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許廣平手稿解密,還原被刪改的《魯迅回憶錄》

許廣平手稿解密,還原被刪改的《魯迅回憶錄》

許廣平手稿解密,還原被刪改的《魯迅回憶錄》

  “過去幾十年對魯迅的描述是偏頗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近日,《魯迅回憶錄(手稿本)》首發式上,魯迅之孫周令飛如是說。

  在大陸學界,魯迅研究是現代文學領域持久熱門的課題,關於魯迅的第一手資料歷來備受關注。1961年,魯迅夫人許廣平寫的《魯迅回憶錄》初版面世,限於當時政治環境,該書在寫作、出版過程中受到極左意識形態干擾,留下了許多特殊的時代烙印,而許廣平的手稿,50年來一直塵封於上海魯迅紀念館中,時至今日才得以本來面目公開出版。新舊兩個版本的《魯迅回憶錄》對照,其中增刪改動之處頗多玄機,耐人尋味。

“個人執筆,集體創作”

  《魯迅回憶錄(手稿本)》主編、現年82歲高齡的魯迅之子周海嬰表示,舊版回憶錄的關鍵之處在於“媽媽執筆,集體創作,上級拍板”,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的書籍,不可能沒有違背作者原意的處理,甚至一些重要歷史事實的敘述,都因此蒙上塵埃。“真正能夠反映魯迅真實生平的書,就是現在出版的‘手稿本’,這是完全按照被創作組改動前的媽媽手稿來製作出版的。”周海嬰說,手稿本的'出版,既是自己和周令飛兩代人的努力目標,也是母親許廣平的遺願。“母親和父親生活了十幾年,從學生到終身伴侶,她說過她死後,手稿可以一個字不修改地發表。”

  按照許廣平在手稿本前言中的記述,1959年寫作《魯迅回憶錄》,一是因為當時魯迅已逝世23年,許多朋友催促許廣平寫回憶文章;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為建國10週年大慶獻禮。“大躍進的精神感召了我;‘十一’獻禮的洶湧熱潮又鞭策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