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主旨辨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主旨辨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主旨辨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此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第二年寫的,是一首記夢詩,也是遊仙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主旨辨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一、現實的幻化

  李白憑藉想象的翅膀馳騁古今,翱翔八方,把現實與夢境、仙境以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描寫神話,點化事物,渲染意境,是李白詩歌的鮮明特色。《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以“夢”來安排全文,透過入夢、夢遊、驚夢的形式來安排結構。詩的首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一開始就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豈料越人一談起天姥山的勝景正好激發了他的興致,遂感到雲霞明滅的天姥山恍若在眼前。於是詩人透過夢幻的形式,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嚮往和讚美,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接下來描寫天姥山隱於雲霞明滅之中,引得詩人進入了夢幻。接著詩人透過夢遊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只見山中石徑盤旋,深山處光線幽暗;又聽天雞高唱,看到海日升空,一片曙色;又忽覺暮色降臨,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夢中詩人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描繪得目眩神迷、奇幻莫測,把神話傳說中的事物與對大自然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奇特的夢幻使得積極浪漫主義思想得以充分的發揮。

  二、豐富而奇特的想象

  李白的詩歌雄奇奔放,善於運用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創造出寄託著詩人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的絢麗多姿的藝術形象。李白詩歌中有大量的想象,有的詩通篇是想象。《夢遊天姥吟留別》正是這方面的典型。詩人藉助夢境開展大膽的想象描繪了天雞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龍吟,霓衣風馬等超現實的想象。在詩人筆下的仙境沒有森嚴的等級,沒有爾虞我詐,眾仙都是平等相處,就連兇猛的老虎也都馴服地為眾仙彈琴鼓瑟,真是一派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融樂世界。這種境界正是詩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寄託了詩人奔放的熱情和對自由、光明的追求。

  三、大膽而又真實的誇張

  李白經常使用誇張這種手法來表達強烈熾熱的感情。從他那大膽而又真實的誇張中表現出其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色。由於詩人的感情奔放,愛憎的情緒強烈,一般抒寫手法常不足以表達其洶湧的激情,於是藉助於迥出現實生活的誇張來抒發情感。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陶紅景《真誥》謂:“山高一萬八千丈,周八百里。”可見作者誇大了天台山的高度,所以此為誇張之辭。在詩句“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中,詩人用奇特的誇張,來描述仙境:青冥浩杳的蒼天廣無邊際,日月光輝同時照耀的光明背景下,神虎鼓瑟,鸞鳥駕車,眾仙魚貫而下,列隊而來。可以看出“天台四萬八千丈”和“青冥浩蕩不見底”都是極度誇張。前者以“對此欲倒東南傾”為基礎,後者以仙山的盛會為基礎,不但沒有不真實之感,反而讓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天台山的高大雄偉和仙山盛會的盛大熱烈。不僅如此,李白在《北風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這顯然也是誇張。但燕山終究有雪花,這倒是事實。作者運用這一大膽的誇張目的是敘述北方雪大天寒,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來有這麼冷。如果說廣州的雪花大如席,那可是天大的笑話了。可見李白那些優秀詩歌中的誇張從來沒有脫離生活的真實,恰恰相反,他正是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

  進行的大膽誇張。因此,往往越是誇張,現實生活越是表現得深刻、真實。在他的抒情詩裡,可以很明顯地體現這種特點。他用“抽刀斷水水更流”比喻“舉杯消愁愁更愁”,本來是極度的誇張,卻讓人感到的是最高的真實。

  元稹在《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中說李白的詩歌:“壯浪縱恣,擺去拘束。”這正道出了李白詩歌的這種豪邁而奔放的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情感結構的跳躍性。李白的詩歌往往具有感情充沛,瞬息萬變的特色。從《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在這首詩中由夢境進入仙境,轉而仙境忽然消失,進而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於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後,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蓆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後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鬱悶之氣。天外飛仙之筆,點透了全文的'主題。這種情感結構的跳躍性特點在他的諸多詩篇中都有體現,

  2.句法變化多端,不受格律束縛。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李白是浪漫主義流派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人物。他繼承了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從樂府民歌及前人作品中汲取營養,創造出新形式新風格。在他的近千首詩歌中律詩只有八十幾首,他大量寫的是詩樂府歌行和七言古詩。因為這些詩具有格律寬,字句不限,篇幅也不限的特點。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特點下,李白也常常打破、突破一般的規定,甚至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他的詩具有空無依傍,筆法多變,任隨性情之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而且還以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音節的錯落,來顯示其迴旋振盪的節奏旋律,造出詩的氣勢,突出詩的力度,呈現出豪邁奔放的詩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