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關於夢的解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夢的解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關於夢的解析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此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第二年寫的,是一首記夢詩,也是遊仙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關於夢的解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眾所周知,“詩言志,歌抒情”。解讀一位古人如何透過詩歌來言志抒情,有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要“知人論世”,即要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那麼,李白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和複雜心情中寫作出《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呢?綜合有關研究資料來看:李白於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歲時離開四川,開始了長達16年的漫遊生活。天寶元年(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被唐玄宗召入宮中任供奉翰林,並常陪侍在皇上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的敏捷詩才,賦詩紀實,向人誇示。李白一方面因為得到了玄宗的高度寵信,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放浪形骸、不願趨奉權貴,因此遭到了朝中某些同僚的嫉恨、排擠與詆譭。據說,李白有次“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李白年譜》),於是有人到玄宗那裡去誹謗李白,導致玄宗疏遠李白。天寶三年(公元744年),

  唐玄宗拿出一筆“補償金”就把李白從朝中解職辭退了。李白出了翰林之後,來到他在山東東魯的家中居住了一段不長時間,第二年,即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李白就告別東魯家園,又一次地踏上了漫遊的征途。這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

  瞭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最核心內容——詩中所言明的“志”和所抒發的“情”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就是詩歌的最後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應是李白對其所言之“志”、所抒之“情”的“畫龍點睛”!如果有了這個共識,往下我們就好對《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夢”進行具體解析了。我認為《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夢”不是“夢中”之夢;李白的“夢”遊並非是在“夢中”遊,而是一種“夢想”遊。有人一定會追問:有什麼依據說詩人寫的“夢”遊不是“夢中”遊而是“夢想”遊呢?我下面將先按照常理、再依據文字來回答有人提出的疑問。

  我們先按照常理來看:

  “夢中”的“夢”,通常表現的是人的一種無意識狀態,其“夢中”的內容多是畫面蕪雜、呈現無序、缺乏內在聯絡的零散印象;而“夢想”的“夢”,則通常表現的是人的一種有意識行為,其“夢想”的內容常為目標集中、表達有序、具有邏輯層次的想象過程。

  “夢中”的“夢”,只是一種以“刺激-反應”為基礎的正常生理現象;而“夢想”的“夢”,則是一種以聯想與想象為基礎的特殊心理現象。

  “夢中”的“夢”所呈現的只是人對過去的某種生活回憶;而“夢想”的“夢”所體現的則是人對未來的某種精神追求。

  是不是這樣的?我們再依據文字來看。原詩《夢遊天姥吟留別》(也題作《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全文如下: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全詩共有三節(三個段落)。

  第一節是詩人說明自己產生“夢想”“遊天姥”的原因,而且這個原因是透過比較之後才產生的。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從航海的人那裡聽到傳說海上有座仙山叫瀛洲,可因為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而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說那雲霞忽明忽暗的景象有時就能夠看到。那天姥山彷彿連線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嶽,遮蔽了赤城山。即使天台山高一萬八千丈,可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像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因此,既然去不了海上仙山瀛洲,那就不如到吳越的天姥山去遊歷一番也好。

  第二節是詩人描述自己如何“夢想”“遊天姥”的內容,也算是做的一個“白日夢”片斷吧。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根據人們對天姥山的傳說,夢想去遊一趟天姥山。在急切心情的驅使下,我夢想連夜飛渡到那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想象那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遊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盪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悽清。我腳穿那謝公為遊山而特製的木屐,親自攀登高聳入雲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能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彷彿可以聽到天雞啼鳴。無數山岩重疊,道路曲折迴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於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這時聽到巖泉發出的響聲,既像熊在吼,又像龍在吟,使幽靜的樹林戰慄,使層層山岩震驚,烏雲黑沉沉地像要下雨了,水波盪漾升起陣陣煙霧。突然閃電迅雷,像是把山巒崩裂一樣。電閃雷鳴使我彷彿看到像是仙府一樣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閃電中的群巒疊嶂好像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築成的神仙宮殿。閃電中我彷彿看到雲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閃電中我彷彿看到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隊多得像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原來我仍醒著,枕頭床蓆也都在,可剛才夢幻中的煙霧雲霞卻原來根本沒有。

  第三節是詩人解釋自己為何“夢想”“遊天姥”的目的,表達的是詩人對“夢想”的某種精神追求。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世間行樂也應像暢遊夢中幻境一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你們問我告別諸位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這可不好說哦。我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像天姥山這樣的名山。為什麼非要低頭彎腰去侍奉巴結權貴們,讓人不能舒心暢意、開開心心地做自己所喜歡做的事情呢!

  綜觀全詩,所表現的完全是詩人的一種有意識的、主動而自覺的創作行為,其“夢想”的產生、“夢想”的內容、“夢想”的追求都非常清晰而有條理,富有邏輯思維的層次性和積極聯想與想象的過程性。

  本文之所以要把《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夢”重新進行一番解析,是因為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不首先把詩中的“夢”解讀準,那麼整個教學過程就不能順利推進,常常出現顧此失彼、不能自圓其說的情形。例如,若把詩中的“夢”當作“夢境”來講,那麼詩歌的第一節和第三節就就完全脫離“夢境”了。再說,如果整首詩的中心和重點是在記敘一個“夢境”,那麼該詩第三節中的那句極其關鍵的、直抒胸臆的議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顯得十分突兀。因為這最“畫龍點睛”的最後一句,竟與詩中有關“夢遊天姥山”的情景之間,怎麼也構不成一種思維鏈。而只有把《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夢”當作“夢想”來講,那麼整首詩歌就顯得自然而順暢,既有產生“夢想”的原因(詩的第一節),又有展開“夢想”的過程(詩的第二節),更有表達“夢想”的目的(詩的第三節),再稍微聯想一下詩人寫作此詩的歷史背景,一切都那麼的合情合理。至於詩人此前本沒有遊歷過“天姥山”,可為什麼能在詩中把“遊天姥山”的過程描繪得如此栩栩如生、彷彿讓人身臨其境呢?我想,這一定與詩人在寫作此詩之前,曾有16年的漫遊經歷和生活積累有關,李白可能把他在其他地方登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移植到了此詩當中。這也證明了一個真理:“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再如李白在詩中寫到“腳著謝公屐”,這“謝公屐”就是南朝時的一位喜愛遊玩山水的詩人謝靈運(公元385年—433年)專為登山而特製的.鞋子,可見李白為自己“夢想”如何攀登天姥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作了充分準備的。

  最後,我把自己對《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的創作思想作如下兩點概括與揭示:

  一、“夢遊天姥”,不是在記敘詩人“夢中游天姥”的離奇景遇,而是在抒發詩人“夢想遊天姥”的強烈願望。詩人透過抒發自己“夢想遊天姥”的強烈願望,排遣的是他在現實生活中“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內心痛苦,表達的是一種對心靈解放與精神超脫的極度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