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莫言作品《賣白菜》進教材

莫言作品《賣白菜》進教材

莫言作品《賣白菜》進教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賣白菜》首次進入初中語文教科書,出現在初一(七年級)上學期!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於2016年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審查,教育部審定透過,由此,使用了15年的實驗教材現已過渡為正式語文教科書,今秋啟用。修訂後的教科書總體框架基本不變,但教材內容和活動設計更加豐富完善。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主編洪宗禮先生透露,七年級上的新教材課文調整到29課(35篇),並增加了非連續文字閱讀專題和實用語法知識。教材更注重傳統文化、國學內容,還教學生“對對子”。

  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入選

  蘇教版七上語文教科書中,巴金散文《繁星》調整到首篇,這也是整套蘇教版初中語文新教科書的首篇。

  在新書目錄中顯示,第二單元“往事依依”中,收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賣白菜》,這在全國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是首次。

  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12歲的故事,表達的是誠信主題。編者有心將其編入七年級上冊,而這個年級的學生,正是十二三歲的年紀。

  新增的文章還包括了民俗方面的《火把節之歌》,國學方面的《論語》十二章等,科學方面新增了《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實驗室 》,“四季”單元新增臺灣作家羅蘭的散文《秋頌》。

  學口語交際、學對對子,還要學實用語法

  蘇教版語文教科書在口語交際一部分,強調與人交流用語“文明得體”,並設定了活動情境,體現“場合”“物件”。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是《我也來對對子》,與課文中的《對聯六副》相照應。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已經消失十多年的語法,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書中又出現了,而且在教材審定過程中得到充分肯定。洪宗禮表示,語法的學習,一種是以知識為主,一種以運用為主。蘇教版採取的'是後一種,強調在生活和語境中運用,而不是死記概念。

  教材以引導讀寫為主線,全國多地使用

  洪宗禮先生介紹,七年級上冊課文一共29課35篇,編寫體系可以說是以讀導寫,以寫促讀,即閱讀為基礎,寫作相輔而行。閱讀方面,分為範文閱讀、名著導讀(讀整本書)、專題閱讀(含非連續文字閱讀)。具體來說,範文閱讀包括精讀、略讀和誦讀,其中誦讀是蘇教版獨有的特色。整本書的閱讀推薦了《小王子》,這本書的國際影響很大。在近年的中考中,非連續文字閱讀對考生是不小的考驗。此次七上的課本中,有專門的專題來呈現,即“從圖表中獲取資訊”。

  寫作方面,包括導寫與作文兩部分,這次修訂增編了《寫“豆腐乾”文章》體現“活與實”的風格。最終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以課外延展閱讀與寫作為目標。

  據悉,江蘇省除南京和徐州兩市,都使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除江蘇外,全國還有北京、河南、廣西、雲南等十二個省市自治區的部分縣市也在使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