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的經典的詩

李白的經典的詩

李白的經典的詩

  李白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小編整理的李白的詩,供參考!

  李白寫月的詩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免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李白送別的詩:

  1、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3、 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6、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簡介

  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偉大詩人,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賀知章評李白,李白亦自詡)。漢族,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靜寧),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4歲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李白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與李商隱、李賀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李白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李白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李白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李白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李白的獨特風貌。李白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隋朝末年,因避亂(一說被流放)遷徙到中亞細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李白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李白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李白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筠推薦,唐玄宗召李白進京,命李白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言,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李白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李白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集詩人、神仙家、驢友、縱橫家為一身的偉大天才。

  民間流傳,高力士曾為李白脫靴,楊貴妃曾為李白磨墨。

  杜甫贊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