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舍> 老舍作品讀後感8篇

老舍作品讀後感

老舍作品讀後感8篇

老舍作品讀後感1

  夏志清曾評價《趙子曰》是現代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第一部嚴肅的喜劇小說,它至今還是這個形式裡少數幾本賞心悅目的作品。《趙子曰》中老舍以故鄉北京為背景,展示了當時大學生的生活。透過一群住在北京“天台公寓”裡的大學生生活理想的觀照,剖析他們的心理。

  主人公趙子曰盲目自大,粗俗腐敗,展現出他卑微的心理和空虛的靈魂。歐陽天風陰險狡詐,阿諛奉承。而有正義感的李景純則寄託著作者的希望,但最後卻倒在了敵人的槍下。老舍用諷刺幽默的筆調來描寫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細節是部作品的特點,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刻畫出中國人的靈魂狀態。

  《月牙兒》《斷魂槍》是老舍先生的兩部短篇小說,這兩部短篇小說也都是對舊中國黑暗社會的批判。它們的主角都是小市民,描繪的都是他們的灰色生活。《月牙兒》是老舍根據自己被戰火燒燬的長篇小說《大明湖》的主要情節改編的。展示了母女兩代人相繼淪為暗娼的悲慘命運。“月牙兒”貫穿全文是主人公命運的象徵,使小說一開始就洋溢著一種悽清哀婉的情愫。

  在《斷魂槍》中“神槍沙子龍”被人遺忘,他不願再與人比武,炮聲中,他的武藝、事業都變成了昨夜。

  《駱駝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的作品之一。主要是對人物的典型塑造,尤以祥子和虎妞最突出。在一開始,祥子有志氣、有理想、肯去做、肯吃苦,終於在辛勞了三年之後有了自己的車,而之後自己被大兵抓去,車也沒了。但此刻他想的仍是東山再起,他努力逃跑,並帶走了三個駱駝,賣了三十塊錢,回城之後,便有了“駱駝祥子”的稱號。但此後虎妞一直糾纏著他,買車娶妻,在願望與事實上恰恰掉了個兒。儘管如此,他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反抗、掙扎,還迫使虎妞為他買了一輛車,他沒有改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勞動者的初衷,他在不幸的命運前竭力抗爭。

  虎妞死後,他也想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但是小福子不幸的死去使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他開始渾渾噩噩的生活,他形容猥瑣,舉止骯髒,如同行屍走肉。

  在最後作者說“體面地、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態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閱讀到最後讓人感到了無限悲涼無奈。

老舍作品讀後感2

  機器的翻著書本,想到春節,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節》,不想被吸引住了。 草原下風景美,草原上人們的熱情更感人。“不知怎樣得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還端來了最著名的手抓羊肉。鄂溫克姑娘們唱的唱,跳得跳,表達著他們對漢族人民的友好和歡迎。“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讀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怪不得老舍老師在文章最後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原來的春節多熱鬧啊。照這個日子計算,現在也該為春節準備了。過去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

  可現在呢?沒有一點節日氣氛,而且還不許玩,唉。現在人們過年的方式和習慣一點都已經找不到像老舍老師眼中的樣子了。臘八粥、麻糖、餃子,我很少吃,乃至沒吃過,過去過年吃的,應該很好吃吧,可沒有了。現在我吃的是漢堡、薯條、可樂,當然,味道也不錯。繁星春水讀後感100字

  《養花》這篇課文,詳細記敘了老舍爺爺在養花勞動中的苦與樂,充分表達了老舍爺爺對勞動的酷愛。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勞動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體會。 “要是天氣突變,就得百口動員,搶救花草,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也不在乎。”勞動中要是沒有苦,又怎樣會有甜呢?凡間沒有不勞動就獲得的高興,也沒有可以不刻苦的勞動。老舍爺爺的經歷不正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嗎?勞動先苦後甜,我寫作文不也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嗎?老舍的作品讀後感

  可現在呢?沒有一點節日氣氛,而且還不許玩,唉。現在人們過年的方式和習慣一點都已經找不到像老舍老師眼中的樣子了。臘八粥、麻糖、餃子,我很少吃,乃至沒吃過,過去過年吃的,應該很好吃吧,可沒有了。現在我吃的是漢堡、薯條、可樂,當然,味道也不錯。

老舍作品讀後感3

  讀了《母雞》這篇課文,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母愛很偉大,

  老舍先寫對“母雞”的厭惡,在寫對“母雞”的崇敬,感情先後迥然不同。這種強烈的鮮明的對比,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自然產生了一種幽默可笑的感覺,是我們彷彿在欣賞一個風趣的相聲或小品。

  這篇文章寫出了母雞對雛雞的關心與照料;幹什麼事都處處想著雛雞,讓著雛雞;而且還教它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教它們擠在母雞的翅下、胸下……這都是雞母親愛他們,呵護它們的表現,這是母愛的自然流露,

  “當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時,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讀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像文中的母雞一樣,一做我愛吃的飯菜時,媽媽就在一旁看著我狼吞虎嚥地吃著,並且還說:“慢點吃,別噎著。”我抬起頭,嚼著菜,問道:“媽媽,您怎麼不吃啊。”而媽媽卻笑著說:“你吃吧,我不愛吃這菜。”每當我這樣問她的時候,媽媽總是這樣回答。現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要。

