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舍>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精選5篇)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精選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舍散文《貓》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1

  在暑假的一次偶然機會,讓我讀了偉大作家老舍寫的《貓》。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我讀完之後的感受吧!

  當我翻開《貓》這本書時,它第一時間帶給我得竟然是貓的各種姿態,令人愛不釋手。

  文章先講了老舍自己很喜歡養貓,而貓則愛玩毛線球。總是撲來撲去一刻都不停。最後呢?把毛線球中的毛線弄得老長老長。搞得主人要馬不停蹄的收拾好久。

  老舍在書中說道,貓最愛吃的要屬老鼠了。如果主人家中有老鼠,貓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們一隻一隻幹掉。別看貓白天喜歡撒嬌,還逗人愛。可到了晚上,貓就瞬間變成了暗影忍者。而且飛簷走壁,跑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令老鼠聞“貓”喪膽。

  老舍在書中最後一篇文章中講到,貓毛絨絨的,遠看活像一個個白或黑的小毛線球。要知道,貓在白天最不老實,它們有時會在剛琴的琴鍵上跳來跳去,弄得屋裡異常熱鬧。

  貓一書讓我體會到了貓的真實面目,而且再透過偉大作家老舍這麼一點化,把貓描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希望同學們也喜歡這本書。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2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語言大師是誰嗎?對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舍爺爺。老舍爺爺是一位高產作家,很了不起!

  老舍爺爺喜歡美景:趵突泉、草原、林海……他也非常喜歡動物,比如有:貓、雞等等,其中最喜歡的動物就是貓。雖然老舍爺爺在生活中無比地愛花,但淘氣的小貓在院子裡抱著他心愛的花枝打鞦韆,在花盆裡摔跤,院子裡的花都枝折花落,他也不去責打它,反而在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小貓們深深的喜愛之情。

  在《老舍和貓》這本書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故事是《馬褲先生》。馬褲先生是一位穿馬褲,戴平光眼鏡,上身穿洋服的人。老舍先生和馬褲先生都乘同一輛火車。火車還沒開,馬褲先生已經用他的行李佔領了車廂裡的空餘鋪位。他躺在床上準備休息了,一看,缺了毯子,缺了枕頭,於是,他就大喊:“拿毯子!拿枕頭!”這聲音可真響,和他同屋的老舍爺爺被他這麼一叫,嚇了個半死。“請少待一會兒,先生,”茶房很和氣地說,“一開車,馬上就給您鋪好。”茶房本以為沒什麼事了,可是不知為什麼,等茶房剛走開兩步,這位馬褲先生又大叫:“茶房!茶房!”這聲音好似火車也要被震得直動。茶房沒辦法,只好去鋪毯子和枕頭。幹完這些事,茶房剛走開半步,馬褲先生又說:“茶!”又走開半步,他又喊:“拿毛巾!”再走開半步,他再一次說道:“倒茶!”……這樣沒完沒了,使茶房搞得糊里糊塗的。最後,在馬褲先生不間斷地無理要求下,茶房眉毛都擰得好像要把誰了才痛快呢!

  老舍爺爺用幽默通俗的語言,精彩的細節,為我們刻畫了一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馬褲先生,還用寥寥數語就把茶房的無奈描繪得淋漓盡致,真不愧是語言大師呀!

  講到這裡,你喜歡上老舍爺爺的文章了嗎?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3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作者觀察精細獨道、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的魅力。他生動細緻,形象逼真地描述了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可愛。特別是寫貓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對比的方法,充分表現了貓的行為令人難以捉摸。在作者的心裡和筆下,家中的貓就像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喜愛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語言通俗曉暢。課文先講大貓的古怪性格,很有特色。文中寫道,它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比誰都溫柔可親;不高興時,誰都不搭理。既什麼都怕,又十分勇猛。這一部分,採用總分的結構形式。先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又具體分了三個方面,舉出例項,來具體講貓性格的古怪。講其性格的每一個特點,作者總是能夠舉出一些貓生活中的例項來,使人覺得描寫真實可信。說貓“老實”,文章中用了“的確有時候很乖。”

  一方面,肯定了貓的老實,另一方面又點出它“有時候”很乖,為下文講貓“古怪”的性格,埋下了伏筆。“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兒也不過問”,勾勒出了一個乖乖貓的形象,但是,作者筆鋒一轉,講到貓“貪玩”時,“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等語句,又把貓描述的過分的貪玩。如此強烈的對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作者筆鋒的轉換,我們有了解到了貓的另一層性格,雖然貪玩,但是,它確是一直很盡職的貓。“屏息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這些語句,又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盡職的貓。作者三轉筆鋒,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看似矛盾的三種性格,在貓的身上完美的結合了起來。

