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舍> 老舍《貓》的說課稿

老舍《貓》的說課稿

老舍《貓》的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舍《貓》的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舍《貓》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四組“作家筆下的動物”專題下的第三篇文章,《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語言優美樸實,淺顯易懂,表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漢字,會寫13個漢字。

  2、流利、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了小貓的淘氣可愛和大貓的古怪性格,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難點:初步嘗試比較閱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四、教法和學法:

  經過三年的語文學習,孩子們已經初步學會了朗讀、默讀,有了一定量的語言積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以及身心發展的特點採用質疑、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喜歡)是啊,貓是那麼活潑可愛,充滿靈性,它不僅是畫家筆下的寵物兒,也是作家愛寫的小動物。這不,我們大作家老舍先生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10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要求自學課文(拼讀生字,用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義,讀通課文,想想課文大意)。

  2、交流自學情況:課文寫出了哪兩種貓?多少隻大貓,多少隻小貓?大貓是怎樣,小貓又是怎樣的?

  根據所讀課文讓同學扮演成不同的貓自我介紹一下,教師根據介紹的情況進行點評,表揚鼓勵。

  (三)理解結構,概括內容。

  抓住“大貓古怪”“小貓淘氣”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探究:

  ①課文的分段。

  ②段意的概括。

  ③主要內容的歸納。

  (以一條主線所發揮的三大作用,使初讀者訓練機理清晰、環環相扣,提高了讀書效率。)

  (四)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是啊,古怪也好,淘氣也罷,在老舍爺爺眼裡都非常可愛。把你喜歡(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愛貓之情)的句子大聲地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後推薦給大家,做得到嗎?注意說出你的感受,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1)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蹭”是什麼意思?說說你從這個字讀出什麼味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點評:老舍爺爺對貓是多麼喜愛啊!其實只要我們對動物充滿愛心,人和動物是可以和睦相處。

  (2)比一比,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異同?

  ①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子,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②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子,在稿紙上踩印一個個腳印。

  (第一句把腳印比作小梅花,多美啊,儘管是貓踩髒了稿子,但在作者的眼裡就像一朵朵小梅花,愛貓之情躍然紙上。第二句直說”踩幾個腳印”其厭煩之意一目瞭然。)

  (3)讀一讀,這兩種句式語氣有什麼不同。

  “說它老實吧?”“說它貪玩吧?”我們體會體會,這種語氣給你什麼感覺?(就像一個深愛子女的父母,在娓娓講述自己的寶貝)

  啟發: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根本談不上什麼古怪呀,老實呀、乖、貪玩呀、盡職等。但是作者卻寫得如此具體生動,如此惹人喜愛,這更說明了什麼?(作者愛貓,覺得貓像玩皮可愛的小孩似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樣就把作者愛貓的感情表達出來了。)(或作者熱愛生活,觀察仔細等等)

  六、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老舍筆下的貓,充滿了靈性,真是惹人喜愛,有個同學想在家裡養只貓,可是他媽媽不同意,大家能幫他一起來說服他的媽媽嗎?為了使你的說服更有說服力,建議你用上課文中的語言。

  老舍《貓》的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鄭振鐸的《貓》。我的說課分為六個板塊: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貓》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現代散文。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記敘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情感也在不斷變化:由最初的酸辛,到後來的悲憤,直到最後的內疚。作者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留給人深深的思考。學習這篇散文,學生不僅可以瞭解作者三次養貓的經歷,而且能夠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說學情

  這篇文章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經過幾年的語文積累,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素養和欣賞能力,記敘類散文學習起來也不是很困難。

  三,說目標

  結合課文特點,根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文中重點字詞的字音及字形。

  (2)品味文中關鍵詞句,分析其作用,從而更深地體會家人對三隻貓的感情。

  (3)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主題。

  2,過程與方法

  (1)課前預習,讓學生自主解決生字詞。

  (2)引導學生透過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瞭解三隻貓的不同。

  (3)研讀課文,品味文中關鍵詞句。

  (4)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感悟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愛心,培養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這些:

  1、朗讀指導法:指導學生朗讀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從中體會家人對三隻貓的感情。

  2,點撥法:根據學生需要,適時地啟發思維,教給學生方法,發展能力。

  五,說學法

  1、圈點勾畫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學習習慣。

  2、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

  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貓的圖片,提問學生看到這些圖片的感受?很自然地匯入新課,引導學生去探尋作者養貓的經歷和感受。這個匯入的設計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很較快達到興奮點。

  2、字詞檢查

  課前要求學生預習生字詞,因為預習是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是讀書和寫字,同學們預習課文時自行查閱字典、資料,解決生字詞問題(個別詞語教師點撥)。這一環節的設計既符合自主學習的理念,又抓住了語文學習的本質。

