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永> 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選7篇)

柳永《望海潮》教案

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教案(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詞的知識。

  2.反覆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次詞的聲韻之美。

  3.學習鋪陳手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唐,盛行於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得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於詞牌和標題:此的標題是次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次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匯入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三、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三變”“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且是長調(慢詞)的倡導者,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柳永: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四.朗讀本詩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學生自由朗讀

  五.試著背誦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學生試著背誦

  二、學生齊讀

  三、解題

  望海潮,詞牌名,柳永開創的。

  四、具體分析詞

  (一)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著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著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裡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裡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著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著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二)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也是寫了山河水量個方面。“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裡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峰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裡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著眼;“十里”,從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接下來就寫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時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是杭州官員的遊樂,分兩方面寫的,一是“乘醉聽蕭鼓”宴酣之樂,二是“吟賞煙”山水之樂。“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是對官員的祝願。

  五、藝術特色

  本文是慢詞,所以在藝術手法上與小令有所不同。本詞重在用鋪敘的手法,例如“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前面一句是總說,這幾句是對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2

  一、溫故知新,夯實基礎

  1、關於“詞”:詞,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詞體萌芽於隋唐之際,與燕樂的盛行有關,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長短句。另有詩餘、樂府、琴趣、樂章等別稱。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詞風格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為主,以清麗婉約見長,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代表作者有蘇軾、辛棄疾等。

  3、詞按字數分為

  單調——一片(闋)小令——(58字以內)

  雙調——兩片(闋)中調——(59—90字)

  三疊——三片長調——(91字以上)

  四疊——四片

  二、創設情景,匯入解題

  1、播放杭州風景圖,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江南勝景自古叫人魂牽夢繞,而素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八月錢塘,西湖秀色。錢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的黃鐘大呂,西湖美景則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絲竹管絃。杭州的美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公元1158年的一天,當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顏亮讀完一首讚美杭州的詞作後,“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一統天下的願望更加迫切,隔年便以60萬大軍南下功宋。而他當時所讀到的這首詞就是100多年的詞人寫的《望海潮》。當然,若說是一首詞引發了一場戰爭,難免有些牽強附會,但這卻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柳永這首詞的影響之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望海潮》,再度領略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2、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本熱心功名事業,但仕途坎坷,47歲才中進士,做過幾任小官,終官於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之中尋求寄託。

  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寫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內容上,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女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愁思。

  柳永詞作流傳極廣,時人云“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3、寫作背景

  學生介紹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補充介紹: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任兩浙轉運使,駐守杭州。因身份懸殊,門禁森嚴,兩人無由相見。柳永就寫下了《望海潮》這首詞,先在歌伎中傳唱,結果很快就讓孫何聽到了。問及詞作者原來是故人,孫何便請柳永前去赴宴。所以這是一首投贈詞,目的是得到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

  三、合作探究,誦讀鑑賞

  (一)一輪誦讀,因聲求氣

  1、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詞能夠吸引地方長官孫何的注意,使得柳永能夠順利和故人相見呢?下面我們來聽一下影片朗誦,請同學們讀準字音,注意斷句,感受意境,初步體味作者的情感。

  2、標出注音

  參差(cēncī)天塹(qiàn)珠璣(jī)

  羅綺(qǐ)重(chóng)湖疊巘(yǎn)

  羌管(qiāng)釣叟(sǒu)千騎(jì)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樑。

  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

  重湖疊巘清嘉:巘,山峰。清嘉,秀麗。

  異日圖將好景: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4、學生齊讀,老師點撥

  注意節奏韻腳,讚頌的情感,情感飽滿,重讀的有氣勢,抒情的要舒緩。

  5、這首詞描寫的是杭州,作者筆下的杭州又是怎樣的呢?作者的情感怎樣?

  生活和平、富足安樂、景色優美、貿易昌盛、安定和諧、國泰民安、官民同樂等等。

  作者面對繁華的杭州,看到美麗的景色後深感欣慰,言語間充滿了讚美和愉悅之情。

  (二)二輪誦讀,因景明情

  【上片解讀】

  1、這首詞寫的是杭州,哪兩個詞最能體現杭州的特徵?

  明確:“形勝”和“繁華”。這四個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是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和繁華。

  自古杭州皆繁華,那麼作者在上片是從哪些角度來展現杭州的形勝與繁華的呢?

  明確:東南形勝—— 地理位置重要(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 社會條件優越(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會,那裡人才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有長期繁盛的歷史(這一句也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

  小結:這三句是全詞的總綱,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繁華”進行鋪敘。

  2、賞析“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柳永在上半闋描寫的杭州美在何處?發揮想象,描繪一下這幅畫面。

  明確:遠遠望去,柳樹像重重輕紗,掩映著一座座精美的橋樑。微風過處,翠綠色的簾幕在吹拂下輕輕擺動,城內高低錯落著十萬人家。

  思考:為什麼是“煙柳”?

