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客中行》唐詩 李白

《客中行》唐詩 李白

《客中行》唐詩 李白

  《客中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全詩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版本二

  客中行

  蒲桃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註釋】

  ⑴客中:指旅居他鄉。

  ⑵蘭陵: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一說位於今四川省境內。鬱金香:散發鬱金的香氣。鬱金,一種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後呈金黃色。

  ⑶玉碗:玉製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琥珀:一種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色澤晶瑩。這裡形容美酒色澤如琥珀。

  ⑷但使:只要。

  【白話翻譯】

  蘭陵美酒浸潤著醇濃的鬱金芳香,盛在玉碗裡顯現出透亮的琥珀光。

  只要主人同我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就不知道哪裡可以算作是他鄉!

  【寫作背景】

  李白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亦即入京前的作品。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遊歷。祖國山川風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滿了美麗。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熱情,表現了詩人豪邁灑脫的精神境界,同時也反映了盛唐社會的繁榮景象。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蘭陵,點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聯絡起來,便一掃令人沮喪的外鄉異地悽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蘭陵美酒,是用香草鬱金加工浸製,帶著醇濃的芬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裡,看去猶如琥珀般的光豔。詩人面對美酒,愉悅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讀來令人如飲醇醴,如坐春風。

  【李白詩鑑賞】

  “行”原為樂府歌曲的一種,這首詩大約是在某次酒宴中,應主人之請即席創作。

  “蒲桃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開始兩句都是描寫一杯美酒。這是一杯蒲桃美酒,在釀造時特別加進鬱金草去,此刻它便泛出陣陣特殊的醉香,酒的顏色也變成金黃髮亮,在精緻的玉碗中,它沉甸甸地如同一片閃閃的琥珀,我們彷彿看到“嗜酒見天真”的詩人酒正酣時,手捧一杯美酒,醉眼朦朧之狀,這樣的`美酒,這樣的酣飲顯然並非對月獨坐的小酌,而必然是一席盛宴,由此不難想見這場歡宴盛況。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上面兩句,如果孤立而論,與“客中”的題目並沒有必然的非發生不可的聯絡。但是,只要通觀全詩,我們又得承認,它們在暗中又已兼攝著“客中”之神。前兩句的鋪陣既點出了主人的盛情相待,同時又為詩人的客中的興感作了極好的鋪墊。這在後兩句的抒情中,被有力地揭示出來了。詩人醉眼中只有酒,後兩句的抒情,也直接從酒生髮。李白象是在回答主人的殷勤詢問,他說:“很好了,再不要什麼了,只要你能讓我這作客的喝個痛快,喝他個一醉方休,我就把你這裡當做我的家,忘記自己是身在他鄉啦!”話是說得不拘禮節,甚而使人感到未免粗野,然而它真率,沒有絲毫惺惺作態,它親切動人,詩人豪爽狂放的性格與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