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2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瞭解魯迅先生,學習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2、練習從課文的主要內容中理解課文的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

  1、重點:練習從課文的主要內容中理解課文的思想。

  2、難點:練習從課文的主要內容中理解課文的思想。

  【教具】

  投影、掛圖。

  【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理解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繼續學習課文內容

  研讀討論第二部分(談《水滸傳》):

  1、齊讀第二部分課文。

  2、動手批註勾畫出四個字組成的成語。

  3、討論:

  “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這兩個成語是什麼意思?書中哪些句子寫出作者是囫圇吞棗地讀書,結果說得張冠李戴?

  4、魯迅是怎樣教育作者的`?

  “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聽了這句話比捱打捱罵還難受?

  5、小組彙報:

  ⑴ 從談《水滸傳》到送兩本書給作者的這件小事中,能體會到魯迅先生是什麼樣的人?

  (關心下一代。)

  ⑵ 教師小結:

  整理學生質疑,引導體會“伯父”透過一件小事對“我”的關心、愛撫。

  三、研讀討論第三部分(談“碰壁”)

  1、請勾畫出“伯父”和“我”的對話。

  2、魯迅先生說“碰壁”的原因是什麼?“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意?表現了魯迅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3、“恍然大悟”是什麼意思?作者當時真的明白了魯迅的話嗎?從哪裡可以看出“我”領會錯了?

  4、分角色讀課文(表演),指導讀。

  5、小組彙報:

  ⑴ 分角色朗讀(全體學生對朗讀情況作評價)。

  ⑵ 談談你對“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的理解。

  研讀討論第四、五部分(救助車伕)(略)。

  四、學習遷移

  1、學生根據本組討論的內容談體會,理解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學生彙報總結:

  學會了什麼?還想學什麼?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⑴ 受愛戴

  ⑵ 談“水滸”──關心下一代

  ⑶ 講“碰壁”──抨擊舊社會

  ⑷ 救護車伕──關心勞動人民。

  ⑸ 勸女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