  明確:柳樹在未出葉之前,只是黃嫩的芽,遠遠望去,彷彿一層淡色的煙雲。“煙”字寫出了柳樹迷離朦朧的意境。

  街巷橋邊,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在擋風的竹簾內,在綠色的帷幕中,高高低低層層疊疊掩映著萬千人家。給人一種什麼感覺?(有氣勢,場面宏大)而且古代評價一個地方是否繁華、政治是否清明、人民生活是否安定,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人口的多少,杭州有萬千人家,側面反映了都市的繁華,人民生活的安定。

  小結:這三句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垂柳含煙,薄霧如紗,彩橋似畫,簾幕輕擺,人煙阜盛,怡然安詳,正所謂“詩中有畫”,畫就在我們的理解和想象之中,現在腦海中勾勒出這幅畫面。

  3、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江南山溫水暖風景秀麗,有著獨特的柔美,與北方的剛健雄渾有所不同。但錢塘雖是江南城市,但並不缺少陽剛之氣,請看:“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本句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徵?請用語言描繪一下。

  明確:茂密如雲的大樹繞著江堤,奔騰的江潮捲起層層浪花,錢塘江就是一處天然的壕溝,一望無際。

  “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

  怒濤:洶湧的錢塘潮水,可見其澎湃與浩蕩。

  天塹:原意為天然的壕溝,這裡用來形容錢塘江。“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故描寫錢塘江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古人講究煉字,哪兩個字寫的好?意境有什麼不同?

  明確:“繞”樹環繞堤岸的迤邐之態,動靜結合,江堤蜿蜒迤邐,樹木鬱郁蒼蒼,雲遮霧罩,恬靜優美。“卷”有氣勢,濤似連天噴雪來,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錢塘江堤,巨浪翻滾,一時間,碎玉亂瓊,洶湧澎湃,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小結:可見柳永也能用豪氣。此句的氣勢不亞於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下於蘇軾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這些描寫主要抓住了景物,這又體現了錢塘的什麼特點?

  明確:形勝。作者緊扣“東南形勝”,選擇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寫出了江堤曲折,江濤濁浪排空,動靜結合,氣象萬千,堪比豪放詞風。

  4、賞析:“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翻譯:市場上擺放的都是珠寶,家家戶戶堆滿了美麗的綢緞,人們競相攀比富庶豪華。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家裡綾羅綢緞,五光十色,那種華貴,那種富足,令人嚮往。

  這裡的人民到底有多富庶呢?柳永是如何表現的?

  明確:兩個意象——珠璣(珠玉寶石)和羅綺(綾羅綢緞),是財富的象徵,這裡並不是少數人擁有,而是市列,戶盈,家家戶戶都有,市上到處陳列著珠寶, 家家穿戴都是綾羅綢緞,而且人們競相誇耀奢侈豪華。柳永只抓住了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和人民的殷富反映了出來。

  小結:上片採用了“總——分”式結構,就杭州各個方面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刻畫,再現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齊讀上片。

  【下片解讀】

  1、作者覺得還是意猶未盡,未能寫盡杭州的盛景。於是在下半闋,他又描寫了哪些景物?又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風貌的呢?

  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明確:

  ①“重湖”三句:寫西湖與眾不同的美景,讓人看了如痴如醉;

  ②“羌管”三句:謝了生活在西湖邊上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一派祥和溫馨;

  ③“千騎”三句:寫不僅普通百姓是如此快樂,高官們也很受擁抱這樣的生活;

  ④對官員的美好祝願: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於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有如此一人間仙境。

  2、賞析西湖湖山之美

  西湖湖山之美作者用了兩個字進行概括——清嘉(清秀、秀麗的樣子),西湖的“清嘉”首先表現在哪裡呢?

  明確:“重湖”——寫西湖本身,西湖有裡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峰重疊。西湖水碧山青,所以說“清嘉”。

  接著寫山上的桂子和水中的荷花。相傳金主完顏亮看到此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南下攻宋那麼它到底美在何處?請同學分析。

  明確:

  ①“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 湖”,寫水中荷花;

  ②“三秋”從時間上寫桂子飄香,“十里”從空間上寫荷花滿湖。

  ③桂花開在秋季,清香淡雅,荷花開在夏季,冰清玉潔。全句不著形色而啟人聯想,形、色、香具備,把西湖最動人心脾、最美的景緻概括描述,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聯想空間。

  寫湖山之美為什麼單單選擇這兩種花呢?

