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讀後感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讀後感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讀後感

  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平靜不下來,我捧著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他的諄諄教導我一定要銘記在心。

  魯迅先生生前十分受人們愛戴,死後,仍被人們所尊敬。課文中所講的幾件事就充分表明了社會各階層人民愛戴他的原因。

  其中最能教育我的一件事是:魯迅先生教育青少年讀書不能“國圈吞棗”,要把書的'內容仔細“消化”掉,“攝取”其中的精華。這一點,我就做得不太好。媽媽給我買的許多文學、科普方面的書,我總是第一遍看得很仔細,但只注意了故事情節。第二遍就讀得不大仔細了。最後,往往只記住了書里扣人心絃的故事,緊張動人的情節,而那些真正應該記住的知識卻被我忽略了。要不然就把整本書籠統的全部接受.書中那些主人公的個性,複雜的內容全搞不清。別人和我談起書的時候,我就胡說一氣,說對時洋洋得意,說錯了,羞得臉蛋通紅。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一定要改掉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讀每一本書,理解它們的深刻含義,還要把書裡的優美詞句摘錄到小本子上,提高我的閱讀欣賞能力。

  還有一件事也留給我很深的印象。魯迅先生在冬天的一個傍晚冒著嚴寒,給一個車伕包紮傷腳,還給車伕一些錢讓車伕回去養傷。這不正說明魯迅先生同情勞動人民,樂於幫助有困難的人嗎?轉載自中國作文網,請保留此標記這一點,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在班上,如果哪位同學有困難,或是向我借東西,我總是熱心幫助,儘量做到有求必應。在家裡,凡是鄰居叔叔伯伯有事出去,我總是主動承擔照顧小孩的任務。平時回家一寫完作業,我就使出渾身解數,教小弟弟、小妹妹唱歌、畫畫,給他們講故事,帶他們做遊戲,讓他們儘量不去打擾叔叔、伯伯們的工作、休息,害得人們老叫我“業餘小保姆”。這點,我還要繼續努力。

  文章介紹魯迅的最後一件事也很感人。魯迅先生生前十分關心他的女傭人阿三,阿三因為丈夫失業而心情不好,眼睛生病時,魯迅先生就不讓她乾重活,讓她多休息。這充分體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多為別人著想的甜頭我也是嘗過的。以前,我們各組辦小報時,我總是大方地解囊給別的組借水彩筆、鋼筆,幫他們抄文章、畫圖。當我需要幫助時,他們也回頭來幫我,使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有的時候,同學不小心把我的東西弄壞了,我表現出慷慨大度;當我“陷人”困境,“不能自拔”時,被我原諒過的人就“拔刀相助”,把我救出“困境”。所以,我確信你只要為別人著想,那他一定會在你需要幫助時幫助你。 我要做魯迅先生詩句中的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