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魯迅《祝福》讀後感

魯迅《祝福》讀後感

魯迅《祝福》讀後感

  讀了魯迅的祝福該篇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祝福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魯迅《祝福》讀後感篇一】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地向前,最終又無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

  是誰在黑暗中嘆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其間,無奈獨流水……

  祥林嫂——一箇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援著沉重的壓力,經歷著時代輪迴,四季交替,在凜凜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死亡,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

  祥林嫂懷著對世界的渴望來到了人世,卻帶著無盡的愁苦古都離開了。憐憫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對社會的評判。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樣是生活在舊社會,同樣是受盡煎熬,同樣是艱難的朝向遠方,滿滿的逝去,留下一個沉痛的身影。這與祥林嫂驚人的相同。封建社會的腐朽,還有那艱苦掙扎的農民,一聲聲無奈的嘆息,隨著一個王朝的滅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點蹤跡。

  當清晨的風颳起第一粒沙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電視畫面一樣,不自然扭動了一下,立即轉向原貌,雲依舊飛。風依舊吹,但我們都隱隱約約地感到這一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

  朝露曇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為虛無,東流水去無從返,倚心驚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

  悵然若失,仰觀前路,人生希望重重在,何必閉塞阻明月。一飲壺觴千滴醉,點滴心頭,一語憂傷歸空盡,只留一顆晶瑩淚,懸在空中,留在感人心。

【魯迅《祝福》讀後感篇二】

  中學時代我們都讀過小說《祝福》,老師也只是給我們講了這部小說主要反映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祥林嫂就是典型的受迫害的勞動婦女,實際上我是並不理解的,因為這多少有些從理論原則出發而脫離本文描寫實際。幾年後的今天當我重新拾起它去讀它時才有了全新的感受、理解。《祝福》是魯迅先生一九二四年所作的一篇小說。小說描寫了舊社會的一個普通的善良的無知的女性所經歷的苦難,最終不幸被迫害致死的故事。他把犀利的筆鋒照直刺向黑暗的封建社會,把其中的醜惡和骯髒悉數抖落出來。他深刻揭露了舊社會勞動婦女的悲慘狀況,無情鞭撻了長期迫害勞動婦女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

  在舊社會,婚姻是不自由的。在雄偉輝煌的紫金殿是這樣,在窮鄉僻壤的`小城鎮是這樣,在閉塞的小鄉村更不必說。婚姻行為變為商品買賣,在舊社會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為了小叔娶老婆,把她嫁給賀老六,在族人的眼中是天經地義的事,賀老六花錢買老婆,似乎也是無可厚非。反抗是不起作用的,女人嫁到男家,如同綿羊被趕進屠宰場。“只要用繩子一捆,塞在花轎裡,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光上房門,就完事了 。”可見,婦女們除了受族權迫害外,還要受名正言順的夫權的迫害,這使得婦女們的狀況更加悲慘。

  祥林嫂受族權和夫權的迫害要她改嫁和老六時,由於受貞節觀的影響,展開了自發的抗爭。被搶時,她“哭喊了幾聲”,出嫁時,又嚎又哭,還撞破了頭。但是她的這種自發抗爭在強大的勢力面前是懦弱渺小的,對改變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她終於還是被強大的勢力征服了。魯迅透過對祥林嫂被族權、夫權迫害的描寫,告訴人們婦女淖入不能自拔的深淵的原因。

  阿毛死後,祥林嫂返回魯鎮,這一回情況更是糟糕。祥林嫂受到了神權的壓迫,原先僅有的一丁點權利也被剝奪了。柳媽的出現,加深了神權對祥林嫂的迫害,甚至使祥林嫂的精神徹底崩潰。祭祀時,四嬸不讓她取燭臺,免受苦求解脫,廟祝不讓她捐門檻,捐了門檻之後,依然沒有滿足她盼望的那一點微薄的渴望。“這一回她的變化非常大。”最後離開魯四老爺家,淪為乞丐。

  神權對人們的統治是相當隱蔽的,它使人們迷失了反抗的物件,神權對人們的壓迫是相當殘酷的,它不僅貪婪地榨取了無知的人們辛勞的血汗錢,而且給愚昧的人們戴上了沉重的思想枷鎖。其實,神權的統治就是以魯四老爺之流為背景的封建統治者變相的壓迫,他們屬於一個集團,所有的封建勢力假借神權實施對所有的貧困人民的統治。祥林嫂最後被神權逼入絕境,完全是由於她的精神首先崩潰了。由此可見,神權對人的精神統治的何等殘忍,而人們對此渾然不知。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祥林嫂的剛烈竟然也會被當作笑柄。那個年代的人們為什麼那麼麻木?那麼無情?面對如此不幸,脆弱的人,還是那麼殘忍.

  一次次被別人踐踏的自尊,一次次被人傷害的心靈,一次次被恥笑的命運。使這個可憐的女人過早的衰老。甚至選擇了死亡!或許死是她最好的解脫。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忘記這個如塵埃一樣卑微的生命。一切的苦難都隨著這個生命遠去。不知日後祥林嫂在土地廟捐的門檻還會不會有人記得那是替祥林嫂“贖罪”的物件。她有何錯?難道就因為他沒有生到大戶人家?沒有美滿的家庭?沒有快樂的人生?所以被人恥笑,被人嫌棄?然而這一切都是上天,是社會,是別人在她身上犯下的罪過,卻為何要她來贖?!

  經歷了太多的痛苦,不但沒有人的同情,沒有人的安慰。而且得到的無數人嘲笑。生在那個女人沒有地位的年代,是她最大的悲哀!包辦的婚姻一步步將她推向死亡!

  總之,祥林嫂是舊社會最下層的婦女代表,她的命運就是當時全中國婦女的命運,她的生活就是當時全中國婦女的縮影。魯迅先生同情這個階級。他無情地解剖這個階級,就是要人們勇敢地面對現實,為爭取勝利而尋找出路。魯迅先生更加痛恨封建統治者,是他們造成了人們命運的悲慘,帶給人們深重的災難。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又是個春節。如果真的有魯鎮這個地方那裡的人有該忙著“祝福”了吧!

  祝福!祝福一切有過苦難或正在經歷著苦難的人們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明天,我們今天的社會將會把溫暖傳遞,不會讓曾經的悲哀重演!現在的人們沐浴著理解和真正的憐憫!

  今天,當一輪紅日迎照著天邊的華彩,升起在這神州大地,那每一縷金絲,都蘊涵著幸福與溫暖。今天,當黨的旗幟飄帶著改革的春風,輕撫過這華夏沃土,那每一絲氣息,都飽含著關愛與溫馨。錦繡山河見證了民族的崛起,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億萬人民不會忘記是誰領導的。萬千感慨,無盡祝福,在此刻終匯成了一句:黨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