  明確:這兩種花是西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從白居易《憶江南》中可知賞桂、觀潮歷來為杭州之勝景美事。

  關於桂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據說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情人的,這美麗的傳說更給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極耐人尋味。”這桂花,彷彿是上天格外恩賜,種滿西湖。這桂香,似乎並非人間所有,而是天香飄落,灑滿杭州。此時,明月朗照,嫦娥起舞,桂香撲鼻,在此情景中,不覺讓人也衣袂飄飄,恍若世外仙人了!

  讀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杭州夏天可以觀荷,秋天可以賞桂,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

  小結:試想,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閉目微嗅,桂香淡雅,沁人心脾;抬眼望去,荷花滿湖,亭亭玉立煙,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其中呢?

  3、賞析百姓生活的愉快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精神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形式上對仗工整,情韻悠揚,而且互文見義。

  “嬉嬉釣叟蓮娃”,嬉嬉,愉快的樣子。你能聯想到什麼?

  明確:採蓮少女清脆歡快的歌聲,垂釣老者微笑時臉上舒展的皺紋。可以說白髮垂釣翁,垂釣之餘,尚可乘興奏曲。紅顏採蓮女,弄蓮之時,亦能放聲歌唱。歌聲和笑語是最能體現幸福感的。一個“嬉嬉”就把市民歡樂祥和、安居樂業的神態,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百姓遊樂圖卷。

  4、賞析官員遊樂的場景

  這裡風景如畫,人民生活富足,悠閒安適,管理杭州的官員也沉醉其中,詞中是如何描寫的?

  明確:“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閒暇時,品酒賞樂,吟詩作畫,玩賞山水,是何等樂事!《醉翁亭記》中有一句話:“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官員是在樂什麼?

  明確:自然風光美,百姓安居樂業。

  乘醉聽簫鼓——宴酣之樂

  吟賞煙霞——山水之樂

  小結:眼觀風景優美,耳聽百姓嬉嬉,政治清明,萬物和諧,怎能不樂?這三句無一字寫情卻字字關情,無一字寫樂卻處處歡樂。

  5、解析寫作目的

  詞作中有一句話與描寫景物無關,但卻與作者的寫作目的有關,請找出來。

  明確:“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誰圖好景,回京誇誰?

  明確:孫何——投贈之作——祝他早日升官回京。

  好景具體指什麼?憑什麼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誇?

  明確:“好景”二字將以上所寫的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表面指杭州美景,實指孫何的政績成就,暗含對其政績的讚許,“鳳池”二字包含了對他的友情祝願。

  根據以上分析,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

  明確:

  ①讚美杭州的美好景緻;

  ②拜謁孫何,稱美孫何的執政能力和與民同樂的作風;

  ③預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得到提拔。

  (三)三輪誦讀,概括總結

  1、作者用如椽畫筆,一句一景,向我們細膩入微的描繪出杭州三重美,請大家總結出來。

  明確:第一重美,目之所遇,眼之所見,西湖四時,湖木花樹(美在風景);

  第二重美,民俗風情,奢華生活,晝夜笙歌,怡然自得(美在生活);

  第三重美,官員風流雅緻,官民同樂,政通人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在和諧)。

  2、本詞在藝術表現上,善於運用點染和鋪陳的手法。

  點染:本是國畫的術語。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借用到古典詩歌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這在寫景抒情詩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導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

  示例: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餘各句均是“染”,渲染遊子思鄉之情的傷悲。

  鋪陳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如《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找出詞中那些地方用了點染的方法,那些地方用了鋪陳手法。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用點的方法;自然風光之美、都市繁華之美、民生安樂之美用了染的方法,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

  “重湖疊巘清嘉”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是染。其中的染,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勝,三是人文風貌之佳。

  這首詞選取最典型、最具表現力的景物,從最有特色的角度,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對杭州的繁華景象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特別是對錢塘潮和西湖的描寫,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體形象。極力鋪排,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四、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1、試著以詩詞形式描寫自己熟悉的勝地勝景,特別是自己的家鄉的名勝。

  2、蒐集描寫西湖美景的詩詞,寫到自己的練筆筆記上。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3

  知識目標:

  1、瞭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

  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學習煉字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詩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反覆誦讀,感悟體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1、同學們去過杭州嗎?(我也沒有去過.)我這裡準備了兩幅杭州風景的圖片,大家欣賞一下。(展示課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麼樣的?我這裡沒有圖片了,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幅“文字圖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課件,板書課題、作者)

  2、明確探究學習的目標。(展示課件)

  3、介紹作者、背景,複習關於詞的知識,(展示課件)。

  二、誦讀課文,感知內容,體會意境。

  1、初讀課本,掃除字音障礙,詞義、詞的活用,分小組進行,小組成員互相核查。

  2、再讀課文,體會詞的音韻美。(本詞押“a”韻)。(指導學生齊讀)

  3、欣賞“文字圖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能說出大體意思就要熱情鼓勵)

  (1)哪些詞語最能概括體現出杭州的特徵?

