會導致山石雷變,天昏地暗。這樣的氣候條件,人就容易患心腹脹滿、腸鳴等疾病。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釋文: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刺激,讓心情始終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喜悅的情緒。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

  釋文:肝臟是耐受疲勞的根本,它能貯藏血液,並且可以根據人體活動的需要而調節血量,肝血充足,人就不容易疲勞,由於“魂”必須藏在血液中,因此,也可以說肝臟是藏魂的地方。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