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路》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路》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路》

  引導語:魯迅雜文最美,是詩和政論結合,是思想與藝術完美交融,下面是有關他的《三閒集》雜文集中的《路》原文,我們一起閱讀了解吧。

  

  路〔1〕

  又記起了Gogol〔2〕做的《巡按使》的故事:中國也譯出過的。一個鄉間忽然紛傳皇帝使者要來私訪了,官員們都很恐怖,在客棧裡尋到一個疑似的人,便硬拉來奉承了一通。等到奉承十足之後,那人跑了,而聽說使者真到了,全臺演了一個啞口無言劇收場。

  上海的文界今年是恭迎無產階級文學使者,沸沸揚揚,說是要來了。問問黃包車伕,車伕說並未派遣。這車伕的本階級意識形態不行,早被別階級弄歪曲了罷。另外有人把握著,但不一定是工人。於是只好在大屋子裡尋,在客店裡尋,在洋人家裡尋,在書鋪子裡尋,在咖啡館裡尋……。

  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代,所以到否雖不可知,也須先行擁篲清道,或者傴僂奉迎。於是做人便難起來,口頭不說“無產”便是“非革命”,還好;“非革命”即是“反革命”,可就險了。這真要沒有出路。

  現在的人間也還是“大王好見,小鬼難當”的處所。出路是有的。何以無呢?只因多鬼祟,他們將一切路都要糟蹋了。這些都不要,才是出路。自己坦坦白白,聲明瞭因為沒法子,只好暫在炮屁股上掛一掛招牌,倒也是出路的萌芽。

  “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野草》序)

  還只說說,而革命文學家似乎不敢看見了,如果因此覺得沒有了出路,那可實在是很可憐,令我也有些不忍再動筆了。

  四月十日。

  【註解】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語絲》第四卷第十七期。

  〔2〕Gogol果戈理(HABACK]KFW,1809—1852),俄國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死魂靈》、喜劇《欽差大臣》(即《巡按使》)等。

  讀魯迅雜文精選有感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鋒,是中國的`偉大思想家。讀了他的雜文選後,我感觸很深。

  《世故三昧》裡的《爬和撞》,我讀了很多遍,它筆幽默,富有哲理性,是往篇很有趣的文章。文章裡既說了爬,又說了比爬更高階的撞。其寓意是告訴我伯:在生活中,如果做某件事失敗了,一定不要灰心喪氣,可以再試著用別的方法去做,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直到成功為止。到那時,你就會為成功而感到自豪,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記得七歲那年暑假,因為我體弱多病,爸爸決定送我去游泳。可是我膽子小,不敢下水,教練就命令我:“下去,勇敢點!”就這樣我扒著池邊撲騰著,過了幾天就能抱著游泳板在水裡遊了,可是好多天過去了,我始終不敢把游泳板丟下。這時教練看到膽子大的孩子都學會了,就趁我不注意一上抽走了游泳板,我立刻在水裡拼命地划動起來,腦子裡使勁地回想教練教過的動作,這樣,我雖然遊得很笨也喝過幾口水,但我終於學會了游泳。

  是的,人的一生總會碰到許多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地前進,成功就會與我們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