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小學語文《李清照詩詞兩首》評課稿

小學語文《李清照詩詞》評課稿

小學語文《李清照詩詞兩首》評課稿

  邱俊老師執教《李清照詩詞兩首》,從教師細膩雅緻的言語,環環相扣的情境推進,到課件唯美的圖畫和優美舒緩的音樂,無不將孩子們從書本引領到了那個夕陽斜下的傍晚,那個充滿詩意畫意的溪亭邊,傾聽到了幾個古代女子的歡笑聲,感受到了他們對景飲酒的豪爽與快樂……慢慢地,慢慢地認識李清照……

  1、“醉沉”美景——識境

  邱老師以詞中一個“醉”字,引發學生探究“醉”之原因,想象“溪亭日暮”的景緻,使得“溪亭日暮”的美麗由僅僅的“四個字”變得更形象化、彩色化了,令詞人所處的這美景可感可見了。

  2、個性朗讀——感境

  整堂課中學生書聲琅琅,教師尊重學生個人的理解與感悟,有帶著自己的想象去讀,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讀,還有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讀。如:“興盡晚回舟”,如果理解為李清照與朋友們確為“興盡”,則可以讀出愉悅、心滿意足之感。但如果理解他們還沒有“興盡”,則可以讀出“不捨離去”之情。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讀法,卻都讀出了情,感受到了詞中濃濃的情境。

  3、調動視聽——入境

  悠悠的樂曲,豔麗的荷花圖,無不讓孩子們流連於詞人所看到的這動人的景緻當中。進而,邱老師適時地促發孩子的這種視聽的感覺,“‘爭渡,爭渡’,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女子們的驚呼聲,鷗鷺的拍打翅膀聲,船槳的激起水波聲……怎能不叫人進入那生動鮮活的情境之中呢?

  正因為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投入到了本首詞所描寫的意境當中,所以從文字裡去初識李清照這個人,就變得水到渠成了。她的開朗、活潑、豪爽躍然紙上,這個人物以鮮活的,動態的形式輕輕地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間。再到略讀《夏日絕句》,詩中展現出與《如夢令》所感受到的李清照完全不同的性格特點:愛國、正直、剛毅和那雄壯的氣魄,讓李清照的人物性格更加立體、飽滿了。一節課,孩子們在兩首詩詞的意境中初識了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