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賀> 李賀詩歌藝術特色

李賀詩歌藝術特色

李賀詩歌藝術特色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藝術特色

  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作品中出現的“死”字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他的詩作內容有一部分承襲了屈原《楚辭》中《山鬼》,《國殤》等篇的傳統[6],如《神弦曲》、《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另一部分則很有現實主義風格,如《老夫採玉歌》,反映了貧民生活的艱苦。〈秋來〉可見其獨特的創作風格。

  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曆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穠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又引譚友夏雲:“詩家變化,盛唐已極。後又欲別出頭地,自不得無東野、長吉一派。”錢鍾書的《談藝錄》闢有八章是專論昌谷詩,說李賀在六朝作家中最近鮑照,除在詩中說鬼外,“操調險急,雕藻淫豔”,又說“若偶然諷喻,則又明白曉暢,如《馬詩》二十三絕,借題抒意,寄託顯明。”錢鍾書發現李賀在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符合西方几個著名詩人(如英國的柯勒律治)的'風格[7]。葛瑞漢在《晚唐詩選》中稱李賀:“久被漠視之後,最近才被重新發現的詩人。”

  思想內容

  李賀的詩多方面反映中唐時代的社會現實。其詩歌的思想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六方面:

  堅持正統,反對藩鎮割據,歌頌歷史上為國家統一和在中唐平叛亂戰爭中作出過貢獻的英雄人物,揭露並抨擊藩鎮叛亂、禍國殃民的罪行。如:《猛虎行》。

  反對宦官專權,揭露他們擾亂朝政的禍國罪行和無能懦怯的醜態。如:《漢唐姬飲酒歌》。

  無情揭露貴族官僚集團窮奢極欲、荒淫無恥的腐朽生活。

  反映自身和朋友的不幸遭遇,抒寫懷才不遇的苦悶,有力地抨擊任人唯親的腐朽政治。如:《贈陳商》、《崇義裡滯雨》。

  揭示貧富不均的社會現實,反映下層人民的痛苦生活,對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如:《南園十三首》其二。

  宣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反對神仙迷信,尖銳的嘲諷統治階層追求長生的愚蠢行為。如:《苦晝短》。

  作品分類

  神怪詩

  以描寫鬼神怪異為題,是把楚辭的浪漫主義與唐詩的圓熟技巧結合的一個成功範例。此類作品不算多,但在李賀詩的名作中,一半以上是屬這類,後世詩評家稱李賀為“鬼才”,稱其詩為“鬼仙之辭”。例如《蘇小小墓》:

  此詩本是寫一片墓地景色以及詩人憑弔之情,但當詩人異想天開地喚出一個美麗的精靈在其間活動時,死氣沉沉的墓地就驀然平添了種種幻覺。墓地上的一草一木、一風泉一燐影,都因精靈而躍躍欲生。李賀將可愛與可怖揉合在一塊,這樣撼動人的力量,決不是一幅客觀景物的描寫能夠相比擬的。

  諷喻詩

  以唐代現實中的社會矛盾作為素材,而以古樂府和新樂府的形式創作。這類詩是李賀詩中較富思想性的一部分。詩人充分運用比興和歌謠手法,巧妙地諷刺醜惡,熱情地謳歌美好、激越地指斥不平,這些詩兼有民歌的清新明快、形象生動和格律詩的錘鍊精粹,在唐代樂府詩中獨樹一幟。

  抒情詩

  絕大多數都是抒發仕途坎坷的苦惱,因此顯得較為單調和悲涼,李賀這類名作不多,但其中《開愁歌》、《浩歌》、《長歌續短歌》、《莫種樹》等,都相當出色。

  其他

  主要是酒席歌筵上的應景之作,內容為飲宴、歌技的描寫。典型的作品如《許公子鄭姬歌》、《花遊曲》,因此顯得情調庸俗,格調不高,而流於”齊梁體”的豔冶也萎靡一路。

  此外為一些詠人詩和詠物詩,這些詩思想性不強,近乎習作,但設想奇特、煉字精警、風格獨特,有如音樂家的即興練習曲,畫家的寫生素描,別有一種藝術上特殊價值。《春坊正字劍子歌》、《唐兒歌》、《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等,均是此中佳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