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醜小鴨課文原文
《醜小鴨》是安徒生的一則童話故事,《醜小鴨》以極富感情色彩的語言把醜小鴨的經歷描寫得令人關注和同情。大家還記得嗎?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一篇三年級醜小鴨課文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醜小鴨》課文原文
太陽暖烘烘的。鴨媽媽在草堆裡,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隻只小鴨子都從蛋殼裡鑽出來了,就剩下一個特別大的蛋。過了好幾天,這個蛋才慢慢裂開,鑽出一隻又大又醜的鴨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醜小鴨”。
醜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雞公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醜小鴨感到非常孤獨,就鑽出籬笆,離開了家.
醜小鴨來到樹林裡,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能找吃的.
秋天到了,樹葉黃了, 醜小鴨來到湖邊的蘆葦裡悄悄的過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鵝從空中飛過。醜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空,又驚奇又羨慕。
天氣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醜小鴨趴在地上凍僵了。幸虧一位農夫看見了,把他帶回家。
一天,醜小鴨出來散步,看見丁香開花了,知道春天來了。他撲撲翅膀,向湖面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白天鵝呀!
作者介紹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用棺材為他做了一個搖籃,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他很小就一人到首都去了,同村的一個巫婆預言他能成為一個著名的人物。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因為他沒有錢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
細讀文字
《醜小鴨》原譯文有近七千字,而選入課文的《醜小鴨》僅426字,是根據安徒生作品改寫的,與譯文比,濃縮,類似於故事梗概。文中塑造了一個豐滿的童話形象:面對艱難曲折的生活環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後,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雞啄,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可憐的醜小鴨,只能離家出走,但仍然擺脫不了小鳥譏笑、獵狗追趕的厄運。儘管遭遇如此淒涼,但他仍然沒有忘記對美麗的深情嚮往。誰能想到,原來他不是醜小鴨,竟是一隻美麗的白天鵝呢?
第一板塊:特別的`出生 特別的長相
太陽暖烘烘的。鴨媽媽在草堆裡,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隻只小鴨子都從蛋殼裡鑽出來了,就剩下一個特別大的蛋。過了好幾天,這個蛋才慢慢裂開,鑽出一隻又大又醜的鴨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醜小鴨”。
醜小鴨出生前,他的蛋特別大,出生的時間特別遲,出生後長得特別大,而且樣子與別的鴨子完全不一樣: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這是他的名字的由來,也是他後來歷盡艱辛、飽受艱難的根本原因。
第二板塊:特別的經歷
醜小鴨的經歷充滿了坎坷,非常可憐。他一出生就受到來自各方的攻擊,整個經歷可謂是九死一生。
在家裡的不幸遭遇:
醜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醜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鑽出籬笆,離開了家。
照一般常理,哥哥姐姐是他的親人,公雞是他的朋友,養鴨的小姑娘是他的主人,這些人都應該成為是醜小鴨最親近的人,理應去關心、愛護他。而醜小鴨得到的非但不是愛與關心,反而是遭受“咬”、“啄”、“討厭”的煎熬。這個“家”對於他來說,根本就不是家,所以醜小鴨感到“孤單”,所以他要“鑽出籬笆,離開了家”。他的“鑽”是無奈的鑽,他的“離家出走”是傷心地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鑽”一“走”也是醜小鴨與“鴨子”的訣別,尋找自己的路的開始——尋找屬於白天鵝的真正的家的開始。
在外面的不幸遭遇:
醜小鴨來到樹林裡,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能找吃的。
秋天到了,樹葉黃了,醜小鴨來到湖邊的蘆葦裡悄悄地過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鵝從空中飛過。醜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空,又驚奇又羨慕。
天氣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醜小鴨趴在冰上凍僵了。幸虧一位農夫看見了,把他帶回家。
這三段,呈現了醜小鴨流浪生活的三個典型場景:時間在推移,從夏天、秋天到寒冬;地點在轉換,從樹林、蘆葦叢到湖面上。
在樹林裡,醜小鴨的遭遇是——小鳥譏笑,獵狗追趕,他的對策是白天躲、晚上找。在湖邊的蘆葦叢裡,醜小鴨是“悄悄地過日子”,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本能對世界的躲避。在湖面上,醜小鴨是“趴在冰上凍僵”。這是最危險的一關,天寒地凍,“趴”的地點是“冰上”——冰下就是冰冷的湖水。如果沒有農夫的出現,醜小鴨的生命也將因此而終結。這個“凍僵”寓意深刻,既是對醜小鴨不幸遭遇的告別,又預示著白天鵝新的生命的開始。
這三段,乃至整個在醜小鴨的經歷中,只有一句話寫到了醜小鴨對天鵝的憧憬:一天傍晚,一群天鵝從空中飛過。醜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空,又驚奇又羨慕。這句話其實是指引醜小鴨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家”的方向標,也暗示著醜小鴨必將有一天迎來自己的蛻變。
第三板塊:特別的變化
一天,醜小鴨出來散步,看見丁香開花了,知道春天來了。他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呀!
