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詩詞鑑賞示範

詩詞鑑賞示範

詩詞鑑賞示範

  唐代詩歌隨筆鑑賞

  《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註解】:

  1、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勃發, 春秋自成佳節良辰。 誰能領悟山中隱士, 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 何求美人採擷揚名。

  【評析】:

  內容需要下載文件才能檢視

  起興,自比蘭桂, 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內容需要下載文件才能檢視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徵。 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

  五、六句以“誰知”急轉引出與蘭桂同調的山中隱者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 情懷。

  內容需要下載文件才能檢視

  唐代詩歌隨筆鑑賞

  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 草木照應,旨詣深刻,於詠物背後,寄寓著生活哲理。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註解】: 1、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2、白石:這裡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韻譯】:

  今天在官邸齋舍中覺得冷清, 忽然想起隱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 回到家裡點火熬煮白石充飢。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灑, 在這風涼雨冷的秋夜去拜訪。

  然而滿山遍野盡是紛紛落葉。 到何處去找尋老朋友的足跡?

  【評析】:

  “冷”,更是寫 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 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唐代詩歌隨筆鑑賞

  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何處尋 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並刻意學之,步其韻為之“寄語庵中 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 之不當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