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人物分析(精選7篇)
《駱駝祥子》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這篇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以祥子、虎妞為代表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讀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駱駝祥子人物分析(精選7篇),歡迎大家閱讀。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1
祥子是《駱駝祥子》裡的主人公。小說首先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了祥子的勤勞、剛強、儉樸和本分。他是一個由農村流入城市破產的農民。由於他“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田”,無法生活下去,18歲就跑到城裡謀生。“凡事以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他幾乎全都做過了”。經過比較和選擇,他決定以拉車為職業。他年輕力壯,“像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有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他得買車!”想起買車來,他眼紅心亮,因為掙出一輛車來,就可以不受拴車人的欺負,就能贏得一個獨立的勞動者的自由地位。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早出晚歸,風裡雨裡,不顧疲勞,拼命地拉,沒命地賓士。祥子不喝酒,不抽菸,不賭博,沒有任何嗜好。為了多節約幾文錢,他平時虧待自己,不敢吃好的;有時跑得口乾舌燥,胸口發辣,他也捨不得買包稍好的茶葉喝兩碗茶“補氣散火”,甚至得了病他也不願意花錢買藥,“自己硬挺著”。整整三年,祥子多拉快跑,省吃儉用,終於用血汗錢買上了漆板上映得出臉的新車。
熱愛勞動,不怕吃苦是祥子的本色。當祥子與虎妞結婚後的一段時間,虎妞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對他進行控制,不准他出去拉車,怕給她丟臉。不拉車的日子,他精神萎靡,坐立不安,像生了大病。虎妞打算出錢買車吃車份,他的回答是無論如何也得拉車。他覺得用拉車去掙口飯吃,是天下最有骨氣的事。
祥子做事認真負責,講究信用和義氣。他拉車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車上的曹先生。車碰壞了,曹先生被摔傷了,他感到很內疚,並提出以自己的工錢賠償損失。在思想進步的曹先生給了他一點較好的待遇和同情時,他懷著感激的心情,冒著極大的風險,為曹先生傳訊、看門。在自己積蓄遭到偵探的敲詐時,他寧肯承擔一切損失也不做於心有愧的事。
作品還展示了祥子極富同情心的一面。本來他在洋車伕中沉默寡言,平日很少跟他們交往。可是當它看到並不認識的小馬兒祖孫的悲苦境遇時,一聲不響地買了十個包子,送到他們老小面前,並且心裡覺得這樣做痛快。對備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儘量給予同情和幫助。這些,都顯示了祥子正直善良的可貴品質。
小說中的祥子像駱駝一樣沉默,不大講話,但他也有沉默中爆發的時候,這表現了他性格中反抗性的一面。當他對黑暗現實,並不一味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為了買車,他忍受這人們的驅使和白眼,但他的忍受是有限度的。楊宅的主人蔑視他,他便憤然辭職;孫偵探敲詐他,他也敢於“立起來,腦筋跳起多高,攥緊了拳頭”。而對於他一向不衝撞的劉四爺,他也以報復的心情把他趕下車來。這樣的祥子也像個正常人了。
在老舍的《駱駝祥子》中,虎妞是一個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又老又醜又會鬧騰”而又並非一無是處的獨特的女性。她是車廠主劉四唯一的女兒,一個三十七八的老姑娘,長的醜,脾氣又潑悍,但她自己也是遭到社會無情傷害的一個犧牲品。由於長期以來一直幫著父親經營車廠,她失去了自己的青春,也養成了一身男性化的“光棍”氣。她喜歡祥子,雖然採取了卑鄙的誘騙手段才與祥子結合,但是她知道,祥子不可能愛她,不採取這種手段就不可能愛她,不採取這種手段就不可能得到祥子。她有不少顯見的人格缺陷:粗俗,好享受等等。但是她對待祥子的本意不是恨,而是愛;只是她表達愛的方式,已經被她從屬的階級侷限和鄙俗觀念弄得扭曲畸型了。此外,由於長久的壓抑,她拼命想從祥子那裡奪回失去的青春的快樂,這種變態行為成了導致祥子心力憔悴的一個重要因素。她對祥子打算靠自食其力生活的限制使祥子感到這種獨立自由生活的願望和信念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虎妞最後的悲劇也不是以她的意志力為轉移的。在她和劉四以金錢利害為中心的父女關係中,劉四是屬於統治地位的。在這場矛盾中,虎妞成了失敗者、犧牲者,她錯估了在金錢關係搏鬥中的嚴酷無情,最終沒有逃脫出洋車伕的家庭所面臨的悲劇命運。虎妞的人物形象是多稜多義的,她的性格中,潑辣、豪橫、乖戾、狡黠都頗突出,也不無率直、苦澀和堪憐之處。
