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陸游幼年多病,靠什麼活到86歲

陸游幼年多病,靠什麼活到86歲

陸游幼年多病,靠什麼活到86歲

  引導語:陸游是健身小達人?他幼年多病,是靠什麼活到86歲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相關的原因吧。

  眾所周知,陸游是宋朝最高產的詩人,他四十歲以前就已經寫了一萬八千首詩(參見《渭南文集》卷27《詩稿跋》),再加上四十歲以後完成並留存至今的兩千多首,他一生當中至少寫了兩萬首詩。兩宋三百年,湧現的詩人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多,其中有哪位詩人能在產量上超過陸游嗎?肯定沒有。

  陸游之所以能寫那麼多詩,首先是因為他有才華,寫得快,其次還因為他活得久。假如他跟初唐詩人王勃一樣短壽,二十多歲就離開人世,就算再有才華,也不可能寫出兩萬多首詩。

  陸游活了多大歲數呢?史書上寫的是八十六,那是虛歲,他的實際壽命是八十五。八十五歲擱到今天不足為奇,擱到古代就相當驚人了。宋朝那麼多歷史名人,能活到六十歲的不到一半,能活到七十歲的不到十分之一,能活到八十歲更是鳳毛麟角。在整個宋朝,活過八十歲的詩人只有兩位,一個是楊萬里,另一個就是陸游。楊萬里活了八十三歲,陸游活到八十五歲,所以陸游絕對是宋朝最長壽的詩人。

  陸游幼年多病,一生下來就很瘦弱,十幾歲時參加科舉考試,因為病體難支,還沒寫完就交卷退場了。他三十多歲做官,在敕令編定所工作,給李清照的弟弟李迒當助手,李迒不敢給他分配重活兒,因為知道他身體虛弱,不耐久坐。

  年輕時身體這麼差,陸游憑啥能活到那麼大歲數呢?憑健身。

  陸游是書生,本來手無縛雞之力,可是中年以後去軍營裡當參謀,就開始鍛鍊身體、學習武藝了。練了兩年,竟然拉得動兩石的強弓,能一箭射穿天上飛的`大雕,還在四川南鄭縣殺過老虎:行軍途中遇到一隻猛虎,隨行的三十個騎兵都嚇得往後躲,陸游這個白面書生單槍匹馬衝上去,一槍就把老虎刺死了(參見《陸游詩全集》卷19《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

  到了晚年,陸游騎不上馬,拿不動槍,仍然堅持健身,不過這時候他的健身方式換成了長嘯。

  說到“長嘯”這個詞兒,讀者朋友肯定都不陌生。早在魏晉時期,那幫吃瘋藥喝大酒的名士就喜歡長嘯。後來在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名家筆下,武林高手與人PK,也是動不動就要“一聲長嘯”。

  何謂長嘯?像龔琳娜老師唱《忐忑》?像張靚穎老師飆海豚音?像李小龍踢腿時的嘶吼?或者像早上公園裡老頭老太扯著喉嚨喊嗓子?其實都不是。說穿了,長嘯就是吹口哨,但吹口哨卻並不等於長嘯。街上青皮瞧見美女,吹幾聲口哨吸引注意,那是長嘯嗎?絕對不是。長嘯是很高雅、很嚴肅的行為,同時也是很有技巧的養生手段。古人長嘯,不用手指只用嘴,吹得很響,很亮,很長,很有韻律。具體要領有三項:第一,把身體完全開啟;第二,深呼吸,聚氣;第三,吹出節奏感,最好按照某個詞牌的調子去吹,一口氣吹半闕,兩口氣吹完整個詞牌。只有達到這三個要領,才能叫長嘯。

  很明顯,長嘯有助於增強肺活量,有助於放鬆身心,保持好心情。陸游晚年花一千文買了艘小船,閒時泛舟鏡湖,在船上長嘯;又花一萬文買了頭青牛,閒時騎牛出遊,在野外長嘯;早上起來,他坐在院子裡長嘯:“月淡星疏天欲曉,未妨清嘯倚胡床。”晚上睡覺,他坐在床頭長嘯:“推枕中夜起,獨效孫登嘯。”

  長嘯讓陸游擺脫了疾病和醫藥。八十歲那年,有一個遊方的醫生請教保健秘訣,陸游寫詩相贈:“玉函肘後了無功,每寓奇方嘯傲中。”這兩句詩意思是說,讀了那麼多醫書,用了那麼多草藥,發現最有奇效的還是長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