  3、讀“貓”——三種命運

  學生速讀課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描寫貓的來歷、外形、性格、地位以及結局的詞句,並以貓的口吻做自我介紹。

  這一環節的設定,目的是為了透過朗讀課文,讓學生們明確作者一共養過三隻貓,他們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能從這五個方面分別抓住三隻貓的特徵,明確三隻貓有三種不同的命運:病死、亡失、含冤而死。採用自我介紹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鍛鍊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打破傳統的表格形式的束縛,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課堂。

  4、體“情”——兩種情感

  研讀課文,理解把握家人對三隻貓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我把這一環節設為本課的重點,透過品讀關鍵詞句,明確本文對三隻貓的外形、舉止、性格等進行細緻刻畫的作用。這一環節的設定,是為了讓學生領悟賞析的層次:寫了什麼?寫出了什麼特點?表達了什麼情感?透過分析關鍵詞句,既讓學生體會出家人對貓的情感,又掌握了品味語言的方法,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了學生聽說讀品的能力。

  5、探“因”——一點感悟

  什麼原因導致第三隻貓的悲慘命運?

  本環節主要採用四人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小組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資訊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透過分析、探討、發言,很自然的得出“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一點感悟。

  6、課堂小結

  7、作業

  聯絡本課,完成一篇題為《如果我碰到一隻流浪貓》的小作文,不少於300字。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期待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老舍《貓》的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x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貓》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貓》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的描寫物件是動物,不同的作家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啟發著我們多觀察周圍的生活,多愛護小動物。而《貓》是精讀課文當中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作者透過觀察貓的神態、動作,傾聽貓的叫聲,細緻而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及小貓剛滿月的特點,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對於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喜歡錶達,樂於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在學習上,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就這篇課文而言,從身邊的小動物入手,需要老師從旁指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並且在閱讀中提高理解、寫作能力等。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讀乖、憑、職等字,會寫性、格、憑、貪等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透過有感情地朗讀以及賞析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貓的古怪、淘氣等特點以及總分式寫作手法的妙處,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貓的特點的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課外觀察動物的愛好。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透過理解和朗讀重點詞句,瞭解作者是抓住貓的什麼特點來描寫的為我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式,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圈點勾畫品讀法、學生朗讀扮演法等。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好的匯入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基於此我的匯入設計為:出示各種貓的掛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描述他們喜歡的貓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後我會歸納概括貓這種哺乳動物的特點,進而進入本堂課的學習。這樣做,旨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活躍課堂。

  (二)朗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引導學生多次朗讀,先是老師範讀,再是學生齊讀,之後是學生自讀,在朗讀中解決本文的生字詞,為之後的閱讀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引導學生整體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加強學生對文章宏觀的理解,為此學生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本篇課文寫了哪兩個時期的貓?這兩個時期的貓都有什麼核心特點?找到每個時期貓特點的總括性話語。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這種寫作手法有什麼妙處?

  (透過一系列問題的設定,學生既能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脈絡以及所講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掌握本文獨特的總分的寫作技巧,進而在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語文課堂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所以應該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開展教學。

  在此環節整體上會從體會長大後的貓性格的古怪、小時候的淘氣的性格特點,以及深入體會作者對貓的情感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

  首先帶領學生整體品讀1—3段,邊讀邊思考貓的古怪表現在哪三個方面,並且用關鍵詞完善提供的句子,比如:“它又()又()又()。”“它高興時會(),不高興時會()。”“它既()又()。”

  (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資訊提取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造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再次逐步學習1、2、3段,體會作者用具體的事例、真摯的語言寫貓的古怪的特點的手法。

  學生細讀第1段,找到描寫貓老實、貪玩、盡職的句子,體會它的這些特點,相機引導學生理解“無憂無慮”“屏息凝視”的含義。體會“任憑……也”“非……不可”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思考作者連用語氣詞的作用,進而真正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貓性格的古怪,最後指導朗讀。

  (理解詞義、體會詞語的表情達的效果,是學段教學目標之一,也是培養理解力的有效途徑,透過詞句的感知,有助於理解作者所寫的內容以及所抒發的情感,而多次的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學生以四人為以小組自學第2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貓高興時候的表現是怎樣的?不高興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次詞句用的有何妙處?尤其是“蹭”“印”用得有何妙處?把“幾多小梅花”換成“幾個小腳印”好不好?為什麼?“無論……也”有何表達效果?

