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離騷> 離騷的美和思想

離騷的美和思想

離騷的美和思想

  《離騷》是一篇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吸收和發展了古代人民口頭創作——古代神話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離騷思想內容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離騷》藝術地表現了屈原如下思想:

  第一,大一統思想。希望由楚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偉業。《離騷》在談自己的美政理想時,反覆提到那些具有一統地位、曾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中國並有所作為的君主--堯、舜、禹、湯、周文、周武等,歌頌他們的一統業績、政治措施、治國方法,希望楚王能效法他們。如“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先王之踵武”。

  第二,德政思想。詩人認為有德者在位,無德者失國。如:“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第三,打破貴賤等級和“世卿世祿”制,舉賢授能,明修法度。例如:“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注:其中的傅說、呂望、甯戚等皆是地位低下而有才能的人。)

  離騷的美

  一方面,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透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和 聯想,並採取鋪張描敘的寫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 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 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 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例如:““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 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遊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 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 縱慾而不忍。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 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 殷宗用而不長。”另一方面,詩中又大量運用 “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性、複雜的 現實關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如:“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所謂“《離騷》之文, 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 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媲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王 逸《楚辭章句》),說的就是這一藝術特色。

  同時,詩中的比喻,並不僅僅停留在個別事物的類比上,還體現於 整個形象體系的構思中,因而又含有整體上的象徵意義。 《離騷》在語言形式上,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 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 和十字句,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統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則往往配以“之”、“於”、“乎”、 “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也有全句不用 虛字的。《離騷》中又多用對偶。據統 計,全篇對句在百句以上;並已出現了錯綜對,如“固 時俗之工巧兮,□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 以為度。”在一句中,還往往以雙聲配雙聲,疊韻配疊韻, 前者如“!?□鬱邑而□傺兮”,後者如“聊逍遙以相羊”, 等等。這就形成了《離騷》的詩句在錯落中見整齊,在 整齊中又富於變化的特點,讀來節奏諧和,音調抑揚,具 有一種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離騷》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藝術特色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象,熔神話傳說與現實生活於一爐,最突出的是他的“香草美人之喻”。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徵的描繪,詩人都大量採用誇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離騷》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醜惡,抨擊了他們的奸邪、縱慾、貪婪、淫蕩和強暴。同時,他也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艱難、不怕迫害、熱愛鄉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係比喻君臣關係,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離騷》的形式來源於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