  形勝、繁華(板書)

  (2)作者具體寫了哪些景物 或場面表現這些特徵?

  (同學找出具體景物和場面,並作簡要分析)景物 場面

  (3)這些景物給你什麼印象?一個詞(字)概括(美)

  景------美(板書)(有類似的詞語就可以)

  (4)生活場面呢?

  民------樂 官------愉 (板書)

  (5)一個詞概括“人間天堂”(板書)

  (6)探討最後一句,幫助加深理解全詞感情,照應投贈之作,“好景”值得誇耀----祝願早日回到京城。

  驚歎、讚美、羨慕的感情。(板書)

  (7)帶著感情再次誦讀課文

  小結文字圖畫:

  這些景物和場面,就是詩詞當中的意象,本詞藉助意象所給人的美的情趣,所體現出來的歡樂愉快的情調,就是本詞的意境。

  讓我們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詞,雖不一定“搖頭晃腦”,內心一定要傾情投入,把詞所體現的情調讀出來,感受詞的意境美。(先自由讀,再找一個同學範讀)。

  4、同學們讀的已經相當不錯了,換一種考查方式,前後四位同學一組,在詞中找出一句你們最欣賞的句子,藉助想象和聯想,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一人執筆,合作完成。

  (1)、找同學讀

  (2)、小組之間交流

  (3)、貼到後黑板“合作探究展示臺”上。

  5、學習探究藝術特色。

  作者為什麼把這首詞寫得這麼美?同學分析探討,在課文中找到依據並分析。

  (1) 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2) 先概括後具體,一句一景,從不同角度來寫,寫景有層次感。

  (3) 運用了比喻、誇張、鋪排、點燃、動靜結合等手法。

  (4) 用詞特別準確。

  作用:突出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6、情感態度價值觀: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贈之詞,多少有點誇大),應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結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找出二個用詞準確的例句並分析。

  2、課後練習第一題。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因聲求氣,掌握誦讀方法。

  2、推敲語言,體會煉字技巧。

  3、描述意境,學習點染藝術。

  【教學重點】

  1、體會煉字技巧。

  2、學習點染藝術。

  【教學難點】

  1、探尋主旨。

  2、背誦全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公元1161年,金大舉進攻北宋。據《鶴林玉露》一書記載:有一首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後人謝處厚有感於此,寫了一首詩:“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謝處厚把金兵大動干戈、大舉進攻北宋的責任歸到這首詞及其作者身上。

  完顏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為這首詞的關係?(肯定不是的,他們都誇大了文學的作用了。)但有一點肯定的是,這首詞的影響非常大。這首詞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柳永的《望海潮》。

  二、積累·整合

  1、柳永介紹。【據中國社科院楊義研究員統計,柳永今存下212首詞中,近40首詞近乎全景式地描繪大都市!】

  2、題目解說。既是詞牌(柳永自制之詞牌,與音樂有關),又是標題(與內容有關)。

  三、感受·鑑賞

  (一)因聲求氣,掌握誦讀方法。

  1、學生朗讀。

  2、教師正音。

  ①讀準字音。(注意韻腳)

  ②讀對句讀。(注意節奏)

  ③讀出情感。(注意抑揚)

  3、教師範讀。(或聽配樂朗誦)

  4、學生體味,師生齊讀。

  ①全詞感情飽滿,適度誇張,鏗鏘有力。

  ②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下片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

  5、概括主要內容。(結合註釋,整體把握全詞內容)

  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景象。

  下片:寫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狀況。

  (二)推敲語言,體會煉字技巧。【板書:煉字動詞數詞】

  1、“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朗讀】

  三句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裡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霜雪”比喻浪花。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湧,波浪滔滔之勢。寫出浪濤力度與氣勢,把浪花飛濺的情態寫得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濁浪排空來,排山倒海山可催的氣勢。城外,煙雲綠樹環繞著江堤平沙,江水湧起的波濤如霜如雪,錢塘天險無邊無涯。錢塘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寫杭州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朗讀】

  前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盪漾。“弄”使得吹笛人和採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著湖水盪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朗讀】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

  (三)描述意境,學習點染藝術。【板書:點染】

  1、解釋“點染”。

  詞(主要是慢詞)中的所謂“點染”,就是說,根據主題與藝術表現的需要,有的地方應予點明,有的地方則需要加以渲染。“點”即抽象評點,“染”即具體描寫,二者緊密相連,相互配合,裡互外應,便造成強大的攻勢,表現鮮明的情志,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點染”很像議論文中的總說與分說,“點”是總提,“染”是分說;“點”是中鋒突進,“染”是側翼包抄。光有“點”,無法感動別人;光有“染”,也很難使景物具有感情的光彩。