  感謝老舍,感謝老舍先生帶給我們的文章——《母雞》,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

老舍作品讀後感4

  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雞》,它令我感觸頗深。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一向討厭母雞,但母雞有了小雛雞後為雛雞做了很多事,讓作者不再討厭母雞了。文中的母雞那種負責的精神令人敬佩。

  而平時的我,卻沒有想到自己應有責任感。記得有一次,我考試的成績十分不理想,錯題特別多,老師讓我們改在卷子後面,然後自己再出一道類似的題。可我錯的太多了,心想:把題抄上改完後就行了吧!老師看我改了這麼多,應該可以“矇混過關”了吧!不然,可改到什麼時候呀!想著,我便只改了題,出了沒幾道題,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師說:“少題的同學有:‘XXX、陶夢詩’……”我頓時傻了眼,心想:看來還是逃不過這一關,混水摸魚也不行呀!於是,我就老老實實地改了題。今日想來還後悔萬分。我是多麼不負責任呀!我竟然沒有按老師改題的要求做,欺騙了老師,也欺騙了自己,辜負了父母的希望。而母雞是多麼負責任呀!與母雞相比,我自愧不如。

  我學習母雞負責的精神,再也不自欺欺人了。《母雞》喚起了我的責任心,敞開了我心靈的大門,我感謝《母雞》。

老舍作品讀後感5

  姐有一本厚厚的《老舍精典作品選》,我趁著空閒的時候拿出來看。《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愛看的。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祥子實在太可憐了。祥子善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一樣的積極和堅韌精神。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用血汗錢買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沒過多久,祥子稀裡糊塗地被兵抓去,車子被奪走了。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取了他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後來,又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因虎妞難產死了,不得不賣車料理喪事。最後,祥子成了一個墮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現代,他可以在北京城裡開出租車,做上“的哥”。憑著他的吃苦耐勞和對北京城的熟悉,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買上一輛轎車。而且,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虎妞的難產是小兒科,母子完全可以平安無事。這樣祥子一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再往好處想,憑著虎妞治理人和車廠的能耐,經營一個計程車公司就更發達了。

  這樣一想,我全明白了,要是現在,祥子就可以避免許多的不幸。所以,歸根到底,祥子的悲慘遭遇是由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造成的。

老舍作品讀後感6

  今天,我開啟電腦,本想查詢孔子的名言警句,忽然看到“老舍《養花》”的字樣,便點選讀了讀,讀後,我被老舍養花時的種種情節感動了。

  這篇文章講的是老舍透過自己親身的養花實踐,體驗到養花的樂趣。

  “下了暴雨,鄰居的牆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老舍對花的感情是多麼深啊!我家也有不少花,可基本上都是剛買時,我很關心它們,每天都給它們澆水、鋤草,但過了幾天,我就對它們失去了興趣,常常把剛剛露出頭的幼芽或花苞當成“玩具”玩,今天讀了老舍的這篇文章,我懂得了:養花也需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這樣你才能看到美麗的鮮花盛開。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是啊,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付出勞動,如果想不勞動便要得到勞動成果,那是不可能的。就拿我的學習來說吧!以前,我比較懶,做數學題時連豎式也不願列,到了考試,我總會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題,常常惹媽媽生氣。現在,我一定要改掉以前的壞習慣,在學習上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勞動,這樣,我才能超越別人,比別人做得更好!

老舍作品讀後感7

  讀了《母雞》這篇課文,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母愛很偉大,老舍先寫對“母雞”的厭惡,在寫對“母雞”的崇敬,感情先後迥然不同。這種強烈的鮮明的對比,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自然產生了一種幽默可笑的感覺,是我們彷彿在欣賞一個風趣的相聲或小品。

  這篇文章寫出了母雞對雛雞的關心與照料;幹什麼事都處處想著雛雞,讓著雛雞;而且還教它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教它們擠在母雞的翅下、胸下……這都是雞母親愛他們,呵護它們的表現,這是母愛的自然流露,“當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時,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讀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像文中的母雞一樣,一做我愛吃的飯菜時,媽媽就在一旁看著我狼吞虎嚥地吃著,並且還說:“慢點吃,別噎著。”我抬起頭,嚼著菜,問道:“媽媽,您怎麼不吃啊。”而媽媽卻笑著說:“你吃吧,我不愛吃這菜。”每當我這樣問她的時候,媽媽總是這樣回答。現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要。

  感謝老舍,感謝老舍先生帶給我們的文章——《母雞》,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

老舍作品讀後感8

  我從小就愛看許多著名現代作家寫的文章,尤其是大家熟悉的巴金、冰心、老舍等作家,他們寫的文章或作品,我是百讀不厭。

  我們課本的第一篇課文,名字就叫《養花》,是老舍先生寫的,我對它非常欣賞,因為老舍用非常樸素、簡練的話語,記敘了自己養花的經歷以及養花的樂趣。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看似很普通的話語,卻說明了勞動是人生活的根本,養花需付出勞動,才會有收穫,你們說對嗎?

  在平時的工作中,老舍先生也運用了勞逸結合的方法,使自己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這正告訴了我們平時學習的時候,可以寫一會就到室外去曬曬陽光,看看綠色,開闊視野,有益身心。

  當然,養花也會得到許多知識。比如說:有的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底下,有的喜幹,就別多澆水。我們在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總會或多或少地積累一些知識,多得些知識絕不是壞事。

  這篇課文抒發了老舍先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我想,我們也要像老舍先生那樣,把自己的愛好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精心的照管它們。你的生活會因此豐富多彩,自身也會感到充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