白天鵝在 “丁香開花了”“春天來了” ,充滿希望的場景中“散步”,從容不迫地登場,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與前文的環境描寫:“來到樹林、樹葉黃了”等相比,此處多了“丁香”,多了一層詩意的渲染。 “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寫出了天鵝的蛻變之後的動作,而“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則寫出了美麗的形象。
與前文比照:醜小鴨的形象是“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而白天鵝是“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醜小鴨的遭遇是“鑽出、離開、躲起來、才敢出來找吃的、悄悄地過日子、趴著冰上凍僵”,而白天鵝是“散步、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從這前後比照中,可以發現醜小鴨與白天鵝之間的特別的變化,不難理解白天鵝對自己的懷疑,發自內心的快樂的吶喊。
《醜小鴨》的現實意義
關於醜小鴨形象的涵義,唐池子的理解是:“《醜小鴨》可能對每一個童年讀過這個作品的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理解為人生寫照。人的心靈非常脆弱,需要愛需要夢想。任何人都不可能生來就完美,在他的人生中就需要有一個天鵝的夢想。這個故事就像是一個人生寓言,透過這樣的寓言,可以使每個人都懷有夢想,讓人在暫時處於某個特殊階段時,懂得如何去認同自己。而你也會認識到過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貫穿你實現夢想的整個過程中的一個信念。”
《醜小鴨》成為了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人物形象,歷久彌香,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他的魅力體現為:
給了孩子們一個美麗的夢——我是天鵝;給了成人們一個堅定的信念——保持一顆高貴的心。無論讀故事的是大人還是小孩,也許因為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而自卑,也許因為自己的家庭不富裕而垂淚,也許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優秀而自怨自艾,也許……在醜小鴨的身上,可以找到安慰和希望,他們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那隻天鵝,懷揣這個美麗的夢,來迎接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心懷期待,就一定有希望。
《醜小鴨》教學分析
《醜小鴨》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小語教材新選課文,安排在第4冊第4課。它揭示了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我們必須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深刻道理。對於低年級學生,如果機械說教,生硬灌輸,就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設計了樂學法。
首先,指導學生看圖讀文,按照醜小鴨的經歷特點提出樂學措施:比快,比準,比說,讓學生熱烈而緊張的氛圍中學習。
看了第一幅圖,結合課文,學生很快提煉一個“醜”字——醜小鴨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比起其他小鴨毛黃、嘴小、身胖來,確實很醜。
看了第二幅圖,結合課文,學生也很快地提煉出一個“苦”字——醜小鴨在家中受欺負,哥姐咬,公雞啄,小姑娘討厭;在外邊也受欺負,小鳥譏笑,獵狗追趕。它只好“躲”,“悄悄地過日子”,最後凍僵在冰上。豈不是很苦嗎?
看了第四幅圖,結合課文,經過一番討論,終於提煉出一個“變”字——醜小鴨飛向湖面,在鏡子般的湖水中見到了自己的影子,醜小鴨變成了潔白美麗的.大天鵝。
其次,引導學生根據“醜”、“苦”、“變”三個字,由表及裡,再提煉出反映實質的三個字來,進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醜小鴨的“醜”,學生易於辨識,但要找出與“醜”相對的核心來就比較困難,經過提示和討論,終於得出一個“異”字——醜小鴨的蛋“特別大”,醜小鴨出生要遲好幾天,醜小鴨一出蛋殼就“又大又醜”,這些“異”暗含著醜小鴨本來是一隻天鵝。如果與其他鴨子沒有兩樣,哪會有後來的“變”?
然而與“苦”對應的內質是什麼?用一個什麼恰當的字?這是難點。教學時,我們列出系列問題:醜小鴨在家挨欺,是甘心忍受,還是另有行動?(離家出走)在外邊也受欺,一見到天鵝,醜小鴨有什麼內心活動?(又驚奇又羨慕)天氣越來越冷,醜小鴨回到受欺的環境中去了嗎?結果怎樣?(凍僵在冰上)這一切說明醜小鴨不簡單。緊扣第三幅圖聯想補充,學生終於歸納出絕妙的“志”字——醜小鴨不甘心受欺,嚮往天鵝。寧可凍僵也不向原來的處境屈服,充分表現了他是有“志”的。
第三個字是“情”——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既驚且喜:“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這一反詰句表現了醜小鴨驚訝自己會變得如此漂亮,結合末了一句,他滿懷喜悅地發現,自己再不是醜小鴨了!這種“情”還含蓄地暗示了醜小鴨的內心活動,從此他再不孤單、苦惱、受欺負了。自豪感不言而喻。
“醜”——“苦”——“變”——,“異”——“志”——“情”,這六個字分別構成兩組,前一組反映現象,後一組揭示本質,從醜小鴨成長、發展、變化的過程,可以領悟到深刻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必須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做到醜不厭棄,苦不失志,變不自滿。由於採用比賽的方法,學生思維活躍,聯絡實際,獲得了深刻的啟迪。他們樂意這樣學習。