  2、《望海潮》運用了點染手法,請加以說明。

  ①形勝——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②都會——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③繁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④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四、思考·領悟

  有人說柳永的《望海潮》是投贈之作。這一詞的寫作目的是為了求得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因而難免要對對方加以讚揚甚至奉承,這就使得這首詞在最後出現了一個格調不高的結尾。你同意這個看法嗎?為什麼?【討論】【主旨的多元解讀】

  意見一詞的結尾格調不高,沖淡了這裡的詩情畫意,難怪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中評價柳永“格固不高”。(《教參》的看法)

  意見二作者在詞中全面、細緻地描繪了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和豔羨之情。詞的結尾寫到的一個地方官吏的形象,和詞中描寫的“釣叟蓮娃”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美麗壯觀的景象,繁榮富足的生活,不僅生於斯長於斯的普通百姓安居樂業,縱使盼望或即將進入中樞的地方官吏也流連忘返。“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不過從側面襯托了此地湖山的清嘉。曾經住過杭州的人,或是在杭州當官的人,即使高升了,又如何捨得這裡的青山秀水美人呢!只好將它畫了下來,帶進京去,誇示於同僚了。

  五、應用·拓展

  比較閱讀柳永《望海潮》與林升《題臨安邸》這兩首描寫杭州的作品,看看它們在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上的不同。(課堂時間不夠,可以作為課後作業。)

  六、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背誦《望海潮》。

  2、發揮想像,用散文化的語句改寫“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柳永及他的詞的創作成就。

  2、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3、學習本詞中鋪敘的表現手法。

  二、學情分析:

  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對古詩詞的瞭解和積累,初步掌握分析標題,聯絡作者的生平思想,品味意象,感受揣摩意境的等古詩詞的鑑賞方法,透過學習本詩,進一步鞏固聯想、想像等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

  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四、教學難點:

  學習本詞中鋪敘的表現手法。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詞的基本知識: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餘”;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響: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於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主,他繼承和發展了民間詞的傳統,開創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群眾基礎,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

  (四)整體感知。

  1。請同學聽錄音,注意詞中生字的讀音,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場景?並試著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受?

  2。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這首詞。

  (1)先看詞的題目,詞的題目是不同於詩的題目的,詩的題目一般概括的是詩的內容,詞的題目則是詞的格律。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每句的字數、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闕”或“片”。望海潮這個詞牌名就是柳永開創的,取自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之意。關於這首詞的寫作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講述故事)

  (2)詩詞賞析:

  A。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鑑賞: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綠柳含煙,畫橋流水,門上懸著擋風的竹簾,窗上掛著翠綠的帷幕,還有那高高低低的亭臺樓閣,這裡大約住著十萬戶人家。“煙柳畫橋”,是說柳色如煙,彩橋似畫。臥波如虹的長橋,掩映在惹霧含煙的楊柳之中,顯然,這是城外遊覽區的景色。那麼,城中的居住區又是怎樣呢?四個字:“風簾翠幕”。“風簾”,是擋風的簾子。“翠幕”,是翠綠色的帷幕。這是對華美房舍的刻畫。詞人在這裡是惜墨如金。乍看起來,寥寥四字,似乎遠不足以反映人民的富裕。其實並非如此,只要細細品嚼就會感到,這四個字言簡意賅,容量很大。既然住的是窗掛風簾、門懸帷幕的漂亮房舍,那麼,房子主人的殷實富有自然是不言而喻了。而這樣的殷實之家如果只是屈指可數的十戶八戶,那當然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然而卻竟有“十萬”之多,這就不能不令人驚歎這座人煙稠密的大城市是何等地物阜民康了。“參差”,本指長短不齊,這裡形容城中房屋櫛比鱗次,高低不一。“十萬”是個約數,並非確指。

  B。示例: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鑑賞: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這裡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

  古木參天的綠樹環繞著江堤,洶湧的波濤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奔騰不息的錢塘江綿延無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雲樹”,形容樹木茂密,遠望如雲。“天塹”,原指長江,這裡指錢塘江。詞人這裡描繪的是這樣一幅畫卷:綠雲一般的樹木,護繞著巨龍似的江堤;堤外狂波怒濤,飛花濺沫;放眼望去,江海一片,寬闊無邊,真不愧為天然的險阻屏障。詞人所以要選擇錢塘江潮的鏡頭,那是因為“浙江之潮,天下偉觀也”(周密《觀潮》)。大江之上,一旦潮來,長風鼓浪,波推濤吼,玉城雪嶺般的潮水,如千軍萬馬滾滾而來,大有吞天沃日之勢。詞人寫江潮的目的,在於襯托杭州形勢的險要,是對首句“形勝”二字的展開,從而使這個“三吳都會”在華美之中而顯得壯麗。