  (教學中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斷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既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學生朗讀第3自然,思考貓膽小又勇敢的表現又是怎樣的,作者既寫貓什麼也怕,又說貓勇猛,這樣寫矛盾嗎,為什麼。同時,在此時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可以把貓寫得這麼具體,再次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維,使教學更加具有啟發性。同時,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可以為之後習作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在素材積累方面。)

  其次,體會貓小時候的淘氣。學生邊讀邊思考貓小時淘氣的表現又是怎樣的,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麼,聯想這隻貓淘氣時的其他表現是怎樣的。

  (這樣既可以充分感受貓的淘氣,同時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

  最後,通讀全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成為一個愛動物、愛生活的人。)

  (四)拓展延伸

  學生需要由課本內走都課本之外,以所學的知識為基礎,進一步做到讀寫結合,為此開展了句子仿寫任務。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提問學生本堂課都有哪些收穫,瞭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觀察一種生物,嘗試寫成一篇文章。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老舍《貓》的說課稿4

  《貓》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組共有四篇課文,本組教材包括兩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由“情”編織,既有動物之間的感情,又有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需要執教者充分利用本組課文內容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自主學習。因此,在學習這組課文時,要指導學生繼續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板書五方面來說說《貓》這一課。

  一、說教材

  《貓》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透過平時自己的細緻觀察家裡的貓,採用直抒胸臆或間接體現的手法,抓住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處處留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在單元中的安排。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透過閱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

  2、能力目標主要是: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我確定本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作者抓住貓的什麼特點來描寫的。

  難點是:從而學習作者並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從描寫中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幻燈片、

  二、說教法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點,擊破難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並輔以重點詞句突破,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與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透過讀(範讀、默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透過思,即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透過議,進行資訊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透過反覆誦讀(個別讀,男女生讀,小組分句,段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提高興趣的效果。

  四、說教學程式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以求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劃分成6個環節:

  1、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對這篇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節課我們就來更深一步的學習這一課。我來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是怎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思考文中寫了什麼時候得貓?都在那幾個自然段?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學生複習一下前節課所瞭解的內容。生答後,要他們自己默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都介紹了貓的哪些特點?拿出筆來畫出相關詞句。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在深一步的理清課文思路,並掌握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那麼這些特點都圍繞課文開頭的哪句話寫的?學生髮言時,進行板書。並及時給予肯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2、深入理解,感情學文

  每段中都有總述,有分寫,分寫是圍繞總述來寫的,生動且具體。以第一自然段為例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樣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

  這部分可分為三個環節:

  ①拿筆劃出描寫這一特點的相關句子,

  ②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師引導。

  ③引導感受作者的情感。

  根據教材的訓練重點及學生存在問題,投影思考題:

  “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

  “說它貪玩吧,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那麼盡職。”

  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體會感受。

  引導生假設如果貓就是你,作者就是你們的爸爸或媽媽,你能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麼?生答後,小結:在作者心理和筆下,家裡這隻貓就像個可愛又頑皮的孩子,這段文字就像深愛子女的父母在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孩子字裡行間都透出了喜愛之情。

  3、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這部分又分為兩個環節:抓住特點,重點深究。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可分一段,自學後三段,投影思考題:

  (1)說說你們都讀懂了什麼?

  (2)或者說你們都喜歡那些句子?

  每組派代表答後,再分小組討論,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根據生提的問題,投影練習題:比較下面句子,說說表達效果又和不同,情感有何不同?能舉出一些例子體會體會嗎?

  我先出示習題,生答時換成彩圖,讓學生看著彩圖更直接的說出第一句其實是把“腳印”比作了“小梅花”,“梅花”多美呀!儘管小貓踩髒了稿紙,但作者的喜愛之情仍躍然紙上。第二句直說“彩印幾個腳印”,其中的厭煩之意不難領會。感情朗讀後,再舉些例子,出示投影彩圖,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感受其中感情。

  4、訓練朗讀

  《貓》這篇課文內容淺顯,又充滿生活情趣,放手讓學生不斷的朗讀,透過討論交流,理解內容時,切實體會作者是怎樣真實具體描寫貓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理解作者對貓的喜愛。朗讀時,為了顯示條理清楚,表現貓性格特點的詞要讀的重些,朗讀時表現貓淘氣的部分,語氣略帶俏皮。

  5、總結深化

  結束語滲透作者的寫作方法,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在寫小動物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寫外形,再寫習性,而這篇文章卻先抓住了貓的性格特點,再具體生動地描寫的。另外,作者先寫長大的貓,再回憶小時候的貓的淘氣,可愛,就像父母在談自己孩子的事情一樣,使我們從字裡行間無時不感到貓的古怪可愛和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

  6、說寫結合

  要求學生仿照本課的寫作方法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嗎?運用本課抓住特點,真實體的描寫的寫作方法,介紹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注意要表達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

  佈置作業:寫一篇觀察日記。

  五、說板書

  這次的板書我要求學生自己填寫,已達到創新。透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知道選材。因此,我的板書力求體現這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