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舍> 老舍《貓》的讀後感(通用8篇)

老舍《貓》讀後感

老舍《貓》的讀後感(通用8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舍《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舍《貓》讀後感 篇1

  《貓》是一箱寶藏,我發現了一座座金光閃閃的黃金屋;《貓》是一袋零食,我咀嚼出了語言的奇妙;《貓》是一本書,老舍(舒慶春)爺爺用精彩的文筆牽住了我的眼球。

  “我喜歡《貓》!”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我不住地感嘆。

  《貓》裡面記錄了老舍爺爺用不同的語言、方法寫出來的不同文章。有記事類,有寫景類,有語言類……讓我大飽眼福。我記得十分清楚,有篇文章寫道倆孩子把父母口中的“幽默”當成了“油抹”,拿出顏色抹在臉蛋上,體會“幽默”的感覺。在這裡,老舍爺爺用了千萬種語言合製成了這篇輕鬆幽默的文章,真讓我捧腹大笑。

  《貓》這本書還真是神奇,無形之中我掌握了許多寫作方法。原不喜歡寫景,甚至不會描寫的小姑娘,現在已喜歡上了描寫。只要筆一觸到紙,靈感會噴湧不停!閱讀老舍的文章,讓我腦中的小小採蜜本變得飽滿,還知道了各種各樣的語言用在不同的地方效果大不相同。我的作文又爬上了一格臺階,這都是因為《貓》!

  仔細品味《貓》,我感覺老舍爺爺就在我面前,帶我走向更完美的寫作境界,真是太棒了。

  老舍《貓》讀後感 篇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的糧食。好書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開啟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最愛讀的是老舍的《貓》,他筆下的貓真是惟妙惟肖。

  有一次,貓在老舍的作文紙上留下了幾朵小梅花,可是老舍卻一點也不生氣;貓的耳朵很靈,只要聽見老鼠稍有動靜,就盡職地屏息凝神,寧願多等,也要把老鼠捉住;它們不但古怪而且很調皮,它們總是在院子裡追逐嬉戲,還把花草搞的零零落落的;它們太淘氣了,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玩地津津有味,玩地可瘋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它們就是這麼生機勃勃,活潑可愛!

  老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了貓的每一處細節,觀察甚是入微,將貓的特性以及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連貓在洞口前捉老鼠的神態,是怎樣地呼吸都觀察得仔仔細細。以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將處處留心觀察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和某個同學一起出畫板報。在畫板報上有一朵花竟然少畫了一片花瓣,她發現了之後立馬補畫,畫的時候還在那邊反反覆覆地修改,在那一刻,彷彿她的一切都在這畫板報中。從此以後,我把她當作了學習的好榜樣,決定做一個細心,一絲不苟的人。

  讀老舍的《貓》讓我獲益匪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對微小事物的更要仔細觀察。

  老舍《貓》讀後感 篇3

  在暑假的一次偶然機會,讓我讀了偉大作家老舍寫的《貓》。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我讀完之後的感受吧!

  當我翻開《貓》這本書時,它第一時間帶給我得竟然是貓的各種姿態,令人愛不釋手。

  文章先講了老舍自己很喜歡養貓,而貓則愛玩毛線球。總是撲來撲去一刻都不停。最後呢?把毛線球中的毛線弄得老長老長。搞得主人要馬不停蹄的收拾好久。

  老舍在書中說道,貓最愛吃的要屬老鼠了。如果主人家中有老鼠,貓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們一隻一隻幹掉。別看貓白天喜歡撒嬌,還逗人愛。可到了晚上,貓就瞬間變成了暗影忍者。而且飛簷走壁,跑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令老鼠聞“貓”喪膽。

  老舍在書中最後一篇文章中講到,貓毛絨絨的,遠看活像一個個白或黑的小毛線球。要知道,貓在白天最不老實,它們有時會在剛琴的琴鍵上跳來跳去,弄得屋裡異常熱鬧。

  貓一書讓我體會到了貓的真實面目,而且再透過偉大作家老舍這麼一點化,把貓描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希望同學們也喜歡這本書。