  C。示例: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鑑賞: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市場裡擺滿了珠寶等珍貴商品,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著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戶戶都滿是綾羅綢緞。“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杭州的富庶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但這兩者都是婦女常用的裝飾用品,暗示城市的聲色之盛。至此,詞人又筆鋒迴轉,從另一角度進一步描寫都市的繁華景象。“市列珠璣”,是說市面上陳列著珍珠寶玉,這是寫發達的商業。“戶盈羅綺”,是指人們穿戴著綾羅綢緞,這是寫家庭的富足。“競豪奢”,是說人們在比賽豪華闊氣。一個城市的繁華富有,往往是由多方面表現出來的,而細軟之物則最能代表財富。詞人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僅僅選取了珠寶、服飾來形容這個城市的豪奢競逐,這充分顯示了詞人選材的匠心和剪裁的精工。

  D。示例: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鑑賞: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裡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景色宜人,非常清秀美麗。三秋時節桂花飄香,映日荷花綿延十里,芬芳馥郁,令人陶醉。“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裡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峰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裡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著眼;“十里”,從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偌大的西湖,一到夏季,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送林子方》)。滿湖田田的荷葉亭亭玉立,嬌嫩的荷花,如美人出浴。這裡,由於詞人採用了互相照應、變幻騰挪的手法,從湖寫到山,從樹寫到花,從夏寫到秋,因此參差交織,跌宕多姿,把美麗的西湖寫得神采飛動,逼真欲現。

  E。示例::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鑑賞: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是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如果說對西湖景色的描寫,詞人是憑著視覺的話,那麼,接下去對遊湖的描繪,則主要是憑著聽覺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弄”,吹奏。“菱歌”,採菱少女唱的歌。“泛”,漂浮,盪漾。這裡,詞人所展現的是這樣一幅遊湖圖:美麗的西湖,日夜都有遊人泛舟,白天,悠揚的笛聲在晴空裡盪漾;晚上,婉轉的菱歌在夜空中漂浮;垂釣的老翁笑逐顏開,採蓮的姑娘歡歌嬉鬧。讀到這裡,我們如果掩卷品味,凝神遐想,可能會有置身其境之感,被那歌聲笛韻所陶醉。詞人就是這樣眼耳並用,任情揮灑,抓住了最富有表現力的事物,把西湖寫得有聲有色,充滿了詩情畫意。

  (五)小結。

  這首詞著力描寫了錢塘江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藉以歌頌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

  世俗失意了一位官員,卻造就了一位詞壇的傳奇。或許柳永自己也沒有想到他身後在中國文學史上會佔有這樣一個重要位置。歷史記住了柳永,只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經歷和那歪打正著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一個人在社會這架大算盤上只是一顆珠子,他受命運的擺弄;但是在自身這架小算盤上他卻是一隻撥著算珠的手。才華、時間、精力、意志、學識、環境通通變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個人很難選擇環境,卻可以利用環境,大約每個人都有他基本的條件,也有基本的才學,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來全在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怎麼處理。就像黃山上的迎客松,立於懸崖絕壁,沐著霜風雪雨,就漸漸幹挺如鐵,葉茂如雲,遊人見了都要敬之仰之了。所以,同學們,利用好你所擁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當你認為人生的大門已經關閉時,或許早已有一扇窗為你開啟。

  寫作特點。鋪敘:是指用整齊的語句優美的描述詳盡的描繪某一物件的手法。例子:

  (1)上片中“東南……”是點,點染了杭州城的繁華熱鬧,宏偉氣派。接著從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透過具體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了大都市的風彩。

  (2)下片中“重湖……”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從山色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描述。

  (七)課堂朗讀背誦

  六、板書。

  望海潮

  柳永

  1。地理位置歷史傳統史驚歎、

  2.自然景觀環境優美、

  3市井面貌經濟繁榮讚美

  4.生活圖景生活安定羨慕

  七、作業:

  背誦這首詞。

  八、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成功落實了教學目標123的內容,學生透過課堂朗讀,基本成誦,建立了對詞的音樂美的基本印象,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落實了一些疑難語句的理解,課堂教學是有效的。但教學中發現,學生在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方面還顯得信心不足,這與詩詞賞析實踐偏少有關,課後還需創設機會,增加閱讀實踐,實現閱讀鑑賞能力的提升。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反覆誦讀感受詞的音律美,品味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煉字的藝術,體會詞人熱愛祖國河山秀麗風光的情懷。欣賞詞中鋪陳描述的表現手法,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壯闊優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詞的藝術特色。瞭解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反覆誦讀感受詞的音律美,品味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煉字的藝術,感受詞人熱愛祖國河山秀麗風光的情懷是學習重點,欣賞詞中鋪陳描述的表現手法,感悟詞的壯闊優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詞的藝術特色是難點。

