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劉禹錫> 劉禹錫《生公講堂》賞析

劉禹錫《生公講堂》賞析

劉禹錫《生公講堂》賞析

  《生公講堂》作者為唐朝詩人、劉禹錫。其古詩全文如下: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後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這是劉禹錫組詩《金陵五題》的第四首,詠唱金陵的一處佛教古蹟。生公是對東晉高僧竺道生的尊稱。相傳他特別善於講說佛法,剛到蘇州時,由於不被瞭解,無人聽講,於是就對著石頭講了起來,結果石頭都受了感動,點頭讚許。“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諺語,就是說的這件事。

  【賞析】

  這是劉禹錫組詩《金陵五題》的第四首,詠唱金陵的一處佛教古蹟。生公是對東晉高僧竺道生的尊稱。相傳他特別善於講說佛法,剛到蘇州時,由於不被瞭解,無人聽講,於是就對著石頭講了起來,結果石頭都受了感動,點頭讚許。“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諺語,就是說的這件事。可以想見,他在金陵的傳法活動也一定是非常熱烈的,所以有“生公說法鬼神聽”一句。不說人聽,而說鬼神聽,形象地渲染了當時聽講人數的眾多和虔誠,這是深入一層寫。但後三句卻由熱變冷,轉寫生公身後的蕭條。蕭條的標誌是,當年的講堂現在已經一片冷清,連夜間都不用上鎖了。那莊嚴的高座,已是佈滿灰塵,無人過問。只有一方明月,還是像從前那樣,掛在天上,照著中庭。此詩章法是前一後三式,即前一句盛,後三句衰。與此相反的是前三後一式,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一般的七言絕句都是在第三句轉折,而這兩種的轉折一在第二句,一在第四句,皆屬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