老舍在《駱駝祥子》裡塑造了一個性格複雜、充滿矛盾的虎妞。在中國現代文學的人物廊裡,她甚至是比祥子還要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
《駱駝祥子》以祥子為核心,除了虎妞,還塑造了其他許多人物。
像一個“土混混”出身的車廠老闆,是祥子的老闆和虎妞的父親。他對待車場工人在表面的客氣下掩藏著實際的兇狠。而他對待自己的女兒也毫無親情可言,只是剝奪女兒的青春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當女兒尋求婚姻的自主時,他就露出了自己兇狠的本來面目,不但把她和祥子全都趕出家門,還完全斷絕了父女關係,使虎妞在絕望中死去。大學教授曹先生,是小說中一個值得注意的人物。這個形象藝術上顯得單薄,雖然老舍在他身上花費筆墨挺多,卻不像祥子和虎妞那麼立體,那麼完整,給讀者留下那麼鮮明而深刻的印象。一個大學教授,有點“社會主義思想”的開明知識分子,是祥子的主人中“最好”的一個。能把祥子“當個人對待”。當祥子想重新振作時,第一個想起他來,趕忙去找他,請他幫忙出主意。但是,不難看出曹先生給予祥子的一切,不管出自多麼真誠的好意,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祥子受剝削受壓迫的社會地位,他不可能救祥子的命,也改變不了祥子墮落的墮落的命運。
小福子,一個本質善良卻命運悲慘的女子,是舊中國市民社會底層勞動女性命運的縮影。19歲就被她的父親賣給了一個軍官,被拋棄後回到家裡,為撫養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忍辱負重當了暗娼。她和祥子一家是鄰居,在交往中她和祥子產生了感情,虎妞死後她才敢表露出來。可是“貧窮”成了他們結合後的致命障礙,祥子終於離她而去。她最後淪落為最下等的娼妓,因不堪忍受蹂躪,自盡身亡。她的命運是貧窮家庭少女的普遍命運,讓人同情。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小說以祥子為核心,塑造了祥子這個典型人物形象,同時小說也寫出了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劉四爺的精明強幹;虎妞的潑辣、精明;曹先生的思索斟酌…這些和駱駝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不失為老舍先生自感最滿意的作品。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2
祥子是作家老舍筆下的人物,透過他的一生使我懂得了許多的人生道理。而其中最可貴的,莫過於“堅持”二字。
回顧祥子的一生,不知有過多少艱難困苦。從他進入北平,成為一個拉車伕開始,祥子就有了一個夢想: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為了這個夢想,他開始了辛勤的工作。每天回廠,他都要把所有車擦一遍,以此來換取自己在廠裡的居住權。日子平淡地過去,祥子始終在為夢想努力。幾年後,祥子終於攢夠了錢,買了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夢想雖已實現,但祥子並未懈怠,仍十分勤奮地工作。但不幸降臨:一天,祥子在拉車途中被大兵抓住,車也被扣留了。但經歷了最初的失落後,祥子沒有放棄逃出去的希望,堅持尋找著機會,終於在一次大亂中逃了出來。可是,祥子的車已經無法拿回,他便順走了三匹駱駝湊數。
祥子把駱駝賣了35元,又回到了車廠繼續工作。他一如既往的勤勞,每天拉車、擦車,風吹日曬卻又風雨無阻。他甚至拉上了包月,並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曹先生。同時,車廠主的女兒虎妞也愛上了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因為曹先生的關心,祥子很快又集齊了買車的錢。
就在這時,第二次打擊來臨:曹家出事了,曹先生被通緝。祥子的錢也被孫偵探敲詐一空。生活又一次給祥子以打擊。他終於發現了這個社會的黑暗,但他無能為力,他只能憑著心中的那一股樂觀的信念繼續堅持,並希望有朝一日能發現一個光明的角落生活下去。不過很可惜,並沒有這個地方。
虎妞嫁給了祥子,並資助他又買了一輛車,他憑著強大的內心、堅定的信念再次站了起來。不過很快又被絆倒——虎妞難產死去了。祥子賣了車,安葬了虎妞,這次,他終於一蹶不振了。他看透了世態炎涼,他不願意再奮鬥了,他的人生從此墜入了深淵。
祥子還是放棄了,他已經禁不住這重重打擊,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他的樂觀、勤勞、堅定、以及責任心被擊得粉碎。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堅持過,但那個黑暗的社會不給優秀的人生存的空間。祥子生不逢時,堅持又有何用。放棄使他墮落,最終,祥子吃喝嫖賭、渾渾噩噩地過完了一生。