  老舍《貓》讀後感 篇4

  《貓》的.作者是老舍。老舍是一位現代文豪,小說家。原名舒慶春,字舒。他是我們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老舍的這本《貓》分為兩大部分:一篇是散文輯,一篇是小說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是散文輯中的《當幽默變成油抹》,這篇文章把小孩子天真幼稚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瞭解什麼叫做幽默,而是把“幽默”當作“油抹”。他們把爸爸話20塊錢買來的油抹開,還抹在臉上。讓人看了,感覺好笑之極。

  我最感好笑的一句話是小三向小二咬耳朵:“小二,爸爸是假裝幽默,咱們才是真油抹呢!”這一句話把小二,小三倆兒時幼稚的心理寫了出來。作者利用巧妙地諧音,把“幽默”諧音成“油抹”,讓人看了感覺非常的搞笑。這個故事還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因為愛吃雞蛋,所以想能吃到更多的雞蛋。一天趁媽媽在燒飯時,拿了一個雞蛋種進花盆的土裡,每天很積極地給雞蛋澆水,等待著雞蛋發芽。因為我聽媽媽說過一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在想想幼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天真。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正是如此的幼稚,可愛。

  老舍的這本《貓》真是有趣,把我們兒童時的天真,童趣都寫得細膩生動。讓我們看時彷彿身臨其境,情不自禁回想起自己兒時的趣事。老舍這位大作家可稱得上是我們小孩們的知心朋友呀!

  老舍《貓》讀後感 篇5

  老舍喜愛小貓小狗,花花草草,四處風景,愛窮人,母親,愛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愛生活中的一幕幕場景。

  老舍是一個老小孩,他有趣幽默,善於、運用語言,犀利有智慧,會正話反說,讓人讀了以後想笑都笑不出來。

  我特別喜歡《洋娃娃,四十分》這篇文章中表達了老舍先生的教育理念——快樂童年,快樂學習、快樂教育。雖然女兒數學考得很差,只考了不及格,但是他為了鼓勵女兒給女兒加油讓女兒被邪氣還是跟女兒開玩笑說自己小時候數學考得比女兒還差。但是後來女兒得知,爸爸的數學非常優秀,考的都豐常好,女兒這時才恍然大悟父親對他的一片良苦用心。

  在《我的母親》老舍用平實的文字、飽含感情的筆觸描述了母親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靠打零工賺錢養活一家子,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忘善待親朋好友,不忘幫助更窮苦的人們;在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的年代中,即使站在強大的侵略者面前,也表現得那麼勇敢、堅強,充分表現出了當時中國女性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優良品質。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在生活中愛我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在我晚上睡覺時總是把我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第二位自己經常半夜裡起來看我給我蓋被子怕我著涼。

  老舍先生知識淵博,熱愛生命,對世界充滿好奇,是個富有幽默感的作家。

  老舍《貓》讀後感 篇6

  2月13日,我讀完了《貓》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非常熱愛生活,不但喜歡擺弄擺弄花花草草,還喜歡養養小動物。《貓》這篇文章非常生動,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具體描述了貓的性情、習慣、脾性等,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寵愛之情。

  老舍先生所描述的貓,溶入了主觀意識。因此,他筆下的貓有個性、有風格、有能力。透過這樣栩栩如生的描寫,就能深刻地表露出作者欣賞和厭惡的是什麼。

  老舍先生所寫的文章都很幽默。《貓》這篇文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突顯出了老舍先生寫作的特點:語言風趣親切、通俗流暢,在他娓娓道來的優雅言語中,道出了作者的旨意。

  《貓》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大貓性情的古怪和小貓行為的可愛與淘氣。從老舍先生的言語中,我看到了大貓與小貓在一起嬉戲的情景以及老舍先生對它們的所作所為而感到無奈。

  好文章都是從生活裡找到靈感而創作的。正因為老舍先生十分熱愛生活,從而找到靈感,最後又用詼諧、生動的語言把整個過程詳細地描述了出來。我們也要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創作最生動、最好的文章。

