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讀後感
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個極具進取精神的硬漢子。他曾嘗試吃過蚯蚓、蜥蜴,在墨西哥鬥牛場亮過相,闖蕩過非洲的原始森林,兩次世界大戰都上了戰場。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讀後感,歡迎閱讀!
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讀後感1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個敢與失敗作鬥爭的例子。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經過。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後,但在第二天,他非常幸運地捕獲到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那條馬林魚是他平生捕到的最大的一條魚,那條魚比他的小船還要長2英尺呢!馬林魚的身體大,力氣自然也大。它拖著老人和小船在海上漂流了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艱難考驗。大馬林魚在大海上奮力掙扎,企圖逃回大海。老人為了制服馬林魚,精疲力竭,皮開肉綻,但他並沒有向大馬林魚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意志,終於把大馬林魚扎死,拴在了船頭。然而,幸運並沒有出現,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驗。一群嗅著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與已經皮開肉綻的老人展開了殊死博鬥。最後老人的命雖然保住了,但鯊魚們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拖回去的最終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讀後感2
我花了三個半天來讀這本小說,也就是一天半的時間。吳勞的翻譯,有幾度咽不下去,夾生處不符合漢語的閱讀習慣。讀完後,卻經歷久久的觸動。
老人空船出海,三天後託回來個魚骨架,幾乎算是一無所獲。像極了人生。(傳道書5:15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當然,在小說中老人沒有死去,魚骨頭最後被遺棄。
在捕殺大馬林魚的漫長又難熬的過程中老人的禱告和許願,捕殺後為極力搶護魚肉,擊退一潑又一潑鯊魚的偷食,直至被鯊魚們殘食乾淨,老人反倒是能擺脫所有的焦慮和疲憊,心如止水輕鬆自在了,小船也因減少了重負朝著家的方向順利漂盪。正應了《聖經》的教導:馬太福音6:21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像個賭徒,老人先損失掉四十鎊的魚肉、接著是三分之一的魚肉,直至敗光所有後在回家的路上再也沒有羈絆了。
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讀後感3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個常年獨自在海上打魚的老人。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在返回的途中引來了成群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與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的肉全吃完了,結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骨架。
老人說:“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你可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個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動並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我想老人能打敗鯊魚是因為他的機智和勇敢的可貴精神。鯊魚來吃大魚肉時,老人一點兒沒有畏懼,而且還說“來吧,花皮魔鬼。”當鯊魚跟老人開戰時,老人用刀子猛扎鯊魚,可鯊魚的皮又硬又厚根本扎不進多少,於是老人開始觀察鯊魚,終於找到它的要害部位,紮了下去,鯊魚沉了下去。
這使我想到我在學騎車時,開始,我剛騎上車,車頭歪歪扭扭,車一下子就倒了,我把車扶起來再騎上去,剛騎兩步,連人帶車一起摔了下去。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扶起倒下的車,又騎了上去。這時前面來了一個人,我一慌張,鬆開了雙手,連人帶車重重的摔了下去。這時只感覺右膝痛得鑽心,起來一看,右膝蓋鮮血直流,回家我將傷口處理了一下,想了想摔倒的原因,仔細想過後,我知道了騎車要保持身體平衡。我又下樓騎車,這一次我終於學會了。
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任何事,任何困難,我們都要像老人一樣有永不言敗的精神,才不會被困難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