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課文孔乙己重點語句分析

課文孔乙己重點語句分析

課文孔乙己重點語句分析

  1、“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

  孔乙己“站著喝酒”,說明他經濟拮据,買不起酒菜,進不了櫃檯內,不能享受“長衫顧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幫”一起。可是他又是“短衣幫”中惟一“穿長衫”的人,顯得很特別。這種矛盾現象充分地說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他貧困潦倒,地位卑下,是從長衫客中被擠出來的人,但是他不肯脫掉那件長衫,和“短衣幫”為伍,因為這件長衫是讀書人身份的標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在他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即使無情的現實已經粉碎了他進入仕途的迷夢,但是有了這件長衫,似乎在精神上還可以得到安慰,這樣他既不能爬到上層,又不肯甘居下層從事勞動,說明他是一個畸形的“多餘的人”。這種人是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因此,孔乙己出現時的這一句話,既照應了前文,又表明了他的獨特身份,並預示了他的悲劇命運,對展示孔乙己的一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第4段、第6段結尾句都是“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有力的渲染了鬨笑的氣氛,清晰的表現出人們麻木的嘴臉,強烈的透露出悲涼的意味。同時形成一種迴環往復的節奏,文勢跌宕有致。

  3、“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裡,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

  孔乙己長期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養成輕視勞動者,好喝懶做的壞習慣。他的偷是出於不得已的,是偶然的。從小說看,主要還是偷書籍一類的東西,但卻成了他的悲劇命運、被別人嘲笑的主要原因。對此他卻另有“高論”,說什麼“竊書不能算偷”,他認為“竊書”比別的偷竊行為“高尚”,還高唱“君子固窮”的調子,這雖帶有幾分咬文嚼字的“強辯”性質,但也的確反映了他的基本看法,可見他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毒害之深。孔乙己的確不是“油滑之徒”,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還是堅守“君子固窮”的信條,仍然講求“信義”。他對所欠的酒錢,“從來不拖欠”,“不出一月,定然還清”,這又表現了他那性格的質樸和忠厚的一面。

  4、“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嗎?’……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孔乙己教小夥計“茴”字的四種寫法時,一個是主動地攀談,一個卻不願“理會”;一個是懇切地教,一個卻覺得“討飯一樣”的人,不配教他,僅是懶懶地回答;一個是極其高興地要用指甲蘸了酒在櫃檯上寫出“茴”字的四種寫法;一個卻感到“更不耐煩”,竟“努著嘴走遠”。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說明孔乙己的處境和迂腐的思想。孔乙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在成人中間,他蒙受著欺凌和侮辱;他的那一套“之乎者也”這一類東西,反而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奚落和嘲弄,他找小夥計攀談,是他精神上空虛、寂寞的表現。而談話的內容居然是無用的“茴”字的四種寫法,說明他的知識的不切實用和思想的迂腐,小夥計對他表示看不起的態度,不僅沒有使他意識到自己地位的卑下,反而“嘆了一口氣”,感到“惋惜”,說明他對自己卑下的地位和知識的陳腐毫無認識。

  5、“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

  這一句在課文中反覆出現四次,極其鮮明的刻畫了掌櫃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臉,同時也暗示孔乙己窮得再也過不下去了。孔乙己長久沒有來,掌櫃只是在中秋結賬時才想起孔乙己來,想起孔乙己只是因為他還欠十九個錢。第二次,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已經慘不忍睹,可是掌櫃見了孔乙己,開口便是討賬,“你還欠十九個錢呢!”這一次反覆更顯出掌櫃冷酷無情。篇末兩次反覆,更是把掌櫃的市儈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這四次反覆又讓人想見孔乙己偷到丁舉人家是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冒著危險去的,結果被打折了腿,終於悲慘死去。

  6、“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我”到現在──敘述故事的時候,一直沒有再見到孔乙己,也沒有得到一點關於他的確切訊息,以前他遭丁舉人毒打之後,別人以為他“許是死了”,他竟沒有死,又來買酒喝,現在從來沒有人談起孔乙己已死的事,“我”不忍斷定孔乙己已經怎麼樣,所以用“大約”來表示自己的猜測。但是,根據孔乙己最後一次離開酒店的情況以及20多年來沒有一點關於他的訊息,在那樣冷酷無情的社會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他的死去是無疑的,所以在“大約”之後,用“的確”來表示“我”猜測的結論。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流露出小夥計對孔乙己的同情,同時有力地控訴了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