  【教學方法】

  反覆誦讀合作探究審美欣賞

  【輔助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略)

  二、配樂朗讀,讀出節奏,感受語言美。

  【學生朗讀後,教師指導節奏、用韻,示範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美感】

  三、知人論世,瞭解背景,感悟詞意。

  【學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內容)和風格,簡介背景,體會詞的意境與作者的情感。】

  【上片】寫杭州城的風光優美與經濟繁華。

  【下片】寫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與祥和歡樂的生活畫面(形勝、繁華)

  【詞的背景與風格簡介】

  四、誦讀欣賞

  【誦讀要求】讀出優美的風景,讀出優雅的語言,讀出審美的激情。

  【誦讀指導】節奏鮮明,抑揚頓挫,適度誇張,情感豐富,韻味十足,餘味無窮。

  【上片】首句讀出驚喜感嘆之氣。杭州風景詞句,要讀得婉轉清麗,讀出驚豔讚歎之情;錢塘江觀潮詞句,要字字鏗鏘,讀出大潮雷霆萬鈞之勢和觀賞者的驚歎之情。“競豪奢”語氣要上揚而有餘味。

  【下片】讀西湖美景的句子,節奏要深情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結尾要讀出對朋友誠摯的褒揚與祝願之情。

  五、合作探究賞析(品味語言、感受意境、欣賞簡析)

  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從意象氛圍、表現手法或者煉字等任一方面簡單說明喜歡的理由。

  六、遷移拓展、比較鑑賞

  善於鋪敘,是此詞一大特色。作者從不同角度精心選取最典型的景物,一句一景,從時空極力鋪排,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杭州的極度繁華。

  試比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與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一時、一地、一景的集中描述與細緻刻畫。寫一段文字,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作家的作品,並簡單說明理由。

  【文字與資料】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註釋】形勝:地理條件優越。三吳:吳興、吳郡、令稽為三吳。都會:大都市。參差:指房屋樓閣高低不齊。雲樹:樹木遠望似雲,極言其多。怒濤:洶湧的潮水。霜雪:比喻浪花。天塹(qiàn):天然的險阻,指錢塘江。珠璣:泛指珍寶等珍貴商品。盈:充滿,言其多。重湖:西湖以白堤為界分外湖、裡湖,故稱重湖。疊巘(yǎn)):重疊的山峰。清嘉:清秀美麗。嘉,一般作“佳”。三秋:農曆九月。羌管:笛子出自羌族,故稱羌管,泛指樂器。泛夜:指在夜間飛揚。嬉嬉:歡樂快活。蓮娃:採蓮姑娘。千騎:形容州郡長宮出行隨從眾多。高牙:古代將軍旗竿用象牙裝飾,故稱牙旗。這裡指大官高揚的儀仗旗幟。煙霞:山水美景。圖:描繪。鳳池:鳳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這裡泛指朝廷。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南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柳永《望海潮》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2、理解這首詞蘊含的思想感情,並分析其意境之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悟少年柳永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禮讚的豪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過程和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

  【教學重點】

  品味柳永詞的婉約之美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詞人內心情感與外在詞風形成的關聯。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要點:瞭解詞的知識,柳永生平經歷及作品特點,講析第一首詞《望海潮》。

  一、課文匯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蘇軾曾在《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中這樣描寫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將西湖與西子相比可謂推陳出新,愈發顯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態。而南宋還有一位著名詞人柳永也對杭州和西湖情有獨鍾,寫下了著名的詞作《望海潮》。傳說金主完顏亮讀到這首詞後,對“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於1161年大舉進攻南宋,雖未成功,但柳永也差點成了千古罪人。當然,這只是前人牽強附會的說法,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柳永這首詞影響非常大。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該詞,再度領略古都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吧。

  二、賞析《望海潮》:

  1、齊讀課文,結合註解瞭解詞的大意。

  2、強調以下詞語的音、形、義

  形勝:地理形勢重要。

  參差:形容樓閣高低不平。

  天塹:天然的壕溝,此處形容錢塘江的壯闊。塹,qiàn。

  重湖疊巘清嘉:巘yǎn,山峰。清嘉,秀麗。

  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指高官孫何。

  異日圖將好景:圖,畫下來。將,助詞,無實義。

  3、本詞主要描寫了什麼內容?

  背景:這是一首投贈之作。真宗鹹平末年,少年柳永前往京城開封應考,路經錢塘,為了謁見兩浙轉運史孫何,而寫下了這首詞投贈他。

  內容:詞主要描繪了北宋時期杭州景象。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4、合作探究,賞析詞作。

  詞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錢塘”的繁華?