  老舍《貓》讀後感 篇7

  作者用平實的語言、親切交談的口吻向我們述說他眼中的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既老實又貪玩,既溫柔又倔強,既貪玩又盡職,什麼都怕,但又那麼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好象是相互矛盾的,但卻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細讀課文,我們彷彿置身於作者家中,聽他津津有味地介紹貓的脾氣性格,那古怪、淘氣的貓似乎如在眼前,於是,不知不覺中讓我受到了作者情緒的感染,深深喜愛上他筆下的貓了。貓的一舉一動在作者筆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讀後倍感風趣幽默。如文中寫它出去玩玩不回家等,說明他不僅僅把貓當作一個小動物,而是當作家裡的一個成員。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這隻貓。又如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本來是黑乎乎的髒腳印,卻說是美麗的小梅花,可見作者有多麼喜歡這隻頑皮的貓。對於貓的叫聲,作者連用了四個詞語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簡直把他寫成歌唱家了。

  課文口語多、短句多,常常帶著語氣詞。在這位藝術大師筆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語氣詞,也獲得了豐富的表意功效,韻味十足,耐人尋味兒。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一個吧字把作者那種對貓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語氣情態維妙維肖地傳達出來了,又與古怪之說暗相吻合。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這裡連用了三個語氣詞,實實在在地突現了作者對貓的關切憐愛之情:擔心、翹望、心疼、著急,種種情態盡在其中。

  在《貓》這篇文章裡,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雖然短小,但內容具體,描寫生動,剪裁得當,構思精巧,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流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的範文。貓雖然在日常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筆下卻顯得那麼生動活潑,那麼惹人喜愛。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也教會了我用具體事實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老舍《貓》讀後感 篇8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作者觀察精細獨道、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的魅力。他生動細緻,形象逼真地描述了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可愛。特別是寫貓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對比的方法,充分表現了貓的行為令人難以捉摸。在作者的心裡和筆下,家中的貓就像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喜愛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語言通俗曉暢。課文先講大貓的古怪性格,很有特色。文中寫道,它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比誰都溫柔可親;不高興時,誰都不搭理。

  既什麼都怕,又十分勇猛。這一部分,採用總分的結構形式。先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又具體分了三個方面,舉出例項,來具體講貓性格的古怪。講其性格的每一個特點,作者總是能夠舉出一些貓生活中的例項來,使人覺得描寫真實可信。說貓“老實”,文章中用了“的確有時候很乖。”一方面,肯定了貓的老實,另一方面又點出它“有時候”很乖,為下文講貓“古怪”的性格,埋下了伏筆。“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兒也不過問”,勾勒出了一個乖乖貓的形象,但是,作者筆鋒一轉,講到貓“貪玩”時,“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等語句,又把貓描述的過分的貪玩。如此強烈的對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作者筆鋒的轉換,我們有了解到了貓的另一層性格,雖然貪玩,但是,它確是一直很盡職的貓。“屏息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這些語句,又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盡職的貓。

  作者三轉筆鋒,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看似矛盾的三種性格,在貓的身上完美的結合了起來。第二方面講大花貓高興和不高興的樣子。先講貓高興時“溫柔可親”的樣子。“貓“溫柔可親”表現在它會“蹭你的腿”“讓你給它抓癢”“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這說明作者非常喜愛貓,甚至把貓踩髒稿紙留下的腳印都看作“小梅花”。

  貓“溫柔可親”還表現在它會叫各種各樣好聽的聲音,也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作者用“豐富多腔”、“長短不一”、“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等幾個詞語來形容貓叫喚的聲音,可以看出作者對貓觀察得非常細緻,也表現了作者對貓的喜愛;它不高興時,卻是誰說多少好話都一聲不出。說貓什麼都怕時的“總想躲起來”,與勇猛時的“就是遇見蛇也幹鬥一鬥”,彼此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怎麼能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對貓性格的描述中,作者的語言完全不像是在描述一隻貓,而像在描述一個人,一個作者最喜歡的孩子。

  小時候的貓更加惹人憐愛。“耍個沒完沒了”、“摔疼了也不哭”、“絕不會責打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些詞句,哪裡是在描寫一隻貓,分明是在說人嘛!作者抓住了“可愛”、“淘氣”兩個詞,為我們勾勒了小貓的形象。玩線團、玩雞毛、裝桌子、裝門、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以及所到之處的“枝折花落”,無處不讓人體會到小貓的可愛、淘氣,以及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老舍先生寫的《貓》有很多獨到之處,首先是表達了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裡的貓視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實無雕琢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