  第二方面講大花貓高興和不高興的樣子。先講貓高興時“溫柔可親”的樣子。“貓“溫柔可親”表現在它會“蹭你的腿”“讓你給它抓癢”“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這說明作者非常喜愛貓,甚至把貓踩髒稿紙留下的腳印都看作“小梅花”。貓“溫柔可親”還表現在它會叫各種各樣好聽的聲音,也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作者用“豐富多腔”、“長短不一”、“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等幾個詞語來形容貓叫喚的聲音,可以看出作者對貓觀察得非常細緻,也表現了作者對貓的喜愛;它不高興時,卻是誰說多少好話都一聲不出。說貓什麼都怕時的“總想躲起來”,與勇猛時的“就是遇見蛇也幹鬥一鬥”,彼此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怎麼能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對貓性格的描述中,作者的語言完全不像是在描述一隻貓,而像在描述一個人,一個作者最喜歡的孩子。

  小時候的貓更加惹人憐愛。“耍個沒完沒了”、“摔疼了也不哭”、“絕不會責打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些詞句,哪裡是在描寫一隻貓,分明是在說人嘛!作者抓住了“可愛”、“淘氣”兩個詞,為我們勾勒了小貓的形象。玩線團、玩雞毛、裝桌子、裝門、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以及所到之處的.“枝折花落”,無處不讓人體會到小貓的可愛、淘氣,以及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老舍先生寫的《貓》有很多獨到之處,首先是表達了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裡的貓視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實無雕琢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4

  老舍喜歡帶“小”字的東西: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小花,小草,小孩兒,小人物,全喜歡。而至今令我影響深的文章,是老舍的短片散文《貓》。

  老舍透過細節描寫,用京味十足、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刻畫了他家貓的性格。把一隻機靈、貪玩的,盡職盡責的貓展現的讀者眼前,讓人不禁喜歡上了這隻貓。

  而《貓》這篇短文中間的重點部分,是寫貓的貪玩的:“它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這兩句話寫出了貓的出去玩的時間長,與老舍等待貓回來的急切心情。讀到這裡,我忽然發現,老舍家的貓與我們家的貓性格大多相似,它會在空閒時間,出去“遊玩”,這出去的是間有長有短。短則一天一夜,長則四五六天,而且每次回家身上可掛了不少彩,是不是還會從身上掉下來有傷疤皮的一撮毛。老舍家的貓與我家的貓完全沒有家貓的本性。

  而這篇文章吸引我的部分,是老舍用動作、神態描寫,寫出了貓的警惕性高、盡職盡責:“屏氣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透過這些描寫細節的語句,把貓的動作、神態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彷彿看到:一隻黃花色的公貓,正瞪大眼睛,放大瞳孔,伏在老鼠洞前,一絲不動地等著老鼠出來,這真是一隻盡職盡責的貓。

  老舍愛貓,但他也愛花,這隻貓剛來到院子裡的時候,對花充滿了好奇,去那根花枝上盪鞦韆,在花盆之間蹦來蹦去,最後把院中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眼前這隻貓變得更可愛了。在老舍眼裡,貓雖把花弄壞,但愛貓與愛花是不相矛盾的,、。

  讀完《貓》這篇文章。讓我深受體會,令我覺得老舍是一個愛生活,有愛心的人。而他的文字中並沒有華麗的語言來描寫這隻貓,這可能是他的一個寫作特點吧,巴金曾說過:“老舍先生永遠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一代代讀者心中,活在人民中間!”

  老舍散文《貓》讀後感5

  《貓》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作者觀察精細、內容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彷彿真的一樣。逼真地描述了貓小時候的調皮可愛和長大後的古靈精怪;在老舍先生的心裡和筆下,貓就像一個可愛淘氣的孩子。

  老舍先生寫到貓的性格時。用了“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問”,描繪出了一個古怪懶貓的形象;但作者筆鋒一轉,又寫到貓的貪玩,一貪玩就“出走一天一夜”,不管誰怎麼呼喚,它都不肯回來。又把貓過分的貪玩描述的惟妙惟肖;但是貓有很盡職,只要發現老鼠的動靜,貓就“閉息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老舍先生寫的《貓》有很多獨特之處,首先是表達了老舍先生愛貓的真摯感情,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將事實具體寫出,是貓的形象豐富深刻的生動,給讀者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