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離騷> 離騷詞類活用

離騷詞類活用

離騷詞類活用

  《離騷》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醜惡,抨擊了他們的奸邪、縱慾、貪婪、淫蕩和強暴。下面是離騷詞類活用,一起來看一下吧。

  反 -- 返 離 --罹 見 --現 指-- 旨 濯 -- 濁

  絀 -- 黜 內 -- 納 從-- 縱 質-- 贄 反 -- 返

  被 --披 常 -- 長

  1.秦王必說見辰 “說”通“悅”,高興

  2.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反”通”返”, 會來

  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 震恐

  4.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 出現

  5.秦王還柱走 “還”通“環”,環繞

  6.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補充:

  多義詞【善】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善於,擅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此處活用,講作“嚮往”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諸葛亮《出師表》):好的.,美好的

  【度】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法度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估計

  【固】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本來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本來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本來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愚公移山》):固定,穩固,可引申為“固執”

  【相】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松齡《狼》):偏指一方,可譯為“你”、“他”、“我”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看,審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相國,宰相

  【反】

  忽反顧以遊目兮。(屈原《離騷》):翻轉,顛倒

  然而成敗異變,功出相反也。(賈誼《過秦論》):相反,對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史記·鴻門宴》):背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省不能及,其可怪與歟?(韓愈《師說》):反而,反倒

  【雖】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屈原《離騷》):即使,縱然

  雖無予之,路車疾馬?(《詩經·小雅·采菽》):難道

  【焉】

  馳椒丘且焉止息:語氣詞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在哪裡

  【修】

  餘雖好修姱以羈兮:美好的

  退將復修吾初服:修理,整理

  鄒忌修八尺有餘。(《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高、長

  詞類活用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譯為“嚮往”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分別譯為“加高”“加長”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形容詞的“為”動用法,譯為“為……而死”。

  【偭規矩而改錯】  錯,通“措”,施行。

  【忳鬱邑餘侘傺兮】   鬱邑,通“鬱悒”,憂愁苦悶,心情抑鬱不伸的樣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圓”。圓鑿(受榫頭的穿孔)

  【進不入以離尤兮】   離,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彌章】   章,通“彰”,明顯。

  【延佇乎吾將反】   反,通“返”,返回。

  拓展閱讀:高中文言文詞類活用歸納總結

  一.使動用法

  (一)名詞活用為使動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王,使動用法。使……稱王。

  2.欲闢土地,朝秦楚。《齊桓晉文之事》朝,使……朝見。

  3.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鴻門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榮汝身。《孔雀東南飛》榮,使……榮耀。

  (二)動詞活用為使動

  1.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騰”“起”用做使動詞:使蛟龍騰空,使鳳凰飛起)《滕王閣序》

  2.川澤紆其駭矚(駭,使動用法。使……吃驚)《滕王閣序》

  3.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屈”“竄”,用作使動。“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閣序》

  4.李牧連卻之(卻:使……退卻;擊退)《六國論》

  5.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師》亡,使……滅亡。

  6.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活,使動用法。使……活。

  7.乘犢車,從吏卒。《赤壁之戰》從,使……跟從。

  8.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走,使……逃跑。

  (三)形容詞活用作使動

  1.危士臣,構怨於諸侯。《齊桓晉文之事》危,使……危險。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報任安書》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孔雀東南飛》榮,使……榮耀。

  二.意動用法

  (一)名詞活用為意動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師,以……為老師。

  2.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侶,以……為伴侶;友,以……為朋友。

  3.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師,以……為老師。

  (二)形容詞活用為意動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柬》美,認為……美麗。

  2.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恥,以……為恥。

  3.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說》恥,以……為恥。

  4.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師說》恥,以……為恥。

  5.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鑑:以……為鑑;借鑑)《阿房宮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