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唐詩宋詞鑑賞方法

唐詩宋詞鑑賞方法

唐詩宋詞鑑賞方法

  詩詞成為我們學習中國文學時,不可或缺的內容。平時我們學它,背它,生活中用它,高考的時候考它。而且在高考中,分值佔到十幾分。所以,我們應高度重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會低調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學發展至今種類可以說是浩如煙海。如果把中國文學比作是一座春天的花園,那麼,園中便有兩株最耀眼最芬芳的奇葩,那便是唐詩宋詞。長久以來,它們以豐富的內容,多彩的形式,和獨有的藝術蘊藉,使得人們不由得便要去把玩品味。

  詩詞不同於其他文學樣式,它沒有什麼明顯的情節線索,更少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對於小說戲曲來講,即使你不瞭解作者,不瞭解成書背景,單看作品內容,你也能在是非曲直中看出個大概。但詩詞就不一樣了,讀一遍,再讀一遍,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那麼,我們要怎樣去鑑賞詩詞呢?下面,我來說一下平時與學生一起討論所獲得的幾點心得。

  一、對作者的身世遭際做全面地瞭解是鑑賞的前提

  一首詩詞,便是一個作者的一段心曲,情之所至,吟而成詩。學生面對這樣一聲嘆息。

  (1)沒有豐厚的文學積澱。

  (2)沒有成熟的理性思維,不會做細緻的推理分析。

  (3)對詩詞的寫作技巧,意象含義知之甚少。不能憑經驗解讀。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詩情詩意,實為難事。所以,非得讓學生了解作者本人不可。

  就說辛棄疾吧。我們來看他的'《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來?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情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

  辛棄疾登臨而吟詞的這座亭子,此亭遙對古秦淮河,是歷史上文人墨客賞心雅興的地方,但辛棄疾卻將這裡“欄杆拍遍”,發出的是一聲悲愴的呼喊。

  只看詞本身,沒有故事,沒有緣由,就是主人公的一聲哀嘆。讓學生怎麼體會?若不知道辛棄疾二十二歲時便拉起一支千人的抗金義軍,便不能體會他胸中的英雄之火。若不知道辛棄疾單人獨騎奔突千里擒拿賊寇,便不能感受他身上的英雄氣概。辛棄疾為使抗金義軍能夠有所依憑,從而更好地從事抗金救亡活動,他前去向南宋小朝廷求歸。若不知道這些,又怎能曉得辛棄疾那過人的膽略,怎麼體會憑樓遠眺的情思?辛棄疾作為南宋臣民的四十年間,有二十年時間被閒置一旁。而在被斷斷續續任用的二十年中,又有三十七次的頻繁調動,而在他任南安扶使這樣一個行政官時,他卻在任上創辦了一支2500人的“飛虎軍”,鐵甲烈馬,威風凜凜,雄鎮江南。他時刻也沒有忘記上戰場,殺賊寇收復失地,為國捐軀,但無人理會。若不知道這些又如何體會“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的心事?也無法領悟他“將欄杆拍遍”的寂寞與痛楚。

  二、鑑賞詩詞要創設情景

  在鑑賞詩詞的過程中,要想使學生沉浸於詩情之中,與作者情感融而為一,光是瞭解作者的生平事蹟還不行,因為時間隔的太遠,作者的情是500年前的情,而學生的情沒能回到過去,依然是21世紀的情,這該怎麼辦呢?

  我們得感謝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有了先進的技術裝置,詩詞的鑑賞不再單憑語言了。我們可以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欣賞著優美的畫境,一邊揣摩詩句在創設的情境中,使學生自然移情。以詩畫結合著稱的王維的詩《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是王維居東罔川時所創。描繪的是秋天傍晚的山居之景,是王維眾多吟詠山居生活詩中最有名的一首。

  這是一個秋天的傍晚,剛剛下過一場雨,“新雨後”“晚來秋”淡淡幾個字,一陣清新。涼爽之氣撲面而來。如何能讓學生感受到這股清泉呢?光憑老師的一張嘴,不太能做到,而這個時候,多媒體裝置給我們送來了這股涼爽。畫面中,山色空明,樹影疊翠,耳中傳來清脆的鳥鳴和沙沙的風吹樹葉聲,這股涼爽便撲面而來。

  這首詩的頷聯,也是這首詩流傳最廣的一聯。“明月松山照,清泉石上流”雨後的清新顯的格外清新,皎潔的月亮從密密的松林灑下,清澈的泉水從光滑的岩石上靜靜淌過,泉水映著月色,發銀亮的光。這一聯寫月光如水,是寫“靜”,寫清泉流淌是寫“動”,動靜結合,簡簡單單的十個字塑造了一個明淨超脫的意境,而此意境是非要透過視覺才能夠體會的。

  接下來的兩句寫山中人們的生活。“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進行描寫,使詩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生氣。這一聯是非要到夜晚的江南去取景了,不然北方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是不能體會的,若不能體會作者精心描繪的景緻,那麼最後一聯的抒情便顯得突兀了。是啊,領會不到雨後空山是清新高潔的,山中的人們那樣安逸自在的,又怎麼能體會王維輕鬆愉悅的心情,又怎麼能明白王維厭棄官場,歸隱田園的情懷?

  當然,詩詞鑑賞這個問題,就方法來講,還有很多種。以上兩點只是我在平時引導學生鑑賞詩詞時所得兩點粗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