一輛車、一個家,祥子的夢想是那麼簡單而樸素,但他的堅持並沒有換來好的結果,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令人唏噓。但這並不意味著堅持沒有意義,在當今這個公平公正的時代,每個人的努力都會得到回報,每個人的堅持都會被認可。所以我們應珍惜當下,用自己的奮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3
摘要:《駱駝祥子》是現代著名文學作品,也是一部享有世界聲譽的名著,全書以20年代舊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社會為背景,透過人力車伕祥子在吃人的社會制度壓榨下,最後被近滑向墮落的悲劇命運,形象地展現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人吃人的社會現實,揭示了反動勢力與廣大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控訴了舊社會對勞動人民的迫害,徹底否定了個人奮鬥的道路。對此,本文對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駱駝祥子;人物塑造;老舍;祥子;虎妞
《駱駝祥子》是著名劇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辛勤而且多產的作家之一。《駱駝祥子》在人物塑造上較為完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作者採用樸實無華的描述和細緻的心裡描寫,著力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讓人物活起來。如祥子如何愛車,為買車如何省吃儉用,拼命奔波,買到車以後所產生的美妙幻想,以及為攢錢再買車而不惜搶座、討價還價所引起的內心矛盾等,都寫得有聲有色,真實感人。
祥子是一個由農村流入城市的破產農民。他懷著強烈的生活願望,想憑藉自己的力氣和意志,買上一輛車,做一個自食其力,不受車主剝削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象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有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他得買車!”但是,吃人的社會是無情的,來自各方面的邪惡勢力,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祥子的希望:第一次,他遭到兵匪的禍害,不僅把剛買的新車丟掉,連命也幾乎賠上;第二次,又因為進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的牽連,被孫偵探敲詐了打算買車的全部積蓄;第三次,妻子虎妞的死,迫使他賣掉唯一賴以餬口的人力車。在遭受第一次打擊以後,他也還抱著堅強的決心,早起晚歸,不顧疲勞,拼命的搶座,賓士,“象一隻餓瘋的野獸”。但當他遭到特務的敲詐之後,他的生活信心驟然跌落,精神狀態也起了極大的變化。
雖然他對再買一輛車還未失去最後的希望,可是,他已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他好象是死了心,什麼也不想,給他個混一天是一天。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兒就做,手腳不閒著,幾轉就是一天,自己頂好學拉磨的驢,一問三不知,只會拉著磨走。”虎妞的死和小福子的上吊,毀滅了他最後的一點生活慾望。他走上了墮落的道路,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藉此維持他那毫無生趣的生命。祥子的悲劇命運的深刻根源,在於他是生活在一個地主、軍閥當權的舊中國,而這個社會是不給勞動人民以任何自由和出路的。不管你多麼要強、吃苦、耐勞,也不管你怎樣忍辱、受苦、掙扎,都只能像被罩在網裡的小鳥一樣,逃不脫它的羈絆和絞殺。
作者透過祥子的悲慘命運,對那個黑暗社會的揭露是深刻的,對它的批判是有力的。但也應該指出,祥子的走向墮落,固然是那個社會為他安排的道路,但頑強而又無效的個人奮鬥,也加深了他的悲劇性質。作者在對中國作為徹底否定,對祥子的強烈生活慾望表示深切關注的同時,也對他透過個人奮鬥求得生活改善的幻想進行了批判。
虎妞是剝削階級中的一個成員,她幫助劉四管理車廠,對車伕發潑耍刁,威風凜凜,靠著那種市儈作風管理車伕,處理事務,把車廠治理得井井有條。她雖然喜歡車伕祥子,卻時刻沒有把主人的架子放下來,動輒對他怒罵訓斥,缺少女性的溫柔體貼。她生性懶散,好逸惡勞,害怕吃苦,習慣於剝削階級的生活作風。她為了和祥子成親,和劉四鬧番了臉,在失去經濟來源的情況下,仍然遊手好閒,也不許祥子去拉車,她不能忍受祥子每天流過臭汗躺到她的炕上。她過慣了不勞而獲的生活,非常畏懼勞動者吃苦受累的貧困生活。
虎妞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舊中國剝削階級婦女的地位。她是剝削者,同時也是被剝削者。地位的反差使她的性格發生了變態,虎妞無法逃避命運對她的規定,像許多剝削階級的婦女一樣,虎妞最終被社會所吞噬,悲劇性地結束了她的一生。虎妞這一形象的塑造,以其鮮明、獨特、耐人尋味的個性化手段,為中國現代文學提供了舊中國剝削階級女性真實可信的形象。
