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淺談李清照詞《如夢令》中爭的釋義

淺談李清照詞《如夢令》中爭的釋義

淺談李清照詞《如夢令》中爭的釋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語文{試用本)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詩詞五首》中,選了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詞。課本在註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的“爭渡”時,是這樣註解的:“[爭渡]怎麼才能把船划過去。‘爭’通‘怎’。”筆者認為,將“爭渡”的“爭”解釋為“怎”,有損文章的表現力,也似乎難合上下文的意思。

  《如夢令》一詞的內容是追敘自己和朋友的一次夏日郊遊的歡樂情景,詞所寫的是其中的一個生活精彩片段。正是由於“沉醉”而“不知歸路”,才有“興盡晚回舟”,結果“誤入藕花深處”。也正是由於天色已晚,又迷了路,心裡才有了慌張。而心裡的慌張表現在行動上則“爭渡、爭渡”忙亂不已,連“溪亭”邊的“一灘鷗鷺”也被“掠起”了。特別是連續的兩個“爭渡”,將當時的慌忙之情表現得一覽無餘。顯然這裡的“爭”字解釋為“爭著”、“儘快地”比較合情合理。

  再從“爭”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來看主要有三:

  (1)爭奪,競爭。

  (2)爭辯,爭論,

  (3)規勸(讀音為zheng)(見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古代釋“爭”為“怎”極少見到。況且如果在這首詞中將“爭渡”的“爭”釋為“怎”的話,詞中所描繪的慌亂忙碌的情景就蕩然無存。如果僅有“怎麼渡”,“怎麼渡”的談論或者思考,沒有忙亂、焦急之中聲勢不小的划船激水,又怎麼可能“驚起一灘鷗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