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周密古詩詞鑑賞
●玉漏遲
題吳夢窗《霜花腴詞集》
周密
老來歡意少。
錦鯨仙去,紫簫聲杳。
怕展金奩,依舊故人懷抱。
猶想烏絲醉墨,驚俊語、香紅圍繞。
閒自笑。
與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夢難憑,是幾番宮商,幾番吟嘯?
淚眼東風,首四橋菸草。
載酒倦遊甚處?
已換卻、花間啼鳥。
春恨悄。
天涯暮雲殘照。
周密詞作鑑賞
這首詞是周密為其好友吳文英(號夢窗)的詞集《霜花腴詞集》而作,意在懷念亡友,追憶故國。吳文英詞集題目原為《夢窗稿》,分甲乙丙丁四集,甲稿有《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一詞。江昱按:“頻洲漁笛譜《(按周密詞集)有》玉漏遲。題吳夢窗〈霜花腴詞集〉《,》山中白雲《(按張炎詞集)有》聲聲慢。題夢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後《。意當時此曲盛傳,遂以標其詞卷也。”就是說,由於吳文英》霜花腴《一詞廣為流傳,遂明之作為吳詞集的代稱。周密這首詞起筆便寫“老來”,下又回憶“承平年少”時,可以肯定作於宋亡之後下闋有“四橋”則又為作者倦遊蘇州時作(正與夢窗原詞作地同)。
上闋第一句稱“老來歡意少”,奠定了全詞的基調。那麼為什麼年紀大了歡樂便少了聽?作者隨之娓娓傾訴。“錦鯨仙去,紫簫聲杳。”“錦鯨”句用李太白騎鯨仙去之事,寫詞友亡故。詞本先有曲調,後有文詞,紫簫,亦指按曲填詞,“聲杳”,描繪聲音逝去貌“仙去”、“聲杳”連貫,給人這樣的印象:彷彿夢窗一擱筆,詞壇從此寂寞。“怕展金奩,依舊故人懷抱。”“金奩”,存放吳詞的匣子。“怕展”,豁怕睹物思人,可是如此懷念,情動於中,又不能不展開。“依舊故人懷抱”,看見詞作如見故人,還是那樣的情懷接著,作者便描繪了往日的美好時光。
“猶想烏絲醉墨,驚俊語、香紅圍繞。”“烏絲”,即“烏絲欄”指精美的紙,“香紅”,喻美麗的歌女。夢窗酒後賦詞,情酣墨飽,字字珠璣,眾人驚讚美女圍看,那情景多麼陶醉。“閒自笑”,描寫自己,意思是說現在想起還私心竊喜。寫到這裡,亡友就彷彿在面前,作者直接與他話舊:“與君共是、承平年少。”“承平”,指宋亡前的太平時代。“與君共是、承平年少”這句感嘆是他對太平時日許多美好情景的概括。這句感嘆,含有對世道變亂、人生衰老、故人亡去的傷感。“老來歡意少”的意思就比較清楚了。
上闋以回憶為主,下闋以對今日的感慨為主。
“雨窗短夢難憑,是幾番宮商,幾番吟嘯?”雨點噼裡叭啦地打在窗戶上,驚斷了如夢往事。以前好友相會時,多少次吟嘯,多少次唱和,但現在這一切都只能在回憶中冥想了。沉吟至此,無限悵惘。“淚眼東風,回首四橋菸草”,想到這裡,不禁涕泗滿襟。
“四橋”即蘇州甘泉橋,周密與吳文英當年都曾來此遊賞,周密有《拜星月慢。春暮寄夢窗》寫道:“一夜花落啼鵑,喚四橋吟伴。”夢窗《霜花腴》亦此地附近遊賞之作。但現在四橋“菸草”依舊,只是昔日同遊的'朋友已經不在了對往昔是那般陶醉,看今朝卻是如此傷心。
前有“閒自笑”,後有“淚眼東風”,一笑一哭,作者傷懷之情令人唏噓。“雨窗”、“淚眼”、“菸草”令人感到空朦、悽迷。“載酒倦遊甚處?已換卻、花間啼鳥。”提著酒壺,遊光已盡,“我這是在什麼地方?”作者恍惚之間不禁心生疑問。“甚處?”寫出了他的極度迷惘,本是故地重遊,而他卻不知所處。“已換卻、花間啼鳥”,脫化於王維“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從表面看似寫遊賞時間已長沒了興致但其中當含有痛感國破友亡的深意。“春恨悄。天涯暮雲殘照”,生動地寫出了作者漂泊無依,心情寂寥的景況。重遊舊地,卻生起如許春恨,但又無人訴說。暮雲殘照,既寫景,亦是作者心情的寫照。
作者的空虛、孤零、對故國、亡友的思念,都借這晚晴之景透露出來了。下闋與上闋一樣,從懷念亡友寫起,越寫越動情,以至身世之感、家國之念,一齊湧出。讀罷全詞。我們便明白了,似作者這般經歷、這般心情,怎麼高興得起來呢?無怪乎會“老來歡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