小說圍繞祥子、虎妞,還描寫了當時社會中處於對立地位的兩種人:一種是被吃者,如有了自己的洋車卻仍然掙扎在死亡線上,最後流落街頭的老馬;有了妻室兒女卻不得不更加苦奔的大個子;打死自己的老婆,逼女為娼的二強子;為了養活自己的弟弟被迫出賣肉體的小福子。另外一種是吃人者,如陰毒狡猾、剝削成性的車廠主劉四,愚弄、壓榨、誘騙祥子的陳二奶奶、楊太太、夏太太,敲詐祥子的孫偵探等。這些人物雖然著墨不多,卻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駱駝祥子》的藝術成就,對老舍的創作來說,也顯示了他的獨特的風格。這部書的結構與故事發展,也是非常嚴謹的。雖然除了開端幾章,敘述駱駝與祥子的關係,說明怎樣把駱駝二字加在祥子這個名字上面的歷史,似乎有些鬆散,但小說始終是圍繞著兩個線索而展開的:其一是祥子的好強,他希望自己有一輛車子,車子成為他的理想,他不斷地在為完成這個理想而生活,而奮鬥,以至於失敗和墮落,這是屬於他內心的一面。總之,全書結構嚴謹而又單純,以祥子在希望中掙扎,幻滅中墮落為線索,透過他的全部動作,把筆峰伸展到下層社會各個角落,勾畫出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交織成一幅複雜的社會圖景。老舍透過對祥子的同情,從而抒發自己對黑暗社會的憤怒和抗議,使作品產生了更大的藝術效果。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4
讀完《駱駝祥子》後,書中的老馬祖孫帶給我很大的感觸。今天,我就想談談老馬祖孫。
在書中,老馬祖孫只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茶館裡,當時祥子也在茶館裡,那正是虎妞找他的三天後,老馬是先進茶館的,把小馬兒留在外面看車。“一進來,摸住條板凳便坐下了,掙扎著說了句:‘沏一壺。’”。說句話還要“掙扎”,說明車伕老馬的疲乏、憔悴,這兩個詞用得生動傳神。
因為老馬的病態,大家都很擔憂,老馬也很溫柔親切、翩翩有禮,並沒有被生活所打倒。這個場景,同時也寫出勞動人民之間的友愛、溫情。在接著吃包子的時候,小馬兒進來了,祖孫倆很謙讓,互相體諒,表現出家人之間的溫馨。小馬兒不願老馬談起他的父母,這也說明他很要強。同時,小馬兒說要拉爺爺回家,一個得意,突顯出老馬的欣慰。在最後老馬祖孫走的時候,那一番關於生計的對話,也表現出小馬兒的精打細算和擔當。
祥子在老馬身上看到自己被虎妞威懾的將來,在小馬兒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悲哀的是,那是祥子正被虎妞控制,他只看到自己灰暗的將來,並沒有從老馬祖孫身上看到好的品質和堅韌的性格,而只看到無盡的黑暗,這也導致他之後步入黑暗,可以說,老馬祖孫的兩次出現,牽動著祥子的命運,為祥子最後的墮落做鋪墊。
老馬第二次出現,是在街上和喪膽遊魂的祥子偶遇。那時小馬兒已經死了半年多了,這是老馬心底的痛,但他很堅強,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同時,經過這麼多,他對世間看得更通透了,也勸祥子不要一個人幹,他讓祥子明白:並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我覺得老舍也借老馬之口道出這篇小說“不給好人留活路”的中心。雖然老馬這一番話很悲觀,卻很深刻。
同時,老馬也跟祥子說了小福子可能在白房子裡,這讓祥子有了希望,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也為下文祥子得知一切之後的心如死灰,徹底喪失希望埋下伏筆。
通觀全文,雖然老馬祖孫出場次數很少,但他們一直都以堅強、不屈不撓的正能量的形象出現在書中。我想:如果祥子不是心中無望,受生活所迫,他在看到老馬祖孫後,應該會重燃鬥志,也許那樣,結局就會不一樣了吧!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5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採用最樸實自然的筆調寫下了《駱駝祥子》這本書,透過祥子展現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來反應人性中的墮落因子以及整個社會的弊病與黑暗。
祥子,作為書中的男主人公。他生活在軍閥混戰時期,以拉車為生。小說一開始,祥子是一個年輕力壯的高等車伕,透過自己每天省吃儉用,外加辛勤工作,成功賺到了一輛車。不過,祥子的地位依舊十分低下。之後,祥子被迫到了人和車廠上班。但被人和車廠的老闆劉四爺和女兒虎妞利用,以達到各自的目的。最後,祥子家毀人亡,在一處茶館裡看到了一個老年車伕,也彷彿預見了未來的自己。最後,因為現實的逼迫,祥子從高等車伕一步步墮落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老舍先生透過一系列的情節,描繪出北京底層車伕的悽慘生活和命運。