  詞作極力讚揚了杭州自然環境之秀美、城市經濟之繁榮、百姓生活之富裕安寧。作者從地理位置、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等方面表現了“錢塘”的繁華。

  上闋: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繁榮。

  總體介紹:

  “東南形勝”,地理位置重要;“三吳都會”,社會條件優越;“錢塘自古繁華”,有著長期繁盛的歷史。

  具體鋪敘:

  “煙柳畫橋,風聯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三吳都會。在街巷河橋的美麗環境中,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人煙十分稠密。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東南形勝。錢塘江岸,綠樹如雲,錢塘江水,洶湧壯觀,不愧為自然“形勝”之地。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錢塘繁華。市場上陳列著各種珠寶,普通人家也披羅著錦,滿目奢華景象。“競”字很好的寫出了杭州富民比奢華、鬥闊氣的情景。

  下闋:極寫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樂業。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山的美好。“三秋桂子”照應“疊巘”,“十里荷花”照應“重湖”。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百姓的遊樂。四季皆美的西湖,從早到晚都有遊興頗濃的人群,他們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無不祥和歡樂。(互文見義)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官員的遊樂。詞作最後直接讚美孫何的執政能力和與民同樂的作風,並預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詞的最後兩句雖然有粉飾太平的味道,卻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華奢靡的社會現實。

  5、品味語言,鑑賞形象。

  (1)若把“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中的“卷”改為“推”好不好,為什麼?

  “霜雪”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字顯得比較平板,力度和氣勢都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寫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一個“弄”字寫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採蓮少女快樂穿梭。“嬉嬉”二字將他們的快樂神態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出來。好一派歌舞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6、詞作表現手法

  點染結合。先總提,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獎等手法,極力鋪敘,從不同角度表現了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二、背景匯入:這是一首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要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求得地方長官的召見和賞識,因而難免要對對方加以讚揚甚至奉承。就寫了這一首詞進獻,所以在詞的上片極力讚揚杭州自然環境之美、城市經濟之繁榮。卻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榮奢靡的社會現實。那麼,下面我們來看本詞。

  三、整體感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評價柳詞說:“音律諧婉,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看註釋理解文意)完成課後第一題

  1、詞中描寫了那些景物?煙柳、花橋、風簾、帳幕、雲樹、怒濤、青山、桂花、荷花、煙霞。

  2、文中景物給你怎樣影響和聯想?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它的風姿倩影,令人一見鍾情。就連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吟出“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詩人說他之所以捨不得離開杭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杭州有個魅力的西湖。三面環山,碧波盈盈,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環湖的山有許多奇峰,瞧,那一對山峰高聳入雲,從山腳到山頂就像俯瞰刀劈,山頂雲霧繚繞,彷彿到仙境,向下看,真叫人心驚膽顫,這正是西湖十景裡著名的“雙峰插雲”。在西湖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靈隱寺、黃龍洞、煙霞洞、放鶴亭。歷史著名的詩人蘇軾和白居易在這裡修建了蘇堤和白堤。義大利馬可波羅說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雖然末句有獻媚的味道,格調顯得不高,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成為作者最好的明證。

  引導:結合上面的想象,說說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3、《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寫杭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位置:杭州是東南的重鎮。

  (2)歷史傳統:自古以來,杭州是繁華都市。

  (3)自然景觀:有著名的錢塘江、秀麗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築、設施美觀、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們安居樂業,處處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悅。

  四、問題探究:

  1、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有點,有染。”說的是詞的一種表現手法“點染”,它既有抽象的評點,又有具體的描述,二者緊密相連,表現鮮明的情志。本詞用的就是點染手法。比如上闋先點“錢塘自古繁華”然後染,展開描寫。運用動靜結合、比喻、誇張等手法,極力鋪排,從不同角度表現杭州的繁榮、美麗、富饒。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為人們津津樂道,西湖有許多景物,為何獨寫“桂子”和“荷花”?

  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憶江南》中有“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之句,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可見桂子和荷花最能畫出西湖的美景,從而展現杭州的風姿。

  3、“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有何深意?

  好景,除寫湖山勝況,市井繁華,還暗送頌孫何政績良好之意;“歸去鳳池誇”則暗含入朝執政之意。兩句歌頌並祝福孫何任滿報政於朝。

  五、小結:同學們,我想這清麗的詞句能開啟聯想、想象的思維空間。下去希望同學們多讀,去感受文中優美的藝術形象。

  板書:

  望海潮

  柳永

  詞的別稱:“詩餘”、“樂府”、“曲子詞”、“長短句”

  柳永:約987—1053年,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福建)人。世稱“柳屯田”。

  是詞史上第一個大量創制慢詞(長調)的詞人。

  地理環境

  歷史傳統

  《望海潮》自然景觀表現古都杭州的繁華和美麗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