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送廓之秋試》詩詞翻譯及賞析
賞析其實就是指欣賞並分析,這是一個透過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等地方去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認知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演講比賽開幕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前言】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一首送別詞,詞題顯示出作者送別的人為廓之,有資料說他是辛棄疾的學生範廓之,廓之要去參加秋試,辛棄疾寫下此詞表達對他的良好祝願。
【註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⑵廓之:當即編次《稼軒詞甲集》之範開,辛棄疾的門人。其生平事蹟不詳。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是對科舉制度中鄉試的借代性叫法,考試時間在農曆秋季八月,即鄉試,也叫秋闈;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考中者稱舉人。在鄉試的次年春天,鄉試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禮部貢院參加會試。
⑶白苧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王直方詩話》:“梅聖俞在禮部貢院考校時和歐公《春雪詩》雲:‘有夢皆蝴蝶,逢袍只苧麻。’”宋代舉子均著苧麻袍。嫩涼:微涼,初涼。
⑷“春蠶”句:典出歐陽修詩:“無譁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原意指行軍時禁止士兵喧譁讓他們含著竹片,這裡指考場一片寂靜只聽見筆與紙摩擦的沙沙響聲。
⑸“禹門”句:典出《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桃花浪起,江海魚集龍門下,躍而上之,躍過者化龍,否則點額暴腮。”禹門,即龍門,相傳龍門為大禹所鑿。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闈(即會試)。《古今小說·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來年三月桃花浪,奪取羅袍轉故鄉。”清李漁《慎鸞交·悲控》:“虧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龍門的個個顛狂。”
⑹“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試解試均於八月舉行,正桂子飄香時。《避暑錄話》:“世以登科為折桂。”
⑺鵬北海:典出《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北冥,一作“北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⑻鳳朝陽:典出《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兮,於彼高岡;梧桐生兮,於彼朝陽。”朝陽,指山的東面。
⑼書劍:書和劍。唐溫庭筠《過陳琳墓》詩:“莫過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⑽青雲去:一作“青雲上”。《史記·範睢蔡澤列傳》:“賈(須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後以“青雲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升遷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⑾舉子:科舉考試的應試人。
【翻譯】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彷彿看到了你以後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裡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迴廊裡沙沙有聲。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將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閒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鑑賞】
此詞突出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相生。上闋,“白苧新袍入嫩涼”實寫送別的季節——初秋、天氣環境——微涼、被送者的.衣著——白苧新袍;“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虛寫,想象仲秋時節廓之參加秋試的情景、此次秋試的結果以及下一年參加春闈的結果,虛實結合。下闋,“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實寫廓之攜書劍登程的情景,實中有虛,以虛喻實,喻體“鵬北海,鳳朝陽”意境豪邁雄壯,充滿對廓之的鼓勵;“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完全是虛寫,想象廓之連中兩試後輕鬆愉快的心情,表達了對廓之的美好祝福,虛實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