祥子這個人物形象和魯迅筆下的閏土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充滿活力,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並且願意為了這個美好未來不斷努力。可是在封建舊社會的大背景下,外加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迫,一次次的風霜刀劍把他們的心頭熱血冰凍、把他們的稜角磨平,最後他們成了一個個麻木的,失去靈魂的人。年輕時的活力與志向都被拋在了腦後,在社會的下層如殭屍般遊走。無奈,這是當時整個時代與社會背景造成的,祥子與閏土只是千萬人中的典型與代表,也是千萬個犧牲品中的兩個。
合上《駱駝祥子》,內心中更多的是悵恨與惘然,還有一些感嘆,畢竟個人的力量渺小,哪怕他們曾經不懈抗爭過,但是都成為了徒勞。幸運的是我生活在美好的現代,美好的中國。但是我也會努力學習,努力提升自我,畢竟這樣我才能為我們的國家早日實現偉大復興夢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6
祥子
一個曾經是那麼要強的頭等車伕,最後卻還是沒有掙扎出悲慘的命運yk。人生並不因為他的要強而多給予了他什麼,大兵、駱駝、曹宅、孫探長、虎妞、小福子……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讓他逃脫車伕的最終命運。他曾經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麼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輛車,他買車的積蓄,沒有招誰也沒有惹誰,不也就這樣沒了嗎?這能怨誰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yk。所以祥子最終變的和其它的車伕一樣,不再要強,養成了菸酒等他過去從來不肯沾染的東西,也就讓人覺得可以原諒了,所有的惡習似乎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不可饒恕了。可是祥子過去是一個怎樣要強的人啊!為了買車,他從生活中扣出每一點錢,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車伕強座,沒命的拉車,甚至連一口好茶也不願喝——雖然像他這樣的高等車伕喝點好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把自己當作鐵打的,拼命攢錢……事情卻常常不如人願,所有的意外都與願望悖道相馳。祥子的見聞和經歷將他磨礪成了另外一個人——與過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學會了所有的惡習,學會了和巡警找彆扭,學會了保養自己,成了一個混日子的車伕。有時他也曾想過應該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經歷他就沒了信心,要強又怎樣呢,自己過去不也要強過嗎,到頭來還不是和其他人一樣,還不如趁早快樂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後,連他最後的寄託--小福子也離開了這世界,他徹底的絕望了。一個由鄉間來的淳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夥子就這樣淪落成一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後像一條狗一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苦難與無奈。
虎妞
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一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一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於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結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來算去結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進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樣搭進了一條命還得不到個好名聲,人死了也沒人同情,看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好。
劉四爺
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一個兒子來接自己的班,女兒雖能幹但畢竟是女兒。由於女兒中年了還未出嫁,覺著對不起她,平日裡也挺讓著她,但卻不願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家產遂著女兒一起給了別人yk。於是斷絕了與女兒的關係,最後連女兒的墳也不知道在哪兒。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記了親情,當他醒悟過來是已為時過晚,相信當祥子將他趕下車,一個人久久的立在那兒的時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獨,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錢以外什麼也沒有了,甚至連女兒的墳也不能看上一眼yk。親情是可貴的,希望我們不要在失去它以後才懂得珍惜,那時我們也只能像劉四爺那樣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風流淚了。
曹先生
一個平凡的教書人,愛好傳統美術,因為信奉社會主義,所以待人寬和,被祥子認為是“聖人”yk。由於當局說他教書時的思想過激而被認為是革命黨,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風頭又回到了北平yk。後來又願意幫助祥子重新生活yk。一個極普通的人,只是由於待人寬和、民主,而被認為是“聖人”,其實僅憑這一點也應該、值得被祥子感激yk。雷鋒、焦裕錄都是平凡的人,他們做的也是平凡事,但是他們為別人帶來了幫助,因此他們被宏揚,被標榜yk。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只是一句鼓勵一句勸慰,就會讓別人感動一生,所以請不要吝惜那些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
高媽
心地善良、為人要強的老媽子,樂意幫助別人,經歷了不幸,學會了在舊社會最底層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開導祥子,是一個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善良、質樸,生活教會了她在社會上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細有心眼,是適應了舊社會的為數不多的勞動人民。
小馬兒的祖父
一個一輩子要強,最後卻連自己的小孫子也救不了的車伕。他似乎就是將來的祥子,他曾經也是要強的,身子也是那麼棒,也是那麼好心,又怎樣呢?最後連自己的小孫子也保不住,眼睜睜看著小孫子死在了自己的懷裡。他把這輩子的所有財產一輛破車給賣了,最後只能靠賣點東西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樣都是逃脫不了命運的車伕,最後悲慘的死在街頭。
小福子
一個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親賣給了一個軍官,軍官被調走後她又回到了孃家,母親已被父親打死,父親又酗酒成性,家裡沒有經濟來源,最後被父親賣到了窯子裡,自己上吊自殺了yk。小福子的一生也許就是那些張的有個模樣的大雜院裡的女孩必經的道路,她們沒有過錯,但是從她們出身開始就註定了她們的命運,既然已經是這樣了就沒有什麼道理沒有什麼公平可言了,命運就是這樣不講道理不講公平的,命運就是這樣的捉弄一切。小福子就這樣順應了命運,回到了她所來的地方,留給我們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無限的思考。
二強子
一個自暴自棄的車伕,把自己女兒賣了買了車,又風光了一陣,等錢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發脾氣,結果將自己的妻子打死了,賣了車辦完事,又開始拉車,天天喝的爛醉,家裡的兩個孩子也不管。女兒回來後,還逼著女兒養活一家人,時常回家找女兒要錢,要了錢又去喝的爛醉。二強子的行為是另人氣憤的,但是生活的壓迫使他喘不過氣,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當他清醒時又覺得對不住女兒和兩個二子,可是沒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車維持生活,而他又沒有祥子的要強,身體也不夠硬朗了,這使他更加自暴自棄,乾脆淪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敗類。
駱駝祥子人物分析 篇7
大家在看過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後,一定對劉四這個人物過目不忘了吧!
老劉最明顯的身份僅僅是一個人力車廠廠主,天天壓榨員工,催交車錢,是一個大大的“奸商”,一個真正的剝削階級“人才”。
文中道,他家的車錢收得比別家多,就是可以給車伕住。看來這位奸商也偶爾人性化一點。
文中也提到,他青年時是一個所謂“江湖中人”,俗稱地痞和黑道人物,燒殺搶掠,沒啥沒幹過。他是個有虎相之人,七十多歲也不佝僂,樣樣不亞於年輕人,甚至還有力氣“扣下鋪蓋,把未交車份的車伕給扔出廠去”!可謂是老當益壯。
此兄結過婚(大致是搶來的),但妻子只留下個有虎相的女兒。他這爸,心機老重了,仗著女兒在生意上是個女強人,依著人家不說,三十七八歲了,也不讓嫁出去,真把自己親生女兒當作賺錢機器了。
後來,虎妞與祥子走了,他這個作岳父的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結尾處在祥子車上出現,體現出一絲對女兒的關心,只是對“他的女兒”,可見,他對“岳父”這個職位極不負責。
綜上所述,劉四爺給我們印象是比較負面的,只有小小的細節,才可發覺他在地痞的表面下隱匿的一絲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